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朱惊毅1 赵明书2 吴安康2 张再霞2
(1 贵州省林业厅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 550001 贵阳
2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565300 沿河)
摘要:本文就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状况、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主要冲突及原因、保护区已经开展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麻阳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保护 社区 可持续发展
The Analysis on Natural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ya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u Jingyi
Zhao mingshu Wu Ankang Zhang zaixia
(1. Guizhou Wildlife management Station;2. Management Bureau of Maya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Yanhe 565300)
Abstract:The community social economic situation , the main conflicts and the reasons between the Reserve and local community,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measure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Mayanghe are discuss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reserve are also made.
Key words: Mayanghe,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natural resource protection,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并不是孤立而封闭的堡垒,其内部及周边都有人居住,有社区存在。社区拥有自然资源的传统使用权。因而,当地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而且还是当地居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源泉。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使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面临着如何协调社区与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矛盾,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贵州麻阳河国家级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为此,保护区自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尝试通过促进社区发展来推进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笔者希望通过对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状况、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主要冲突、保护区已经开展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等进行分析、总结,找出目前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产生矛盾的原因,总结出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同步推进的有效途径。
一、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保护区位于黔东北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及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大娄山脉北东,乌江两条支流(麻阳河和洪渡河)的深切割沿岸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53″~108°19′45″,北纬28°37′30″~28°54′20″,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环境。经2002年科学考察证实,保护区内分布有黑叶猴76群730只左右,是当时我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亦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保护区总面积3111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0543公顷;缓冲区面积10522公顷;实验区面积5548公顷。
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隶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管理,1994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隶属省林业厅管理。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锯齿山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并入麻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省林业厅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0人,所需人员经费由省财政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二、社区社会经济状况
(一)保护区涉及的相关两县的基本情况
保护区地跨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及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中属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地为20515公顷,属于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土地为10598公顷。虽然两县均为民族自治县,其社会经济状况却不尽相同。
1、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铜仁市西北部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为乌江流经贵州的最后一个县。区位优势明显,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全县国土面积2468.8平方公里,辖22个镇(乡)429个村6个社区13个居委会,总人口65万,其中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1.2%,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贵州省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1998年被认定为”革命老区县”和”对外开放县”。
沿河地处贵州高原东北边缘斜坡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县域被乌江由南至北分割为西北、东南两大部分,西北部属大娄山脉,东南部属武陵山脉。全县森林覆盖面积52.5%,属典型的岩溶山区,岩溶地貌占全县总国土面积72.5%。境内以山地居多,山地占69.9%,丘陵占27%,坝子占3.1%。全县最高海拔1462米,最低海拔225米。沿河县交通便捷,326国道贯通县域。境内乌江长度为132公里,目前航运能力高达500吨级,县城东风码头是乌江在贵州境内最大的码头,水上交通快速、便捷。沿河为乌江流域典型的农业大县,形成了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县域内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水稻、玉米、黄豆、红苕、马铃薯、烤烟、油菜、花生为主;畜禽以猪、牛、羊、鸡、鸭为大宗。历史上,沿河山羊、油桐、乌桕、中蜂蜜被誉为”沿河四宝“,沿河白山羊是国家免检产品。此外,沿河沙子空心李、武陵富硒茶、藤制品等地方民族特产远近闻名。 沿河资源富庶,水资源可开发量达140万千瓦,县境内已探明的20多种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极具开采价值;生物资源达1000多种,生态茶产业、生态畜牧业已初具规模, 2013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8.9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82亿元,财政总收入7.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4元。
沿河文化厚重,乌江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此外还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土家民族文化,民族歌舞肉莲花曾两次获得全国金奖,摆手舞、打溜子、傩堂戏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是著名的”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2、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隶属遵义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黔、渝边沿结合部。县城距遵义市区195公里、重庆市区250公里。全县总面积约2777平方公里,辖10镇5乡117个村(居),总人口4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6%,是全国两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仡佬族人口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44%。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和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2007年被列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2008年被列入全省10个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和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是全省10个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大县之一,2011年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2012年列入省扶贫攻坚示范县。
务川县境内以中、低山丘为主,海拔多在650米至1000米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420万亩,人均占有土地9.8亩,草场共136.35万亩。森林覆盖率48.2%,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野生古银杏树6000多株,被誉为”中国野银杏之乡”。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万千瓦,可开发量36万千瓦。县域内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20余种,地下资源价值4500多亿元,主要有汞、煤、铝土矿等。其中汞矿驰名中外,属全国特大型矿床之一。2013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907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34亿元,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39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733元。
务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隋开皇19年(公元599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丹砂古县、仡佬之源、铝土矿都、野银杏之乡”。作为仡佬族的发祥地和文化核心区,务川孕育了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化,拥有全国唯一且保存最完好的龙潭仡佬民族文化村,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丹砂冶炼技术,还拥有众多独特的仡佬风情民俗等历史遗存。
(二)、保护区内社区社会经济状况
保护区内涉及7个乡(镇)40个行政村5040户22816人,平均每户4.5 人,平均73 人/公里2。其中核心区4786人,缓冲区8235人,实验区9795人。其中涉及沿河县5 个乡(镇)26 个村3159 户,14852 人,平均每户4.7 人,平均72 人/公里2;涉及务川2 个乡14 个村1881 户,7964 人,平均每户4.2 人,平均75 人/公里2,耕地72476亩(2012年统计),保护区内多为坡耕地且零星分散,人均耕地占有面积2.8亩,年均粮食产量为900 万公斤, 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人均口粮350公斤左右,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以新景乡为例)。 保护区内少数民族人口占94%,其中土家族47%,仡佬族33%,苗族14%,汉族6%。沿河片区以土家族为主,务川片区以仡佬族为主。
保护区内海拔800—1000米以上地势平坦开阔,800米以下则多为峡谷,向下侵蚀作用强列。在海拔1000米,800米及500—600米处尚有带状分布的山峰或侵蚀台阶,常出现溶蚀盆地,洼地及平底溪谷等,故区内村寨多分布在这些平缓地带。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农舍呈零星散布。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另种植有玉米、土豆、烤烟、红薯等。大多数家庭从事传统养殖业,猪、牛、鸡等的养殖较为普遍,但养殖规模较小。养猪主要用于满足家用,基本不出售,养牛主要为了提供农耕役力。区内部分农户养殖波尔山羊、黑山羊和黔北麻羊,大多家庭采用传统的散养方式,每户规模在10-20只左右,缺乏疫病防控且很少有饲料补充,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沿河、务川两县科技养羊项目的实施,区内才有部分群众向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目前已有部分农户通过贷款方式发展圈养山羊。区内部分村民有养蜂习惯,一些家庭房前屋后都会放置一些蜂桶,1个蜂桶可以采收蜂蜜10余斤/年,每斤销售价80元左右,一年收一季。绝大多数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外出务工收入几乎占每个家庭收入一半以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外出务工人员,偏远交通不便处务工人员相对较少,外出人员年龄多集中在16-45岁间,打工地点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又未接受技能培训,多从事收入较低的体力活,以如建筑工、服务员等,少数为技术工。
保护区外围交通相对便利,保护区东南角以乌江为界,周边有思泉公路、官石公路、务红公路环绕保护区。但目前困扰各村寨的最大问题仍是交通,虽然实现了村村通路,但路面极差,且缺乏养护,只有在晴天才能通车行驶。区内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实现了五通(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目前许多贫困农户都有了农村低保,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家庭常用电器有电饭锅、电视机、电动饲料粉碎机等。
保护区涉及乡(镇)共56所中小学,学校条件较差,有的学校至今无课桌,其中初级小学7所,中小学入学率为75%,初中毕业后继续升学的很少。村民都办了农村医保,但当地医疗卫生条件极差,较大疾病只能到县城医治。
三、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主要冲突
(一)土地权属的冲突
保护区总面积3111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6.74%。林业用地面积25 130. 97公顷:有林地12 920.8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1.4%;疏林地61.9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 3%;灌木林地8 648.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4.4%;未成林地480.6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9%;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3 019.3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2%。保护区土地除2237公顷为国有土地外,其余均为集体。具体如下:
附表:保护区土地权属一览表(单位:公顷)
核心区面积 | 缓冲区面积 | 实验区面积 | |||
国有 | 集体 | 国有 | 集体 | 集体 | |
2045 | 8498 | 177 | 14845 | 15 | 5533 |
10543 | 15022 | 5548 |
当地社区拥有保护区内绝大多数土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却被无偿划入保护区范围并被限制利用。长期以来区内村民承担着保护的职责,承受着保护的代价,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做贡献。
(二)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冲突
保护区内分布的社区较多,区内有7个乡镇 40个行政村5040户22816人。其中核心区4786人,缓冲区8235人,实验区9795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贫困程度较深,他们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现阶段还面临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急迫要求。同时,保护区在规划范围时主要考虑的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片面强调资源保护,忽略了当地社区传统资源使用权,对地方和社区的经济利益考虑较少,因而保护区划界后在客观上造成当地民众对自然资源利用的限制,故社区与保护区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森林资源
砍伐:由于历史原因,沿河、务川两县森林命运多舛,遭受了几次大规模砍伐:1958年”大跃进”及随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偿平调集体林、砍伐树木大炼钢铁、砍伐作公社食堂的燃料,另,向荒山要粮,大搞”万亩包谷地”也造成了森林植被破坏。文化革命期间,森林资源又遭受破坏,此后,1978年包产到户时砍伐之风又有抬头,但很快受到制止。以沿河县为例,森林覆盖率从1954年38.2%下降为1974年12.3%。保护区是两县的主要林区,也是当时砍伐的主要区域。
采集薪柴、烧炭:建国后沿河自治县经历了二次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激增。1958年是第一次生育高峰,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30%,人口达261750人,1970年是第二次生育高峰,人口自然增长率再次超过30%,人口密度123人/米2,全县总人口达304412人,1971年实行计划生育后,自然增长率下降至12.5%。人口增长过快引发薪柴需要量增长,区内大多数家庭主要能源仍是薪柴,主要用于煮猪食、取暖、熏肉、烘烤烟等,其中烘烤烟和煮猪食是最耗柴的事,据调查,
烘烤5000株烤烟需要木柴2500公斤。除去烘烤烟,村民采集薪材具有选择性,多喜欢多年生、生长缓慢的原生阔叶树种,直径在10cm最受欢迎,便于采集、搬运和使用等。平均每户日常生活每天平均需干柴量为50公斤左右,煮猪食用柴量占到日均用柴量40%。区内社区共5040户,每年薪材需要量共计9198万公斤。
此外,过去村民有筑窑烧炭的习惯,如今山区村民仍保持此习惯,但制作过程已相对简化,即将硬杂木燃烧所形成木炭取出,把火星灭掉后放入罐子里在无氧气条件下贮存,用于引火和冬天取暖,对阔叶林有一定影响。
采挖罗汉松树蔸:近年来,受经济利益刺激,一些商贩进入保护区收购罗汉松树蔸,趋使人们非法采挖,对森林植被破坏很大。
开荒:保护区成立之前或之初,村民普遍存在开荒现象,特别是居住山里的村民,在林间开地,广种薄收,以期多收粮食增加收入,故区内田土和森林交织。近年来,随着打工潮出现,区内人口呈减少趋势,开荒已被丢荒替代,如今保护区内有大量弃耕地,只有少数土地转租,但租金较低。
2、野生动物资源
偷猎:保护区内仍存在偷猎野生动物现象,主要采用铁铗、套索、粘网等工具,2013年06月,保护区工作人员救护了一只受伤毛冠鹿,经判断是偷猎者布设的铁铗致伤。据调查,在距离保护区8公里外的沿河县黄土镇街头集市上就有小贩叫卖捕兽用的铁铗,一旦野生动物被其夹住就难以逃脱,且越挣扎受伤越重。分为大、小两种型号,大铁铗可以夹野猪等体形较大的动物,小铁铗只能夹兔子之类的小型动物。
人为活动干扰黑叶猴:尽管黑叶猴集中分布地麻阳河、红丝河两岸河谷十分陡峭,坡度多在60-90度,但当地群众为生活需要,还是在相对平缓地段开辟了过河通道,如在老鹰岩、贵阳坝等地就有开辟的人行通道,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收集薪柴的通道,可通达性增加后导致黑叶猴栖息地的人为活动加剧。同时,社区放牧活动也对黑叶猴造成了影响,许多家庭采取的山羊散养模式对黑叶猴栖息地破坏严重。山羊喜欢啃食草本、灌丛嫩枝和植物嫩芽和叶,黑叶猴则以植物花、果、嫩枝、叶、皮为食 ,山羊啃食了黑叶猴喜食的蔷薇科、葡萄科、猕猴桃科植株后,其花、果就无法生长,造成了对黑叶猴食源的破坏。此外,保护区内也出现人为伤害野生动物的事件,如2011年7月,3只黑叶猴被当地看守玉米地的小孩打伤。
野生动物损害庄稼:随着人口和黑叶猴数量增加,人与黑叶猴的空间距离缩小,许多地方出现了人与黑叶猴”近距离”接触,我们曾经在路旁农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村民在前面翻土,黑叶猴则在后面寻找食物,但人与猴和谐是短暂的,冲突却时常上演。村民毕竟是理智的,他们都知道黑叶猴要保护,故人猴之间冲突中占上风的更多是黑叶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出现黑叶猴盗食作物现象,近年来更为严重,甚至还上房揭瓦,村民深受其害。2010年10月保护区的统计数据表明,黑叶猴盗食损坏农作物累计达800多亩,涉及农户2014户。据调查,近年来保护区内频频发生黑叶猴、野猪及刺猬等野生动物毁坏庄稼事件,村民种植的土豆、玉米、花生、红薯都因此受毁减产,每年给社区群众带来的经济损失都在500万元以上。村民不堪其扰只得弃耕不种,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农民遭受的损失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从而加剧了贫困,加剧了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与冲突。
3、非木材林产品
区内存在采药、采菌和挖兰花等现象。社区群众对非木材林业品的利用方式多为不可持续性的,对资源破坏较大,如采集多年生木本药材,一般是将树砍倒;采集藤本药材,是将其攀附的植物砍倒;采集菌类、笋子和挖采兰花,则多是见到便采。据调查,村民采集药材的主要种类有三七、石斛等。
(三)文化冲突
区内人口以少数民族占94%,其中:土家族占47%,仡佬族占33%,苗族占14%,汉族占6%。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他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影响,民族服饰已从日常生活中退出,民族特色已不分明,但历经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一些特有风俗习惯和传统尚存,如苗族有狩猎习惯,土家、仡佬族迫于生存的压力也会进山”安山”,取些野味改善生活。
四、保护区与当地社区间冲突原因分析
(一)经济落后、居民生活贫困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沿河、务川的偏远地带,所辖七个乡镇的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落后,区内居民主要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即传统的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林副产业相对薄弱,第二、第三产业极为欠缺,社区居民的人均年收入相对较低,比两县中心地区的人均年收入要低2000元左右,从而导致农业科技和资金等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方式原始,效益低下。为了生存,居民只能向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索取。村民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情况经常发生。其中薪柴消耗量巨大的原因主要是社区居民没有节能意识,而且替代能源综合成本也比较高。狩猎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管理机构巡护力量薄弱、装备落后、协调不够、野生动物毁坏补偿政策未落实等。采集、开荒是保护区内居民传统的生产活动,受经济利益驱使,在保护区内普遍存在等等。居民的这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极大地阻碍了自然资源的保护。
(二)传统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自然资源保护中,无论是就地保护还是迁地保护, 着重点都放在保护上。国家以法律或法规形式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禁止人为对其进行采伐或狩猎并依靠科技力量来保护其中的物种以取得生态效益。虽然通过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这种管理方式限制了当
地群众对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的利用,影响了他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自然保护模式认为人的存在使野生动物被斩尽杀绝,植被遭到破坏,这种限制当地居民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做法,实际上是为了社会大多数人从自然保护区中受益而牺牲当地居民利益,造成了一种新的不公平。传统的自然保护政策的核心理念就是限制人的活动,希望通过一种行政界限割断人与自然的联系,从而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这种保护主要有两点缺失:一是保护主体定位失误;二是无视当地居民的利益。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从麻阳河保护区近几年的情况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以及引进投资和国内外组织、个人捐赠等,资金量相对较少,森林防火、珍稀动植物救护、公安装备、科研经费、巡护监测、社区发展等专项经费都没有固定的来源,自然保护难以得到基本保障,更谈不上社区的发展。同时,由于自然保护区位于偏远落后地区,当地政府的财力物力也相对较为薄弱,对保护区内居民的各种损失都不能给予相应的赔偿和补偿,这就更进一步弱化了管理机构的职能发挥和保护功能的行使,极大地限制了保护区的有序推进。
(四)宣传教育不到位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行政约束力逐步弱化,召集社区会议进行宣传比较困难,所以,保护区宣传活动主要采取走村串户、田间地头拉家常的形式进行,缺乏宣传设施,缺乏对保护区自然资源变化情况、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物种的消长情况的系统介绍。社区居民对保护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认识不足,对生物多样性概念不清,对人类自身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缺少理性上的认识,更不可能积极参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加之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保护区对社区发展的投入显得严重不足,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依赖度、信任度和感召力都显得十分低下。因此,即使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其效果也就显得极为不佳,从而导致社区宣传教育工作的严重缺位。
五、保护区已经开展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举措
(一)坚持宣传教育和严格执法两手抓,努力提高当地社区群众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自保护区成立以来26年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强化社会各界对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认识,从而使资源保护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提高了保护区的影响力,增强了林农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自觉性。如:在保护区交通要道设置标牌,在公路沿线及田边地角书写宣传标语,火险季节发放”入户通知书”,安排宣传车、广播进林区宣传等;与两县各学校、电视台、报社等单位合作,举办科普讲座、播放宣传片、开展咨询服务等;此外,还先后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贵州电视台、铜仁电视台、遵义电视台、贵州日报、铜仁日报、遵义文艺等媒体进行合作,拍摄了50多部(集)宣传片,播放和刊登有关麻阳河科普教育的新闻报道和文章200余篇条。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拍摄的《大山里的精灵—黑叶猴》;新闻频道拍摄的《中美意专家联合考察黑叶猴》、《人猴争地》等6集宣传片;科教频道拍摄的《探密麻阳河》、《麻阳河纪事》、《山林中的潜伏》;农业频道拍摄的《探录黑叶猴濒危之谜》、《接触黑叶猴》;综合频道拍摄的《黑叶猴的战争》;贵州电视台拍摄的《黑叶猴大山一家的故事》、《猴舞麻阳河之黑叶猴》、《黑叶猴王国》等。还与遵义市文联、沿河县宣传部、务川县宣传部联合开展一次”醉美乌江梦幻麻阳探密之旅”活动,编辑出版了《麻阳河景区采风宣传专辑》等。
保护区强化了对森林火灾的管理,取得了建局以来森林火灾零发生的好成绩。与此同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保护区管理部门,一直以来都能认真持续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区、依法管理,从严查处区内每年发生的各类林业行政、刑事案件,每年受理、查处的林业行政、刑事案件都在20件以上,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如2011—2013年保护区共受理各类林业行政、刑事案件47起,查处47起,其中,2013年务川片区就侦破盗挖罗汉松树根、盗伐红豆杉、楠木刑事案8起,刑事追究18人。2013年2月,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严防乱捕滥猎候鸟等野生动物非法活动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切实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部署和要求,保护区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捕杀野生动物和候鸟专项行动”。共出动车辆7台(次)、行政执法人员20余人(次),清查保护区周边乡镇餐馆11家,并对兽铗、拦网、渔网等进行清理,有效遏制了保护区内乱砍滥伐、乱捕乱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保护区管理局自组建以来,通过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争取到国家、省级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保护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截止到目前,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有:管理局、派出所办公用房1000㎡,职工宿舍1200㎡,四个管理站(管护站)办公用房2000㎡,动物笼舍200㎡,了望台4座,科研宣教、气象水文监测站用房、黑叶猴监测点等共计1200㎡,黑叶猴野外视频监控点一个,监控区域为3平方公里 ,巡护步道10公里,森林防火隔离带12公里,界桩、界牌、宣传碑牌、标牌等400多个,管理用车5台,电脑30多台,还有其他必要的办公设施。通过对保护区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加强保护区基础科研与对外交流,提高了保护区科研水平,提升了保护区的知名度
为摸清区内资源状况,保护区先后于1993年、2002年、2013年三次与美国、英国、瑞士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家、贵州大学等国内外的专家、院校进行合作,对保护区内的30多个方面的学科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并正式出版了《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和大量公开发表的基础性科研论文。与此同时,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西南林学院、西南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林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先后有100多人到保护区对黑叶猴生态、食性、野外投食驯化、社区发展、旅游开发、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进行考察与研究。2013年4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大型公益环保项目。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推荐,保护区代表贵州参加了此活动,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获赠斯巴鲁森林人汽车一部,同时,接待了持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证的斯巴鲁客户进入自然保护区旅游和从事后续环保公益活动。
(四)积极探索社区发展新模式,切实解决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
随着社区发展重要性被人们的认知,保护区管理部门也加强了这方面的重视和投入,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突显强劲。自2008年以来,麻阳河保护区管理局通过上争外连争取项目,并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采取造林补助的方式(种植户出劳力、出土地、出肥料、出管理、自己购买苗木,管理局负责规划、技术指导和验收等工作,验收后分年度兑现补助款),共完成绿化造林面积达10000多亩,而且是以经济林为主,核桃、油茶、茶叶等一批经济林示范基地覆盖了保护区的7个乡镇,涉及社区农户1000多户。另外还完成景区道路绿化30公里,完成封山育林7000多亩,就造林这一块就达500多万元。这不仅对保护区的生态修复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调整社区产业结构,增加社区群众收入同样产生了示范带动作用。如务川县红丝乡2000亩的油茶基地建成收效后,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油茶产业发展当着大事来抓,2013年又从贵州省扶贫办争得900万元资金用于15000亩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全部在保护区内实施。还有沿河县新景乡、客田乡的茶叶(1500亩),中寨乡、黄土乡的核桃(3000多亩)等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与此同时还积极协调两县政府出人出资共同完成了保护区的旅游规划,为保护区下一步积极开展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为积极扶持社区群众发展产业,保护区管理局先后争得200多万项目资金,组织完成了两期竹编培训(每期培训时间45天,培训人员30人),两期养蜂培训,投入蜂箱800个,扶持养蜂大户80户;扶持社区群众引种金银花、党参、黄花、柑桔、冬枣、李子、梨子等经济作物1000多亩;投入30多万元资金实施了两年的节能改造项目,对保护区内实施沼气池的农户以及使用电器用品的贫困农户实行补助与扶持。
通过各种社区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推进,不仅使区内自然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提升了区内群众保护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探索出了多种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模式,扩展了社区群众的增收渠道,为资源保护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六、社区共管
近年来,保护区管理局认识到要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必须依靠当地政府和村民,确立了”保护与发展并举,以发展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将促进社区发展同时让社区参与到资源保护工作中作为保护区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保护区正从传统的堡垒式封闭管理模式向开放式社区共管模式过渡:
(一)、依靠地方政府开展联合保护
保护区管理处与县有关单位、镇(乡)政府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森林资源保护、鱼类保护和森林防火的通告(知),并多次召开协调会,共同研究解决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区内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协调区内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二)、依靠当地社区,建立护林网络、防火应急小分队等,开展群防群治。
鉴于保护区人员编制少,管护范围大的实际情况,保护区在当地社区聘请了60名思想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农民担任护林员,承担宣传、巡山管护的责任,既解决了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重点林区组建护林防火应急小分队,如遇火情可就地迅速组织人员扑火,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保护区派出所还制定了警务区民警责任制,开展安全文明林区创建活动,依靠当地群众组建治安联防队,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局面。
(三)、村民自发成立协会,帮助弱势群体,增强了社区自我组织能力,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自2007年始,保护区内村民毛金波开始致力于组建志愿者团队,旨在帮助麻阳河保护区及周边因贫弱孤残而求学困难的儿童少年得以继续他们的学业,不再因贫弱孤残而丧失选择自己人生发展方向的机会,并成长为对当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有用的人才。2012年1月,由22名农民、乡村教师、企业职员和个体工商户组成的民间爱心团队——麻阳河志愿者协会,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正式成立。6年多来募集善款10余万元,物资数千件,资助贫困学生51人次,购、赠100多套课桌椅和各类教学办公用品,救助困难群众上百人次。今后,协会将在当地党委、政府、保护区管理局的支持下,继续开展”关爱贫困学生”、”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孤残群体”等活动,同时还将拓展 “关爱生态家园”等活动,关注自然资源保护,关爱帮助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
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社区共管三级保护管理体系,促进保护区资源有效保护
鉴于保护区内绝大多数为集体林区,如若将社区排斥在保护区管理之外,生硬剥夺他们的传统使用权是不可取的行为。要实现自然资源有效管理,实行社区共管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当地社区必须参与资源保护,必须实现保护区管理者与当地社区两者的角色转变,保护区管理者应从单纯管理者变为服务者、掌舵者,当地社区应从自然资源使用者、破坏者、被防范者变为保护者和管理者,当地社区必须受益于资源保护。保护区管理局应与当地社区在协商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分担区内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社区与保护区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保护区内推广社区共管的理念,建立社区共管村,依靠社区寻求发展的原动力,让每个村寨都行动起来,促进社区资源保护的乡规民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其社会经济发展活动尽可能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积极参与保护区管理工作。要摆脱保护区管理局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格局,建立新型的保护管理体系,组建由相关县政府、县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共同组成的保护区社区共管领导委员会,形成”管理局-管理站(点)-护林员”和”社区共管领导委员会-乡(镇)共管领导小组-社区共管村”两线交织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使自然资源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二)建立社区激励机制,帮助社区谋发展,同时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激励机制是激发社区参与的必要措施,只有意识到他们能从所参与的活动中得到利益,人们才会有意愿为活动提供自己的时间、精力。激励类型可分为经济激励和其他激励,经济激励包括直接提供发展资金、帮助建设公共设施或提供相关建设物资、提供生产活动的工具设备、资助社区教育、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等。其他激励形式包括组织开展社区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社区进行发展项目等。保护区应继续多渠道争取各级部门支持,为社区提供持续的激励。
(三)将社区的经济发展纳入保护区管理议事日程,引导社区开展对环境友好的项目
保护区管理局应正确对待社区对森林及其他资源的需求,在今后社区发展过程中,应首先解决好社区能源问题,建议交通困难的社区发展小水电或推行节柴灶,交通便利社区推行用电、煤、液化气等、辅以推行节柴灶、沼气池,以减少社区对薪柴的需求量;其次,引导村民开展对环境友好的项目,提高社区的持续发展能力。尽可能帮助社区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减少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给社区发展带来的制约。根据本次社区调查结果,保护区可考虑引导交通条件较好地方的村民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交通差,运输不便的山区,种植业应以栽种中药材、核桃等为主导,发展混农林业;养殖业可以养蜂业为主导,通过已成立起来的养蜂协会辐射带动保护区内更多的家庭参与养蜂,并做成产量和质量都有保证的品牌。另,要控制保护区内养羊项目的发展,倡导进行圈养或划定散养的范围。保护区所有农产品和非木材林产品都应申请注册绿色食品标志,凸现保护区优良生态环境优势带来的产品优势。应加强相关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如举办养蜂技术培训、非木材林产品采集技术培训、农作物播种新技术培训、经济林木育苗和栽培技术培训等,帮助社区群众提高生产技能,从而增收致富。此外,针对区内大量人外出务工现象,整合其他部门的资源有针对地举办夜校等,为他们提供电工、财务、行政管理等内容的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外出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外出务工的生活。
(四)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让当地社区受益其中,增进社区保护自然的主动性
目前,保护区已启动了生态旅游项目,应该注意吸纳更多的当地人参与其中并受益。根据我国的现状,”农家乐”是当地群众参与旅游的最好形式,可较好地把自然生态和人文结合起来,既能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又能减轻对自然的破坏。应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自家民居为经营场地开展农家乐,依托自然景观和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为游客提供餐饮、食宿、娱乐、体验农事和简朴农家生活、品尝新鲜瓜果蔬菜等服务,展示极富特色的乡土文化。从而促进农村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使村民体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联系,从而增强其对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开展保护区黑叶猴、野猪专项调查与监测,制定有效措施,寻找可行方法,解决野猪为害问题
近年来,野生动物危害庄稼的事件在保护区屡有发生,如不加以干预,会影响当地群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性和对保护区的支持程度,因此保护区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目前黑叶猴、野猪为害是当地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事情,保护区应及时开展野生动物为害专题调查,走访受灾村寨,种植栽种朴树、女贞、桃、李等树种,丰富黑叶猴食源。同时在野猪活动频繁地点安置红外摄像机进行监控,评估野猪为害作物程度,进行野猪为害防范管理需求评估,制定措施,采取行动如调整作物结构、组织防护队、设置围栏或进行适当猎捕等,减少对作物的破坏,减轻人与野生动物间冲突,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
(六)呼吁尽快出台《贵州省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管理办法》,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保护野生动物是一项公益事业,其成本不该由受灾农民承担。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2008年,财政部在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中安排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试点补助经费,国家林业局决定在依法制定了野生动物造成损失地方补偿办法的省(区)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试点工作。补偿试点工作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矛盾,但由于目前只有吉林、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西藏和北京7个省(区、市)出台了野生动物伤害补偿管理办法或条例,大部分地方政府依然面临着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我省应呼吁国家层面对《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有关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等条款进行修改,建立健全统一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规定和办法,明确国家、省、市、县各级财政的补偿责任,加大中央财政对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我省应尽快出台《贵州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管理办法》,结合贵州实际对补偿条件、对象、程序、方式、基本标准以及补偿纠纷的处理等做出相应的规定,并明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在补偿中的职能与责任。
参考文献:
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 《自然保护区参与式社区管理手册》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 《自然保护区管理手册》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 《自然保护区现代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李明晶等 《贵州黑叶猴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生态的初步研究》贵州林业科技1989(4)
罗杨、陈正仁《贵州麻阳河地区黑叶猴的食性观察》动物学杂志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