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贵州麻阳河物种观察手册




(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

 

策划:刘保党
冉景丞

主编:吴安康

副主编:刘艳丽

 

调研组:

陈继红
石运
王彬
颜修刚
杨德
杨汶樾
杨振雄
张鹏

张志春
邹浩
邹启先

 

创作组:

曹威
陈莹婷
董仕勇
黄润铖
齐硕
史军
水伊
田园

汪阗
徐亮
张小蜂

 

审校专家组:

安明态
陈尽
代朝霞
丁亮
侯勉
黄璞祎
刘冰
刘丙万

冉景丞
王瑞卿
熊源新
叶元兴
杨树林

 

编辑组:
龚光凤
龙蝶蝶

设计组 : 王明自

图片统筹:龚光凤

出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鹿蓠工社

 

 

 

 

 

 



/ 冉景丞

 

 

打开贵州的地图向北看,在黔北绵延的大娄山脉之中,在乌

江的两条支流——麻阳河与洪渡河造就的深切割沿岸地带,有一块

占地为 31113 公顷的绿色区域。它位于黔东北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及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在黔北形成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重点保护着国家 I 级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它就是贵州麻阳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麻阳河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地貌独具特

色,麻阳河、洪渡河及其支流在此奔腾不息,在大地上雕刻出独特

的岩溶山地与深切河谷。山地与河谷之上,中亚热带常绿森林终年

繁茂,为众多珍稀生物提供了依存之家园。

这本《麻阳河物种观察手册》以细腻的观察和趣味的笔触,

用故事和照片重现了麻阳河保护区 100 种生灵独特的生存智慧,描

绘出麻阳河动人心弦的野性之美。当你翻开这本书,一定会惊叹于

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奇异力量。身披黑衣的黑叶猴在悬崖上打闹嬉戏,

机警谨慎的白颈长尾雉在林下奔走觅食,体态灵活的豹猫在灌丛中

伺机捕猎……植物们也不甘寂寞,低调的楠木韬光养晦,瞅准时机

迅速生长;高大的南方红豆杉用鲜艳的果实款待小鸟,让种子得以

传播;弱小的鸡枞菌与白蚁结成生存同盟,在合作中互助共赢……

想象一下,在某个深秋雨夜的温暖台灯下,你可以将麻阳河各色生

命为了生存而进化出的各种手段尽收眼底,收获大自然中最令人感

到神奇和叹服的故事,这将是何等的精神享受!

如果你热爱自然,那么来吧,麻阳河保护区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如若你想体会生命的成长奇迹,那就让这本自然观察手册带你一探

究竟,让我们一起见证这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歌!

 

麻阳河

喀斯特峡谷里的黑叶猴

一条河,一个峡谷,一群猴

 

 

 

 

 

 

 

 

山与水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有了山的突起,

才有水的流动。在贵州,四山八水勾勒出大地的生态格局。

武陵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从鄂西南过湘西入黔东北,而

主峰却在贵州的梵净山。大娄山脉由北向南延伸,从重庆绵

延至贵州,控制了贵州北面地区。在大娄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

正是乌江的中下游。一河分两岸,沿河县正好坐落在河的两边,

所谓沿河,就是沿着乌江河而建的意思。在沿河县境内

乌江南岸是武陵山区,北岸则属于大娄山区。所以说沿河是

武陵腹地或是大娄山边沿,都是有据可依的。

沿河县属乌江下游地区,北岸有两条支流,即麻阳河和

洪渡河,区域内峡谷地貌典型、特殊,生物多样性丰富,是

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黑叶猴种群分布地,就此成立了麻阳河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沿



















间,






28 ° 37 ′ 30 ″ —

28° 54′ 20″,东经 108° 3′ 53″—108° 19′ 45″,总

面积 31113 公顷。

麻阳河保护区出露地层为寒武纪和奥陶纪时期,主要由

厚层的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区内地貌由于强烈的喀斯

特作用和河水切割浸蚀的影响,海拔 800 米以下多为峡谷,

800—1000 米以上地段地势开阔,形成台地。在标高 1000 米、

800 米、500—600 米处尚有带状分布的山峰或侵蚀台阶,溶

蚀盆地,小洼地及平底溪谷等,构成颇具特色的层状山岳地

貌景观。这些残蚀地貌有的群岩叠障如刀削剑斩,有的峭石

独秀,似玉簪螺髻,惟妙惟肖,各有风骨,令人称奇。

总之,麻阳河除以峡谷地貌为主体外,峰丛、洼地、漏

斗、溶洞、陡崖、石峰等溶蚀地貌及崩塌地貌也强烈发育。

河谷地带多以峡谷形式存在,高 120—350 米,宽 20—60 米,

两侧陡峭,坡度多在 70°\u20197X上,部分成垂直状形成箱式峡谷。

特别是石牌峡谷、老鹰岩峡谷、岩头关峡谷、锯齿山峡谷等,

谷底幽深,空气清馨,流水潺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峡

谷的两侧森林密布,有些树根插进石缝,也有些树根长长地

垂下,形成一片根瀑。石壁上的树种开花结果大相近庭

各领风骚数来月。

麻阳河有黑叶猴,它们游荡在森林、峡谷、河滩之间,

给奇丽静谧的峡谷平添不少乐趣。

丰富的洞穴是喀斯特地貌的代表,特别是在碳酸岩地区,

地表和地下双重溶蚀,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物理过程并存,

深切和抬升使地下河慢慢转变成了洞穴,再通过洞穴滴水形

成形态各异的洞穴沉积物。麻阳河保护区内朱家洞,游龙洞,

浑洞,干洞,姐妹洞,龙清塘洞等大型洞穴比比皆是。地下

溶洞群中,随处可见的石幔、石旗、石芽、石笋、钟乳石、

流石坝、边石坝等千姿百态。有的溶洞属于洞中有洞上下重叠,

纵横交错,神秘幽深。

碳酸盐岩的可溶性,导致了喀斯特地区三水转换明显,

降水后地表水首先迅速下渗,进入地下河或地下裂隙,转而

从低矮的地方出露。所以在麻阳河大多数区域地表径流稀少,

而在切割很深的谷底则溪流不断,泉点众多,地下水相当丰富。

气候条件促进地貌发育。保护区处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

季风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湿度适中,冬凉夏热,四季分明,

霜期短,生长季节长。年均降水量接近 1160 毫米,三分之二

的降水都通过大地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参与到水循环,另三

分之一进入地下河或汇入到河流。一年中降水量的变化表现

 

为两峰两谷型,最高峰出现在 5—6 月,次高峰在 9 月,最低

谷出现在 1 月,次低谷在 8 月。年均气温 167℃,最热 7

均温 272℃,极端最好高温度 41℃,最冷 1 月均温 56℃

极端最低温﹣ 6℃

气象学上有一种高山效应,即海拔上升 100 米,气温降

0.4-0.6 度,而在麻阳河保护区,却完全不按这个规律。

保护区的峡谷地带,由于箱状峡谷深切,谷底至山岭海拔相

差大,在夏季,山岭烈日高照,气温达 40℃左右,十分炎热。

谷底由于阳光无法照射或很少照射,其气温随着海拔下降而

降,平均每下降 100 米,温度下降 2—3℃,使谷底的温度在

25℃左右,十分凉爽宜人,形成峡谷独特的逆温气候特征。

麻阳河的特点是人住台阶上,猴在峡谷里。台阶上由于

长期的农业耕作,植被退化严重,呈现出大量的石漠化景观。

随着保护区的建立,以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

植被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地势险峻,土壤条件相对恶劣,

但由于水热条件优越,植被更新较快,在保护区的很多地段,

栓皮栎、木荷、青冈栎等树种已形成大面积的中幼龄林,马

尾松、柏木、杉、樱、响叶杨等也大量出现。自然生态环境

的向好转化,使得生物物种特别是黑叶猴栖息环境得到大量

拓展和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保障。经初步考察,保

护区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 1165 种,其中列为国家级保护植

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级保护植物有香果树、黄杉、

翅荚木(任豆)、香樟、伞花木、榉木、润楠等多种,还有

黄花白及、虾脊兰、石斛、天麻、独蒜兰等几十种兰科植物。

当然,保护区最大的特色是拥有全球最大的野生黑叶猴

种群。全世界 2000 余只野生黑叶猴,麻阳河就有 730 只。除

黑叶猴外,其它动物也很丰富,有各类野生脊椎动物 300 余种,

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豹、林麝、白颈长尾雉 4 种;

级保护动物黑熊、大灵猫、豺、斑羚、苏门羚、小灵猫、猕猴、

穿山甲、水獭、鸢、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白尾鹞、鹊鹞、

红脚隼、红隼、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草鴞、鸳鸯、黄腿鱼鴞、

领鸺鶹、大鲵、胭脂鱼等 27 种。毫不夸张,麻阳河就是一座

名符其实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内高大雄伟的石灰岩断层,切割幽深

的河谷,清冽平缓的流水,河道中矮小的断层形成的落差景观,

可以说是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清澈见底的河水沿着弯弯曲

曲的河床静静地流过峡谷,河岸两旁比比皆是的溶洞和钟乳

石,以及点点滴下的水滴,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千万年来历史

变化的沧桑。那峭壁上苍翠葱笼的林木,盘根错节,姿态各异,

构成一幅幅奇特的岩溶地貌上的植被景观。那深深嵌入峭壁

石缝中的树根,使人理解到这裸露石岩上的树木有多么顽强

的生命力。林中各种动物细微的活动声,鸟啼蝉鸣声,更使

得奇异的景点生机勃勃。峭壁上的溶洞正好成了黑叶猴栖息

活动的场所,为它们构建了天然的保护屏障。河滩上夏季凉

爽宜人,与区外酷热气候形成鲜明对比,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麻阳河,有山、有水、有洞、有灵,这些陡峭的崖壁绝

不是什么穷山恶水,一定会是金山银山。

 




 

Contents

 

 

 

 

026 木樨

027 忍冬

028 楠木


 

 

 

你为什么那么香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64

毒不侵身 ····························································
066

韬光养晦 ····························································
068

 

植物
Botany

029 铁皮石斛

神奇的气生根 ·················································· 070

 

001 狗脊

发射孢子待重生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14

030 小花木荷

植物斗火者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72

 

002 篦子三尖杉     不得已内繁育 ··················································016

003 百日青     种子是一尊一尊罗汉 ··································018

 

 

真菌
Fungus

 

004 福建柏

大寒大热都见过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20

031 盾尖鸡枞菌     与白蚁共生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74

 

005 南方红豆杉     以退为进的智者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22

006 黄杉     种子的视角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24

007 黄连木     含辛茹苦终为楷 ··································020

032 灵芝

 

 

动物
Animal

孢子飞呀一朵灵芝的长成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76

 

008 任豆     不怕砍头,野蛮生长 ··································028

033 棉花弧丽金龟     用茧包裹自己 ·················································· 078

 

009 伞花木

男女授受才能亲 ··································030

034 中华大刀螳     二刀流杀手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80

 

010 樟叶槭

011 香果树

设计巧妙的双翅果········································030

花底生叶 ····························································034

035 中华蜜蜂

036 竹节虫

擅采百花蜜
勤传百花粉 ·························· 082

伪装成树枝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84

 

012 枫香树

花和果都爱作妖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36

037 黑褐举腹蚁     蚂蚁中的弓箭手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86

 

013 青钱柳

014 黄荆

乐善好施的摇钱树········································038

黑叶猴最喜欢 ··················································040

038 鬼脸天蛾

039 虎斑蝶

诡异的保护色 ·················································· 088

腹黑的施毒小巫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90

 

015 杜鹃兰

娇气的大家闺秀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42

040 方氏碧蛾蜡蝉     若虫像毛茸茸的棉花 ·································· 092

 

016 慈竹

爱与温柔 ····························································044

041 王锦蛇

又上树来又上房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94

 

017 腺萼马银花     向昆虫指示花蜜位置 ··································046

042 黑眉晨蛇

绞杀猎物善逃跑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96

 

018

身怀异香 ····························································048

043 尖吻蝮

守株待兔 ···························································· 098

 

019 厚叶蛛毛苣苔     叶子穿着羽绒服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50

044 福建竹叶青     一身绿衣行天下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00

 

020 栓皮栎

扩大种群离不开松鼠 ··································052

045 北草蜥

弃车保帅当机立断········································ 102

 

021 领春木

022 南五味子

备好花粉等春风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054

夜里开花散香 ··················································056

046 白冠长尾雉     长尾如剑气如虹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04

047 白颈长尾雉     反侦察高手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06

 

023 刺楸

穿刺盔甲的直男 ··································058

048 红腹锦鸡

舐犊之情当可敬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08

 

024 麻栗坡兜兰     美丽兜子却是陷阱········································060

025 云南石仙桃     附生在高处的石壁上 ··································062

049 大鹰鹃

050 赤腹鹰

伪装猛禽 ···························································· 110

大器晚成的鸽子鹰········································
112

 

 

 

 

 

051 凤头鹰

052 普通鵟

 

 

 

隐藏在树上的猎手········································114

蹲电线杆的死神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16

 

 

 

078 水麻

079 菖蒲


 

 

浆果交易 ····························································
168

不动声色地杀死蓝藻 ··································
170

 

053 斑头鸺鹠

全天都在飞行捕猎········································118

080 窄叶蚊母树     它与虫瘿的趣事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72

 

054 灰头绿啄木鸟     不挑食的好宝宝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20

055 寿带鸟     绿林仙子飘彩带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22

动物
Animal

081 金斑虎甲


 

昆虫中的百米冠军········································
174

 

056 白颈鸦     打破家族服装禁忌········································124

082 巴黎翠凤蝶     会飞的花朵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76

 

057 画眉

为自由而歌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26

083 胭脂鱼

鱼大三变 ···························································· 178

 

058 叉尾太阳鸟     长喙取花蜜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28

084 翘嘴鲌

挂油瓶的淘气包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80

 

059 黑叶猴

悬崖峭壁上的黑精灵 ··································130

085 越南鱊

将卵产在河蚌内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82

 

060 猕猴

哨兵守卫 ····························································132

086 缺须墨头鱼     洁癖严重 ···························································· 184

 

061 中华鬣羚

062 赤麂

063 毛冠鹿

064 林麝

065 黄鼬

065 黑熊

峭壁腾跃 ····························································134

小心驶得万年船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36

獠牙防身 ····························································138

生于香死于香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40

臭液防身 ····························································142

身体灵活的黑瞎子········································144

087 中华刺鳅



088 大鲵

089 务川臭蛙

090 红点齿蟾

091 中华蟾蜍

随身携带绣春刀只想安静地做条鱼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86

大鲵爸爸负责照顾大鲵娃娃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88

神秘的洞穴隐士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90

红点齿蟾的透明童年 ··································
192

耳后有毒 ····························································
194

 

065 豹猫

低调的猎手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46

092 斑腿泛树蛙     将卵产在树叶上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96

 

068 穿山甲

069 花面狸

070 赤腹松鼠

071 红白鼯鼠

 

植物
Botany

团成壳球以避天敌········································148

组团好处多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50

剥树皮不得已 ·············································</~dsAnchor#><#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52

会飞的松鼠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54

093 银环蛇

094 鸳鸯

095 绿头鸭

096 普通鸬鹚

097 绿鹭

098 黄腿渔鸮

最善于突袭的杀手········································ 198

残酷的成人礼 ··················································
200

随遇而安说的就是我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202

捕鱼有妙招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204

技术娴熟的老渔翁········································
206

转向河中吃鱼 ··················································
208

 

072 松萝

偏爱洁净的原始森林 ··································156

099 马铁菊头蝠     用超声波做眼 ·················································· 210

 

073 鞭枝悬藓

林荫下的一帘幽梦········································158

100 水獭

游泳高手 ···························································· 212

 

074 黄边孔雀藓     苔藓植物中的美人儿 ··································160

075 疏枝刚毛藻     抓住石头 ····························································162

 

 

第三章
神秘王国:30 个物种
·······························································214

 

076 长叶黔蕨

077 白及

依水而居 ····························································164

侬家是兰花 ·······················································</~dsAnchor#> <#dsAnchor#¹óÖÝÂéÑôºÓÎïÖÖ¹Û²ìÊÖ²á20181011£¨Ó¡Ë¢°æ£©.xml#23~dsAnchor#>166

后记

················································································· 232

 

 



*

狗脊:

发射孢子待重生

Woodwardia japonica

 

 

 

 

 

 

 

 

 

 

 

 

 

 

 

 

 

 

 

 

 

 

 

 

 

 

 

 

 

 

 

 

 

 

 

 

 

 

 

 

 

 

 

 

 


撰文
* 宗玉柱
代朝霞
审阅专家
* 安明态
代朝霞
摄影
* 苟光前

 


 

 

 

 


 

 

 

 


 





狗脊 

Woodwardia japonica

水龙骨目    Polypodiales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





根茎粗壮,横卧,暗褐色;叶近生,叶柄暗棕色,坚硬,叶片长卵形,

二回羽裂,顶生羽片卵状披针形或长三角状披针形;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主

脉两侧窄长网眼,单行排列。





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区。

 

 

 

狗脊是乌毛蕨科狗脊属的蕨类植物,喜欢湿润环境,在麻阳河保

护区内常有分布。

狗脊是草本植物,它的根状茎粗壮,有的斜生,有的直立;
叶片

二回羽裂,宛如一片片轻盈的羽毛。

狗脊的祖先在地球上出现甚早,其生活史中不会开花、也不会产

生果实及种子,而是以孢子来繁殖。蕨类植物的孢子多位于叶子背面,

并以不同形状排列成形态各异的孢子囊群,如圆形、线形、肾型……

狗脊由于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主脉两侧,孢子囊群盖短线型,酷似狗

的脊柱,故常有人称之为狗脊。
孢子囊中有许多的孢子,它们像是极

细小的种子一样,是用于播种的生命之舟。

孢子成熟后,这些小囊会打开一排环绕囊体的细胞,以一种类似

于弹弓的方式扣住并向前发射孢子,让这些孢子能以每秒 10 米的速度

被弹射出去。一旦飞入空中,风和气流将携带这些孢子周游世界。

孢子们洋洋洒洒地踏空而行,奔向各地,旅程非常浪漫。孢子还

会蹭在动物们的身上,乘着它们穿山越岭,一路下来估计是险象环生。

再长的旅途都有终点,孢子们一旦找到合适的目的地,便会落地生根

萌发,一个新的个体由此诞生……



*

篦子三尖杉:

不得已内繁育

Cephalotaxus oliveri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杨成华

 


 

 

 

 


 

 

 

 


 





篦子三尖杉

Cephalotaxus oliveri


     Cupressales

红豆杉科     Taxaceae





灌木至乔木,高达 6 米;树皮灰褐色;叶条形,平展成两列,排列紧密,

种子倒卵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约 2.7 厘米,径约 1.8 厘米;花期 3-4 月,

种子 8-10 月成熟。





产于广东北部、江西东部、湖南、湖北西北部、四川南部及西部、贵州、

云南东南部及东北部海拔 300-1800 米地带。

 

 

篦子三尖杉的叶子排列的像篦子。什么是篦子?篦子是用竹子制

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生长季节,三尖杉的老枝

顶端会冒出三只新芽,一定是三只哦,三只叶芽大小类似,生长速度

相近,然后长成一个新的树枝。篦子加三尖,就是篦子三尖杉名字的

由来。麻阳河保护区的篦子三尖杉零星分布在河谷旁边,双龙村就有

7-8 株胸径 10 厘米左右的篦子三尖杉。

篦子三尖杉多为雌雄异株,花期 3-4 月,种子 8-10 月成熟。雌树

不是每年都结实,种子量也少,种子落地后,靠阔叶树落叶覆盖,睡

上一年长觉,才能萌芽。在如此长的休眠期间,种子要么烂掉,要么

死掉,要么会被鸟或松鼠吃掉。所以,自然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低,

天然更新困难,加上人类干扰,导致篦子三尖杉十分珍稀,不仅是国

II 级保护物种,也被 IUCN 列为易危种。

篦子三尖杉群体中纯合体过多,杂合度较低,存在内繁育现象。

生物界有专性内繁育类群,也有兼性内繁育类群。比如地理分布狭窄,

比如居群太小,比如个体数太少,专性外繁育的类群情非得以,不得

不内繁育,尤其是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类群。

说穿啦,内繁育就是近亲结婚,甚至乱伦。传说华夏人文始祖伏

羲和女娲既是兄妹也是夫妻,大洪水后,世间只剩下兄妹二人,为了

繁衍后代,兄妹成婚。这是不得已的自我救赎。



*

百日青:

种子是一尊一尊罗汉

Podocarpus neriifolius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宋鼎

 


 

 

 

 


 

 

 

 


 





百日青

Podocarpus neriifolius

南洋杉目     Araucariales

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





乔木,高达 25 米,胸径可达 1 米;树皮灰褐色,枝条开展或斜展;雄

球花穗状,单生或 2-3 个簇生,长 2.5-5 厘米;种子卵圆形,熟时肉质假种

皮紫红色;花期 5 月,种子 10-11 月成熟。





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

 

昆虫还没长大竟然开始蜕皮,结局只有一个,提前死亡。

不用说,它得罪了什么,比如百日青。

百日青是何方神圣?不好意思,百日青是树。它的身上自带生化

武器,叫植物性蜕皮激素,能让昆虫幼虫提前蜕皮,避免昆虫吞食自己。

百日青叶子上少有虫类叮咬,主要是虫类不敢。咬咬试试,让你长不

大就蜕皮。

百日青的奇特不止于此。为了勾引动物取食果子,百日青果实里

的花青素含量很高。鲜艳的果实成熟时,动物们争相来吃,不知不觉

中就把穿过肠胃的种子带到了远方。

百日青也叫竹叶松,或长叶罗汉松。从竹叶松这个名字可以想象

它的叶子。而长叶罗汉松的来历和它的种子有关:种子似头状,种托

像袈裟,全形如披袈裟的罗汉。就连成熟后的百日青果实也像一尊一

尊微型罗汉藏在绿叶枝头。

罗汉形状怎么来的?百日青是古老的裸子植物,不过,它的种子

并不是完全裸露的,外面裹一层肉肉的假种皮,假种皮来自包裹着胚

珠的套被结构——随着树木生长,顶端一枚苞片先是发育成束状株套,

以后逐渐增厚成肉质假种皮,苞片也发育成肉质种托。

百日青是罗汉松科中的孑遗植物,世界上许多地方已经绝迹。百

日青原始的输导组织和种子结构,极大限制了生长速度和对不良环境

的适应能力。加上雌雄异株,会因授粉困难而只开花不结果。麻阳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百日青主要分布在海拔 800 米左右的溪沟,以

及洪渡河支流河谷两侧峭壁、阴坡、阳坡岩石缝隙潮湿处,呈小块状

群居。



*

福建柏:

大寒大热都见过

Fokienia hodginsii

 

 

 

 

 

 

 

 

 

 

 

 

 

 

 

 

 

 

 

 

 

 

 

 

 

 

 

 

 

 

 

 

 

 

 

 

 

 

 

 

 

 

 

 

 

撰文
* 宗玉柱
审阅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贵州省林业厅

 


 

 

 

 


 

 

 

 


 





福建柏

Fokienia hodginsii

柏目     Cupressales

柏科     Cupressaceae





乔木,高达 25 米;树皮紫褐色,平滑;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

二、三年生枝褐色,光滑,圆柱形;鳞叶 2 对交叉对生,成节状;花期 3-4 月,

种子翌年 10-11 月成熟。





浙江、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

 

 

 

在距今 200 万年左右,地球上发生了大规模的冰川发育活动,全

球陷入持续的寒冷之中。福建柏是在那场考验中残存下来的为数不多

的植物,所以,虽然福建柏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有零星

分布,但是它的存在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福建柏属常绿乔木,高可达 25 米,它们本身有很有趣的冲突性,

比如,扁平的小枝上全是鳞片状的叶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腾,说明

它耐干旱和寒冷,并间接暗示福建柏或者柏科植物很久以前起源于一

个比较寒冷或者干燥的地方。而一方面,福建柏喜欢温暖潮湿的生境,

常常分布在海拔 1000-1800 米的山地森林中,有热带地区植物的特征。

福建柏所属的柏科植物从杉科植物分化而来,杉科植物大多喜欢

温暖湿润环境。因此,根据福建柏的特征,我们可以想象它经历的演

化之路:最早,地球上的温暖环境中出现了喜欢温暖湿润的杉科植物。

之后,它们中的一小支经历了长时间的寒冷干旱环境,分化出了福建

柏在内的能适应寒冷的柏科植物。在距今百万年内,随着地球环境变化,

福建柏又重新适应了温暖湿润的生境。

由一棵树看见地球气候变化的历史。世界上最常见的事情就是

吧。魏子才《六书精蕴》云: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阴

木而有贞德者,故字从白。白者,西方也。柏之指西,犹针之指南。

多亏了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多样的小生境,为我们保留了地

球上许多珍贵的物种。



*

南方红豆杉:

以退为进的智者

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

 

 

 

 

 

 

 

 

 

 

 

 

 

 

 

 

 

 

 

 

 

 

 

 

 

 

 

 

 

 

 

 

 

 

 

 

 

 

 

 

 

 

 

 

 

撰文
* 宗玉柱
审阅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佩杰

 


 

 

 

 


 

 

 

 


 





南方红豆杉

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


     Cupressales

红豆杉科     Taxaceae





乔木,高达 40 米,胸径可达 2 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叶

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长 1-3 厘米,宽 2-4 毫米;雄球花淡黄色,

雄蕊 8-14 枚,花药 4-8





产于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西部、湖南、广西、安徽等,

常生于海拔 1000-1200 米以上的高山上部。

 

 

南方红豆杉在地球上已有 250 万年的历史,它们是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演替到顶级群落的代表物种。一群古老的南方红豆杉的分布往往

意味着当地有超过上百年的、稳定的森林演替环境,
也代表这里的小

生境曾逃脱第四纪冰川的侵蚀。

南方红豆杉有好几个名字,个个富贵雅致,比如它还叫红榧、紫杉。

这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最高可达 40 余米,胸围达 8 米,材质坚硬,

刀斧难入,有千枞万杉,当不得红榧一枝桠。之说。

麻阳河的黎家坝、野人庙是南方红豆杉的集中分布地。在森林群

落演替中,南方红豆杉属于典型的后发先至,与急匆匆生长的桦树不同,

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海拔 1000-1500 多米的土层中久久地休眠,需要经

过两个冬天一个夏天才萌发。即便出了苗,生长也很缓慢,无法争得

阳光,只能在缓慢的生长中锻炼出坚硬的特质。

数十年过去,随着森林群落的不断更替,第一批冲上林冠层的桦

木迈入老年,既扛不住风吹雨打,对虫害的抵御能力也在下降。一场

暴雨过后,桦木倒在地上,成为林间分解者的营养来源。这时,南方

红豆杉蓄势待发。一旦开始生长,它将成为森林中长寿睿智的长者。

每年 10 月份,麻阳河的南方红豆杉结出红红的小果子,这时,它

最盼望的两个宝贝儿:红嘴蓝鹊和绿翅短脚鹎,叽叽喳喳的飞来了。

这两种鸟儿喜欢吃红豆杉的种子,它们把种子吃到肚里,又飞到远处

排泄,帮助南方红豆杉把孩子们送到远方。



*

黄杉:

种子的视角

Pseudotsuga sinensis

 

 

 

 

 

 

 

 

 

 

 

 

 

 

 

 

 

 

 

 

 

 

 

 

 

 

 

 

 

 

 

 

 

 

 

 

 

 

 

 

 

 

 

 

 

撰文
* 宗玉柱
审阅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杨成华

 


 

 

 

 


 

 

 

 


 





黄杉

Pseudotsuga sinensis

松目     Pinales

松科     Pinaceae





乔木,高达 40 米,胸径可达 1 米;幼树树皮淡灰色,老则灰色或深灰色;

叶条形,排列成两列,长 1.3-3 厘米,宽约 2 毫米;球果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

花期 4 月,球果 10-11 月成熟。





产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在湖北西部、贵州东北部、湖南西北部及

四川东南部,生于海拔 800-1200 米地带。

 

 

黄杉是中国特有树种,在南方多有分布,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的务川片区、上坝村李子坪就有 4 株胸径 40 厘米的大黄杉。

黄杉也叫皇帝杉、罗汉松,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地下根系与真菌

互惠共生——形成了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与根毛类似,可以帮助黄杉

吸收更多的养料和水分。

黄杉喜欢和阔叶树种生长在一处,这样它的贵族气质就格外突出。

黄杉幼树树皮为淡灰色,老则呈灰色或深灰色,裂成不规则厚块片,

最高可达 40 米,胸径能达到 1 米。想象一下,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

掠过黔境内潮湿的山谷、翻腾的河岸、起伏剧烈的高原山地时,不时

能看到这些大个子像部落酋长一样,在它的臣民们的簇拥下,从云雾

中露出神奇的雄姿,景象何等壮观。

黄杉 4 月开始开花,球果 10-11 月成熟。黄杉的种子自带翅膀,

翅膀比种子自身还要长。球果成熟裂开后,种子便随着风和气流扶摇

而去,开启乘风破浪会有时,各自奔天涯的旅程。

黄杉喜光耐旱抗风,病虫害少,生长较快,是树木育种中难得的

种质资源。过去黄杉累遭砍伐,残存植株多生于山脊和交通不便的深山。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个大自然中的高富帅群落一定会迎来它们新的

荣光。



*

黄连木:

含辛茹苦终为楷

Pistacia chinensis

 

 

 

 

 

 

 

 

 

 

 

 

 

 

 

 

 

 

 

 

 

 

 

 

 

 

 

 

 

 

 

 

 

 

 

 

 

 

 

 

 

 

 

 

 

撰文
* 田文红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冰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Anacardiaceae





落叶乔木,高达 30 余米;树干通直,树皮暗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

有小叶 5-6 对;小叶对生或近对生,长 5-10 厘米,宽 1.5-2.5 厘米;花单性

异株,先花后叶。





产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华北、西北,生于海拔 140-3550 米的石山林中。

 

 

 

我们的历史,走过了多少岁月。在每一段的历史岁月里,都有令

人尊敬的楷模人物名留青史。字的寓意,就是指起到模范作用。

大自然中有一种树,从被古人认识之初就被赋予名为楷木

这种树就是黄连木。黄连木之所以获得这一名号相传与孔子有关。孔

子去世后,他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此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这样的

一棵树,不正是学识渊博和高尚的人所拥有的品格吗?那么,原本叫

楷木,为何后来又叫做黄连木呢?

原来这种树的心材为黄色,味道很苦。我们都知道黄连是一种十

分苦的中药材,所以就把这种树的名字改为了黄连木。黄连木是古树,

在贵州麻阳河保护区内比较常见。这种漆树科黄连木属的落叶乔木通

常可以长到 30 米左右高。它们的主根非常发达,虽然对土壤要求不是

很高,但是最喜欢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石灰岩上居住,十分耐旱。黄

连木的树皮有点像龟壳,会裂成小方块状,树上的小枝丫会有柔毛,

冬芽红褐色。黄连木开花比较小朵,单性异株,无花瓣;雌花成腋生

圆锥花序,雄花成密总状花序,所结的核果成球形。种子发芽率高,

所以黄连木的存活率也相当高。

心正则身正。作为的黄连木,就算是拥有一身的苦味,有

一世的苦难言,但其依然能够顽强地往上走,在含辛茹苦中成长

为高大挺拔的自己。



*

任豆:

不怕砍头,野蛮生长

Zenia insignis

 

 

 

 

 

 

 

 

 

 

 

 

 

 

 

 

 

 

 

 

 

 

 

 

 

 

 

 

 

 

 

 

 

 

 

 

 

 

 

 

 

 

 

 

 

撰文
* 陈新兰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冰

 


 

 

 

 


 

 

 

 


 





任豆

Zenia insignis

豆目    Leguminosales

豆科    Leguminosae





乔木,高 15-20 米,胸径约 1 米;小枝黑褐色,散生有黄白色的小皮孔;

叶长 25-45 厘米;荚果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红棕色,通常长约 10 厘米;

花期 5 月,果期 6-8 月。





分布于广东、广西,生长于海拔 200-950 米的山地密林或疏林中。

 

 

 

任豆,其名颇有渊源,根据著名科学家任鸿隽之名而得。种豆石

灰岩,水稀根茁壮,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任豆生得可一点儿也不

娇贵,扎根石缝,却依旧貌比佳人。

贵州山地多岩,多半的山地是喀斯特地貌的石山,麻阳河自然保

护区内峰峦叠嶂、峭壁林立并且土壤贫瘠,但这丝毫不能阻挡任豆的

生长。任豆是强阳性树种,萌发力极强,倘若森林遭到破坏,任豆能

从群树中脱颖而出,成为大片灌丛中的优势成员。若无人为干预,那

它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一方成林称霸。

任豆是落叶大乔木,高可达 15-20 米,不仅做得了一方霸主,而

且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很低,干旱水涝都不在话下。在石灰岩石山中、

下部的坡积土、碎石坡甚至石缝中,它的根系均能向四方伸长,以适

应干旱的生境,在酸性红壤和赤红壤上也能生长。更令人惊奇的是,

15 厘米的幼苗即使被洪水淹没一昼夜,仍能生存。这既耐旱又耐涝

的技能,让它在最艰苦的环境也能绽放最为多姿的花朵。

此外,任豆还有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本领,那就是——不怕砍头,

因为它的萌蘖能力超强,若枝头被砍下,能迅速萌发生长,一年内能

2-3 米,令人惊叹,为此它也被别称为砍头树

任豆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其花被卷迭方式很是特殊,花冠

的最上面 1 枚花瓣位于最外方,似乎是蝶形花亚科一属,但花冠不为

蝶形,因此将其归属于苏木亚科,可以说是关系很微妙了。虽然任豆

已降低姿态尽全力适应凶险的环境,但对于虫害以及人类的过度砍伐,

它也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天地之大,留一方清净岩石崖壁让它们自由

生长吧!



*

伞花木:

酿蜜待花媒,抱团吐芬芳

Eurycorymbus cavaleriei

 

 

 

 

 

 

 

 

 

 

 

 

 

 

 

 

 

 

 

 

 

 

 

 

 

 

 

 

 

 

在植物界,雌雄同株是常态,制造花粉的雄蕊和生产卵子、孕育

种实的雌蕊或位于同一朵花中、或位于同一植株的不同花里,完成传

粉任务比较便捷。









木,















代,将仅有雌蕊发育完好的雌花和仅有雄蕊发育完好的雄花分别

生于不同个体身上,若想进行有性生殖延续种族,就必须有

媒之人来帮雄株传递花粉至雌株的雌花,特别是对那些如牛郎

织女般遥遥相望的雌株和雄株而言,吸引媒人访问花朵,自然成












使





件。






呢?

 

 

撰文
* 陈莹婷
訾靖雯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冰

 


 

 

 

 


 

 

 

 


 





伞花木  

Eurycorymbus cavaleriei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落叶乔木,高可达 20 米,树皮灰色;小枝圆柱状,被短绒毛。叶连柄

15-45 厘米,叶轴被皱曲柔毛;小叶 4-10 对,近对生;花芳香,梗长 2-5

毫米;花期 5-6 月,果期 10 月。





产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台湾,生于海拔 300-

1400 米处的阔叶林中。

 

 

不同植物发明了不同的传粉策略。有些植物依靠免费的媒人,如风

力、流水散播花粉,而大多数植物依靠的是动物,尤其是昆虫,植

物学家称这类植物的花为虫媒花。伞花木便属于虫媒花,与光彩夺目

的其他虫媒花不同,它的花容貌并不吸引动物,嗯,包括我们人类的

眼球,可以说伞花木的花朴素得缺乏存在感。但这种虫媒植物能够存

活至今,说明它还是有点伎俩吸引昆虫注意的——利用花香和花蜜

以及一句古训团结就是力量。近看伞花木那毫无视觉诱惑的小

花,会发现花朵底部有一层蜜腺,无需用力即可闻见芬芳。单朵花虽

小,但当上百朵小花抱团聚生在枝梢时,远观植株也蔚为醒目了。

若不遭人类乱砍滥伐、摧林毁山,伞花木这根伞花木属的独苗会一直

携手传粉昆虫,在地球上知足常乐地低调生活。但可惜,它千万年来

的平静生活环境已被我们破坏,被我们送进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

物名单中。谁也不知道,它的未来还能走多远。

但我相信,以它低调朴实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只要人类

愿意还它一片静土,它恢复昔日种群的辉煌将指日可待。



*

樟叶槭:

设计巧妙的双翅果

Acer coriaceifolium

 

 

 

 

 

 

 

 

 

 

 

 

 

 

 

 

 

 

 

 

 

 

 

 

 

 

 

 

 

 

 

 

 

 

 

 

 

 

 

 

 

 

 

 

 

撰文
* 龚光凤
审稿专家
* 刘冰
手绘
* 李小东

 


 

 

 

 


 

 

 

 


 





樟叶槭 

Acer coriaceifolium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常绿乔木,常高 10 米,稀达 20 米;树皮淡黑褐色或淡黑灰色;叶革质,

长圆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 8-12 厘米;翅果淡黄褐色,常成被绒毛的伞房

果序;果期 7-9 月。





产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北西南部、湖南、贵州、广东北部和广西

东北部,生于海拔 300-1200 米比较潮湿的阔叶林中。

 

 

麻阳河的八九月,天气微凉,山风轻轻的穿过那郁郁葱葱的森林,

树叶沙沙作响,那是樟叶槭在向孩子们做最后的告别,因为它们的儿

女将接着风力踏上一段充满挑战而又艰辛的征途!

樟叶槭是槭属这个庞大家族的一员,而槭属 Acer 是无患子科的一

个属(旧归槭树科),有 130 多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国是槭树种类最多的国家,约有 100 种。

槭属植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的果实,是特殊的双翅果

两个一侧带翅膀的果实合生在一起,两个翅膀之间或成锐角,或成直角,

或成钝角。在果实成熟之后,果实会失去水分,变得干燥,两个翅果分离,

这样樟叶槭的果实就变得很轻盈,有山风轻轻拂过时便可以借力离开

母树,开启一段可歌可泣的征程。

那铺天盖地旋转而下的翅果,凝聚着樟叶槭的祖先们的心血,那

是它们先祖呕心沥血的不朽之作。这杰作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最终让

樟叶槭世世代代受益匪浅。八九月份,那一串串失去水分变成淡黄褐

色的双翅果,远远地看去,就像蛾子停在枝头,因而它们有了个好听

的名字——飞蛾子树。

若只是这样,那你也太小看樟叶槭祖先们的智慧了。樟叶槭的祖

先们经过数千年的尝试,不断地改进,终于将双翅果设计得非常巧妙。

每一个翅果都由沉一点的果体部分和轻一点的果翅部分组成,当翅果

随风飘落时,会像螺旋桨一样快速自旋,从而使自己在空中下落的时

间变得更长,这样,每当有横风经过的时候,就有更多的机会飘向远方,

寻找新的家园,生根发芽,延续后代。



*

香果树:

花底生叶

Emmenopterys henryi

 

 

 

 

 

 

 

 

 

 

 

 

 

 

 

 

 

 

 

 

 

 

 

 

 

 

 

 

 

 

 

1907 年,著名的英国植物猎人恩斯特·\u20136X·\u23041X尔逊将一种

奇特的花木标本带回英国后,立刻吸引了植物学家的目光。他们都惊

讶于这种植物的花果造型——众多黄绿色的小花聚集生长,形成一顶

耀眼的圆锥状花序,单看小花容貌平淡无奇,但有些小花另辟蹊径,

从底部抽出一片同样黄绿色的叶子来,为整个硕大的花序增光添彩。

到了果期,这种植物更显得独特,那片花底生叶会留驻原地,守

护着花冠里的雌蕊发育成果实,并渐变成淡红色,继续散发光彩,吸

引鸟类的注意--这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香果树。

 

 

撰文
* 陈莹婷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贵州省林业厅

 


 

 

 

 


 

 

 

 


 





香果树

Emmenopterys henryi

龙胆目    Gentianales

茜草科    Rubiaceae





落叶大乔木,高达 30 米,胸径达 1 米;树皮灰褐色,鳞片状;叶阔椭圆形、

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 6-30 厘米,宽 3.5-14.5 厘米;花芳香,花梗长约

4 毫米;花期 7-8 月,果期 8-11 月。





产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

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北部至中部,生于海拔 430-1630 米处的山谷林中。

 

 

香果树是庞大的植物家族茜草科的成员,但经过漫长而残酷的自

然选择,香果树所在的香果树属如今只剩下它一个子嗣。它是从第四

纪全球冰川灾难中顽强存活下来的孑遗物种,在麻阳河保护区主要分

布在河谷两岸,喜温和或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光照。一百多年前,当

威尔逊在中国西南部山林邂逅魁伟壮丽、寿命可达千年的香果树时,

他不禁在其著作《华西植物志》里赞叹这是中国森林中最美丽动人

的树,我国也早把它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的名单。

说起来,威尔逊真是香果树的伯乐,因为他,香果树才开始进入

植物学家的视野,并最终在学术界取得国际通用的的唯一的合法学名,

Emmenopterys henryi。香果树的属名
Emmenopterys
意思是萼裂片

变态增大、呈翼状,宿存不落,这个萼裂片便是前文提及的花底

生叶,说明这是香果树属的标志性特征。种加词 henryi 则是英语人

Henry(亨利)的拉丁化语,你兴许一下猜到,改名是为了纪念香

果树的发现者——亨利·\u23041X尔逊。可惜,你猜错了!

亨利其实是指爱尔兰植物学家奥古斯汀·\u20136X利,他在十九、

二十世纪之交的植物学界享有声誉,而且与中国的植物结缘颇深,是

中国植物走向世界的主要媒人

虽然香果树在我国的生活足迹较广,温热带多省地都有它的身影,

但它的野外种群规模其实挺小,只是零散分布各地罢了。香果树的性

成熟期来得很晚,通常至 30 岁以后才开花结果,而且种子轻小、不易

萌发。这些弱势一直威胁着香果树的生存现状,对其采取科学有效的

生物保护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

枫香树:

花和果都爱作妖

Liquidambar formosana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田琴

 


 

 

 

 


 

 

 


 





枫香树 

Liquidambar formosana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Altingiaceae





落叶乔木,高达 40 米,胸径可达 2 米,树皮灰褐色;叶薄革质,阔卵形,

掌状 3 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种子多数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





产我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北起河南、山东,东至台湾,西至四川、

云南及西藏,南至广东,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

 

 

 

从前,乡间有世上最奢侈的首饰,老奶奶们脑后盘朵发髻,簪一

只枫果,小铃铛一样的枫香蒴果又香又美又能明目。枫香名字旖旎,

确也因香得名——全树含有芳香的挥发油。贵州的布依族有种特别的

染布技艺叫枫香染,原材料之一就是枫香油,这也是枫香染与其他染

品最大的区别。枫香树有公母之分,只有母树才分泌树脂,而采集枫

香油还需要找到百年以上的老树才行。经过染料浸润的印染品古朴雅

致,在画布上延续着枫香树的馈赠。

麻阳河的枫香树数量庞大,在山崖以上的缓坡林地和耕地周围大

量生长。一些村寨周围,也常有数十株大胸径枫香树组成的小面积群落。

枫香树 4 月上旬开花,10 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成熟后开裂,被风一吹,

种子便洋洋洒洒地随风播散,在合适的地点落地生根。一只蒴果里仅

一二枚黑色带翅的可孕种子会飞,大部分不孕的种子呈黄色,无翅。

枫香树虽然不大容易被火点着,但也不适合做家具。人也就不打

枫香的主意啦。枫香树因而被无意保存下来,对黑叶猴的生存起到了

关键作用。枫香在黑叶猴家域内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中

出现的概率最大,其乔木重要值排名第一,是黑叶猴的重要食物来源。

霜叶红于二月花。枫香叶子一年里几次变色,这是花青素在作怪。

叶绿素多叶子发绿,胡萝卜素多叶子变橙,叶黄素多叶子又会是黄色。

秋天,枫树叶子的花青素开始活跃,于是你就看到了动人心魄的红叶。



*

青钱柳:

乐善好施的摇钱树

Cyclocarya paliurus

 

 

 

 

 

 

 

 

 

 

 

 

 

 

 

 

 

 

 

 

 

 

 

 

 

 

 

 

 

 

 

 

 

 

 

 

 

 

 

 

 

 

 

 

 

撰文
* 訾靖雯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李光敏

 


 

 

 

 


 

 

 

 


 





青钱柳

Cyclocarya paliurus

壳斗目    Fagales

胡桃科    Juglandaceae





乔木,高达 30 米;树皮灰色;枝条黑褐色,具灰黄色皮孔;芽密被锈

褐色盾状着生的腺体;奇数羽状复叶长约 20 厘米,具 7-9 小叶;果实扁球形;

花期 4-5 月,果期 7-9 月。





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广西、广东和云南东南部,常生长在海拔 500-2500 米的山地湿润的森林中。

 

 

柳树通常被认为具有弱柳扶风,窈窕少女之姿态,可这青钱柳是

一点都不柔弱,根苍劲有力,生的亭亭玉立且高挑自然,秉持着钱乃

身外之物的原则,孑然一身,独立于世,隐于山河之间。

青钱柳常生长在海拔 500-2500 米的山地湿润森林中,贵州麻阳河

湿润的气候自然也少不了青钱柳的青睐,只不过青钱柳个性孤傲,宛

如世外高人,在麻阳河的原始森林中,鲜见看见它的身影。青钱柳的

果实为坚果状,扁球形,似铜钱,细长的果梗有十几个圆盘从中心串

起来,似串串铜钱,挂在枝头随风摇曳,叮当作响,妙趣横生。因此,

人们将它视为财富的象征称之为摇钱树,希望栽上它后大富大贵。也

有古人讲青钱柳为爱情树,因青钱柳树杆通直,如有树杆在两米

处生出分支并繁茂生长,则为连理枝。此外,青钱柳也是春华秋实之树,

是收获的象征。

为了在 500-2500 米的山地森林中求得生存,青钱柳必须努力向上

汲取阳光。在风化的岩层下,青钱柳紧紧攀附吸取营养。在乔木丛中,

青钱柳的幼苗学会了耐阴耐旱。

青钱柳更像是一名能屈能伸的君子,不为满身金钱所束缚,任由

它随风飘散,广施天下。它不惧怕任何凶狠的打压,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飘摇如风地在各个艰苦世纪之中,依然挂着细碎的铜钱自由自在,

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秉承着自由的基石,摇出真正的福颐。



*

黄荆:

黑叶猴最喜欢

Vitex negundo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冰

 


 

 

 

 


 

 

 

 


 





黄荆

Vitex negundo

唇形目    Lamiales

唇形科    Labiatae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密生灰白色绒毛;掌状复叶,小叶 5,少有 3

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 10-27 厘米,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绒毛;

花期 4-6 月,果期 7-10 月。





主要产长江以南各省,北达秦岭淮河,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

 

 

 

千年锯不得板,万年架不得桥。这话是用来嘲笑黄荆的。是啊,

黄荆是灌木至小乔木,命贱,到处有,荒山荒坡,房前屋后,田边地头,

耐干旱耐贫瘠,好种好活。人便生出许多轻蔑。

其实,单就作为中药材来说,黄荆全身是宝。不止如此,在农村,

生火做饭离不开黄荆,保土造林离不开黄荆,编筐织篓更是离不开黄荆。

除了是上等蜜源植物外,黄荆还能被制成乐器或盆景。

在麻阳河保护区黑叶猴的家域内,黄荆的灌木重要值排名第一,

是优势植物,也是黑叶猴的重要食物来源。不只黑叶猴,人也用黄荆

叶子作为药和食物,就连它的果、茎、花也都能做茶饮。

有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叫生物岩溶学,研究生物通过新陈代

谢改变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形成生物微环境,作用于碳酸盐岩,

进而在地球表层带形成一个复杂岩溶生态系统的过程。

重点来啦,黄荆是岩溶地区的典型植物,其叶片里的高活性碳酸

酐酶有助于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促进光合作用运转,从容应

对岩溶环境中高浓度的镁离子、钙离子、锌离子、锰离子、铜离子等

金属离子的胁迫,因此,黄荆对麻阳河的喀斯特生境有着较强的适应

能力。水分充足时,黄荆根系中的碳酸酐酶能加速石灰岩的溶解,在

参与岩溶土壤的制造上有重要生态作用。



*

杜鹃兰:

娇气的大家闺秀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撰文
* 田文红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杜鹃兰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Orchidaceae





假鳞茎卵球形或近球形,长 1.5-3 厘米,直径 1-3 厘米,有关节,外被

撕裂成纤维状的残存鞘;叶通常 1 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狭椭圆形、近椭圆

形或倒披针状狭椭圆形;花期 5-6 月,果期 9-12 月。





产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

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

生于林下湿地或沟边湿地上,海拔 500-2900 米。

 

作为中国四君子之一的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孔子

是最早赋予兰花人文精神的人,感叹兰当为王者香。后代诗人也

多有歌颂兰花的诗词。人们总把兰花的高洁与人格联系起来。杜鹃兰

作为兰花的一种,自然也继承了兰花应有的特点。但是今天我们不去

细品兰花的高洁情操,而是用与以往不同的眼光去看这娇气的杜鹃兰。

杜鹃兰多生长在海拔 500-2900 米的林区,在麻阳河保护区,洪渡

河边的山脊或者缓坡上,偶尔能一睹它的身影。杜鹃兰的生活习性与

兰花相似,喜湿喜阴,如果阳光直射,温度高了,它的叶子会被晒伤

或者变得枯焦。所以,透水性和保水性极好的倾斜山坡和林荫草丛等

生境是它们最好的温床。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杜鹃兰的生长,此

时它会进入休眠来应对极端环境。除了温度和排水保湿,它还必须生

长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者微酸性含铁质的土壤。杜鹃兰就像一

个娇气的小女孩,要被大自然细心呵护才能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杜鹃兰身姿娇美,自带芳香。它形近球体,有关节,叶子形似椭圆,

相对一般常见的花的叶子茎来说比较大。花期绽放出 5-22 朵花,花开

在一列,略微下垂,并不完全盛开,不时溢出淡淡芬香。花瓣倒披针

形或狭披针形,向基部收狭成狭线形,先端渐尖;唇瓣与花瓣近等长,

线形,优美得如同古典美人的裙摆。

娇气的杜鹃兰对环境太过于挑剔,所以它的繁殖速度并不快。因此,

杜鹃兰才需要大家去珍爱,正是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爱此王者香,

著花秀中庭



*

慈竹:

爱与温柔

Bambusa emeiensis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慈竹

Bambusa emeiensis

禾本目    Graminales

禾本科    Gramineae





竿高 5-10 米,梢端细长作弧形向外弯曲或幼时下垂如钓丝状,全竿共

30 节左右;节间圆筒形,长 15-30 厘米,径粗 3-6 厘米;笋期 6-9 月或自 12

月至翌年 3 月,花期多在 7-9 月,但可持续数月之久。





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慈竹是竹,又叫义竹,中国西南多见,麻阳河保护区也有。丛生,

高大,筒长,叶葱茏。竹中代表。因其柔韧,几乎能在工匠手中变作

一切日常家居用品。

慈竹有 20-30 节,8-13 米高,寿命达 9 年。1 年为幼竹,2-3

为壮竹,4-5 年为老竹。一丛几十竿,有时上百竿。新竹旧竹密结,

有高有低,有老有小,相亲相爱的样子。秆茎 6 个节中只有一个节上

有笋子长出,地下部分簇在一起,只向里发。

慈竹友爱。壮竹、老竹能用来编晒粮食的晒垫和养蚕用的蚕钵,

编床垫时加上谷草铺木板床又软又暖。中国西南的人都受过慈竹的恩

惠,当年的布鞋,鞋面鞋底都是布,鞋底沾水就湿,女人们纳鞋底时

夹一层慈竹的笋壳在中间,就能防水。

慈竹温柔。竹竿劈篾编结竹器,竹篮
、竹筛
、竹篓、竹筐、竹席

和桌椅。慈竹用作绞口尤佳,就是给各种竹器锁边。一方面防毛边伤手,

一方面可使竹器耐用。慈竹顶梢细长作弧形下垂,像母亲慈爱地望向

孩子。

慈竹还是舀纸的主要原料,可惜这种传统手艺少见了。

慈竹隐忍,不像其他竹类霸道得四处乱窜。慈竹小心翼翼在尽量

小的范围内生长,而在麻阳河,慈竹大多长在河边和村寨附近。大的

慈竹丛,占地不过一二十平米,成一兜或一笼。

慈竹如同母亲。母亲是慈,给一切众生安乐亦是慈。



*

腺萼马银花:

向昆虫指示花蜜位置

Rhododendron bachii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腺萼马银花

Rhododendron bachii

杜鹃花目    Ericales

杜鹃花科    Ericaceae





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 2-3 米;小枝灰褐色,被短柔毛和稀疏的腺头刚毛;

叶散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 3-5.5 厘米,宽 1.5-2.5 厘米;花芽圆锥形,

鳞片长圆状倒卵形;花期 4-5 月,果期 6-10 月。





产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常生于

海拔 600-1600 米的疏林内。

 

 

杜鹃花是极为多样的一类木本植物,全世界大约有近 1000 种,中

国的西南和华南地区是杜鹃花种类最为多样的分布中心,马银花则是

大家耳熟能详的杜鹃花当中的一类。杜鹃花有着显著而美丽的花朵,

不同种类间的颜色变化极为丰富,大小也不一样。最小的杜鹃开放时

仅有硬币大小,而其他种类的花朵则普遍张扬开朗,有着难驯的野性。

腺萼马银花的身姿就是这样。淡紫或者浅粉色的花冠有五个裂片,

由于分裂属于深裂,外观上已经接近五个花瓣。这些花瓣看起来

似乎一模一样,术语上管这种情况叫辐射对称。但再仔细观察,

其实花瓣的细节有明显的不同,花的姿态也并非可以随意扭转。腺萼

马银花的上方三片花瓣裂片带有深红色的斑点,实际上是示蜜斑,起

到向昆虫指示花蜜位置的作用,裂片上还有一些柔毛;而下方另外两

片则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还有雄蕊,5 枚雄蕊在杜鹃花中已经是数量

最少、最简单的类型,它们长短不一,不能互相替换,而是同样从下

向上弯曲。这并不是辐射对称的特征,在不同的杜鹃当中略有差别,

但基本都是为了方便昆虫找到花蜜,传播花粉。

腺萼马银花中的腺萼两字,是指它的萼片上密被腺毛。腺毛

对植物而言不仅仅是起到装饰的作用。有些腺毛作为分泌腺,分泌的

汁液可以吸引昆虫前来访花;有些腺毛则起着保护作用,汁液粘稠的

腺毛能阻止蚂蚁这一类的小型昆虫访问它的花朵。如果对蚂蚁不加阻

止,它们轻易就能钻到杜鹃花生产花蜜的腺体附近,把作为传粉报酬

的花蜜搬运一空。

想要亲密接触腺萼马银花,麻阳河新景镇瑞石村是个不错的选择。



*

樟:

身怀异香

Cinnamomum camphora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军

 


 

 

 

 


 

 

 

 


 






Cinnamomum camphora

樟目     Laurales

樟科    Lauraceae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 30 米,直径可达 3 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

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 6-12

厘米,宽 2.5-5.5 厘米。花期 4-5 月,果期 8-11 月。





产南方及西南各省区。常生于山坡或沟谷中。

 

 

 

樟树是南方极为常见的树种,在麻阳河保护区分布极广,无论是

渺远静谧的森林或是喧嚣熙攘的路边,这高大的树,四季都是郁郁葱

葱的翠色。

樟树的叶片颇容易辨识。主脉从叶柄伸出不久,左右各伸出一支

粗壮的侧脉,像是三叉戟的模样,交汇的角落还有突起,那是背面的

腺窝。有时候其他的侧脉也会在同主脉交汇的地方产生腺窝。

樟树有着细小但精致的花朵。花被鹅黄,雄蕊也不显得艳丽,花

药如同小猫伸出的爪子,有一点过于纤巧,只带来细碎的感受。相比

樟树本身带有的气味,它的花朵倒是少了浓香,只能依靠花朵最内侧

退化雄蕊上的蜜腺,通过花蜜吸引各种蜂类前来传粉。

等到花朵凋零,光景也渐入盛夏。直到秋天,樟树的果实才逐渐

胀大,从一开始掩藏得不露痕迹的绿色,转变为紫黑色泽。如果是作

为行道树,大量成熟的樟果掉落在地面,很容易被行人踏过碾碎,散

发出不算太浓烈但仍然清晰的樟脑味道。踩踏果子时轻微爆裂的质感,

带着纵裂沟壑的树皮,柔韧得经常会在春天发红的树叶,这些大概是

我在儿时对樟树最为清晰的记忆。

樟树又称香樟,这一名称正是在形容它的叶片、果实和折断

的枝条所散发出来的味道。这种香味主要来源于樟脑,这种天然的分

泌物有着良好的驱虫效果,让樟树在充满各种昆虫的野外也能很好地

生存,不被各种昆虫蛀食。

樟树的树皮粗糙皴裂,这些沟壑也成为容纳附生植物的合适场所。

各种附生的蕨类和兰花很容易就在树皮的缝隙当中生根,粗糙的质感

又让暴露在空气中的根系得以紧密附着。等到合适的时节,附生植物

花朵盛开,苍老的樟树就成了森林里的空中花园。



*

厚叶蛛毛苣苔:

叶子穿着羽绒服

Paraboea crassifolia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厚叶蛛毛苣苔

Paraboea crassifolia



    Lamiales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柱形,长 0.5-1.5 厘米,直径 5-9 毫米,具多数

须根。叶全部基生,近无柄;叶片厚而肉质,狭倒卵形,倒卵状匙形,长 3.5-9

厘米,宽 1.5-3.2 厘米。花期 6-7 月。





产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及贵州;生于山地石崖上,海拔 700 米左右。

 

 

 

绝大多数的苦苣苔都有出尘脱俗的绝美花朵。许多时候,只有当

你历尽辛苦来到荒野,才有机会在贫瘠到难以想象的生存环境中,看

到它们的身影。厚叶蛛毛苣苔生长在山地的石崖上,长年累月的演化,

已经使得贫瘠陡峭的崖壁不再是它们生存的负担,而是一种生存的必

需条件。在这些石崖之上,每到盛夏的六七月,都能见到苦苣苔开放

的紫色小花。花瓣形态也很特别,不像普通花朵对称的五角星那样,

而是成为一个个张开怀抱的紫衣双头小人。花朵内部的颜色渐浅,花

蕊弯曲,颜色金黄。密集的小花开满了抽出的几个花葶,密集而不拥挤,

风情万种。

厚叶蛛毛苣苔当中的蛛毛,是指这种苦苣苔在幼嫩时,

以及它叶子的上表面,都有非常纤细的毛,与蜘蛛丝的外观类似。这

蛛毛与它身上其他的毛一起,起到了维持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

作用。

苦苣苔常常生活于远离人烟的地方,在像麻阳河河谷两岸这种人

迹罕至的贫瘠陡峭崖壁上,厚叶蛛毛苣苔才能无忧地绽放自己的美丽。

石灰岩、高温或者低温、大温差、低光照,还有或偏酸或偏碱的

pH 值,诸如此类的苛刻条件,是这一类花儿适应漫长时光之后延续的

习惯。这些各不相同的适应组合决定了它们的血脉,也决定了它们充

满了桀骜和傲娇。苦苣苔家族中的很多成员都无法被豢养,有时候当

人们真正开始认识某一种苦苣苔,才发现它们已经无家可归,甚至也

找不到可以回归的生境。

有太多的苦苣苔类群正面临非常严峻的生存状况,极危

境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比比皆是。要想保护它们,不可能仅仅依赖

移植和栽培,而是必须珍惜它们存留不多的栖息地。



*

栓皮栎:

扩大种群离不开松鼠

Quercus variabilis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冰

 


 

 

 

 


 

 

 

 


 





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壳斗目    Fagales

壳斗科    Fagaceae





落叶乔木,高达 30 米,胸径达 1 米以上,树皮黑褐色,深纵裂,木栓

层发达;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 8-15 厘米,宽 2-6 厘米;花期 3-4

月,果期翌年 9-10 月。





产辽宁、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华北地区通常生于海拔 800 米以下的阳坡,西南地区可达海拔 2000-3000 米。

 

 

栓皮栎的名称来源于发达的木栓层,木栓也就是软木塞里的软木。

对于栓皮栎本身而言,木栓层可防水、保温,弹性优良,保护树干耐

受风吹雨打。

栓皮栎是壳斗科的大树。这个类群之所以名为壳斗科,源于

它们的果实外面都有一个能包住坚果、接近漏斗形状的硬壳。栓皮栎

的壳斗形状很有特点,并不是简单的漏斗状或者杯状,而是像一只小

刺猬。每一根刺是由一个小苞片形成,稍微有一些弯曲,并不怎么扎

手。壳斗里面包裹的是一枚坚果,果实内的种子富含淀粉和各种营养,

为发芽的小苗提供最初的营养。

壳斗科植物的花属于葇荑花序。栓皮栎柔软下垂的雄性花序在花

序轴上长满小小的雄花,这些花儿并不靠香味、颜色或者是花蜜招揽

昆虫,它们的花粉比虫媒花的花粉要轻上许多,仅依靠风的力量就可

以四散开来,寻找落脚的柱头,每年的春天都是如此。雌花完成授粉

之后,要到第二年的秋季才能成熟。

栓皮栎主要分布于麻阳河保护区的贵阳坝一带,是麻阳河保护区

最常见的乔木树种之一,它与十分出名的橡树同属栎属,所以果实也

算一种橡子,是松鼠等啮齿类小动物的主要食粮。秋季,成熟的坚果

挂满枝头,栓皮栎也就成为它们丰收的农场。松鼠会在冬天到来之前

在自己的洞穴当中囤积大量的过冬粮食,最为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

坚果,橡子、松果等等都有。本能驱使它们每年都收集远远多于自己

食量所需的果实,但它们的有时候忘性很大,囤积了却忘记吃掉,于

松鼠癖就成为囤积病的代名词。这些剩下没被吃掉的坚果无意

间被搬运到比坠落到树下更为遥远的地点,栓皮栎就依靠这种方式,

扩大了自己的种群。



*

领春木:

备好花粉等春风

Euptelea pleiosperma

 

 

 

 

 

 

 

 

 

 

 

 

 

 

 

 

 

 

 

 

 

 

 

 

 

 

 

 

春天是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季节。但我们往往是当大地上涌现

绚丽夺目的花朵,才意识到春天已经降临。殊不知,早有一批花容另

类的急性子迎风绽放了。它们便是朴素低调、特立独行的风媒花,

例如山野最早开花的树种之一——领春木。

领春木一名流露了一股引领春天的气概。作为典型的借风传

粉的植物,领春木的花要比同期绽放的桃花、樱花简单,简单到花瓣、

萼片完全消失,只留下雄蕊——一根细细的半透明花丝吊挂着长长的

红色花药,悬垂在枝条上,等候春风的访问。雌蕊则隐藏在雄蕊的基部,

更不起眼。

领春木没有花蜜,自然无法讨得蜜蜂、蝴蝶等昆虫的芳心,但领

 

 

撰文
* 陈莹婷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杨成华

 


 

 

 

 


 

 

 

 


 





领春木

Euptelea pleiosperma



    Ranales

领春木科    Eupteleaceae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 2-15 米;树皮紫黑色或棕灰色;小枝无毛,紫

黑色或灰色;芽卵形,鳞片深褐色,光亮;叶纸质,卵形或近圆形,长 5-14

厘米,宽 3-9 厘米;花期 4-5 月,果期 7-8 月。





产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生在溪边杂木林中,海拔 900-3600 米。

 

 

春木可以把其他花用于装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制造雌雄蕊上,因

此它的枝条上挂满了数不尽的花,当免费又高能的风使者吹过,

数不清的花粉就能轻松传播开去。又因为这时大多数植物还未发芽,

少了叶子的阻隔,风能把领春木的花粉散播得更远。受粉后,领春木

的雄蕊渐渐凋落,而微小的雌蕊则开始慢慢长大,7-8 月间,会有数

不清的小斧头模样的果实成熟。领春木的成熟果实扁扁的,没有多少

果肉,无法引起动物的兴趣,却可以轻松地借助溪流传播。因此在山

野中,领春木往往会沿着溪流形成一个个零星的分布点,在麻阳河新

景镇瑞石村天井组就有它们靓丽的身影。

不知是这一生存策略的成功,还是领春木本身过于幸运,它几乎

是原封不动的从恐龙时代走到了今天,艰难地熬过了那次毁灭性的撞

击所引起的气候剧变期,也在人类不断开拓荒野的活动中幸存了下来,

而且依然分布广泛,我国的安徽、河南、湖北、浙江等 14 个省区,以

及不丹、印度等地都可见到它的身影。而它的近亲则几乎全部消失在

了历史长河中。因此,它和银杏、珙桐等植物一样,被人们赋予了

遗植物这一称呼。



*

南五味子 :

夜里开花散香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走在麻阳河、洪渡河沟谷两岸林子里,不经意间看见南五味子攀

爬着树枝,它的果实像葡萄一样,让人垂涎欲滴,当地人俗称它秤砣子。

提起五味子或者南五味子,总是免不了讨论名称里五味的由来。

据传五味子或者南五味子的果实嚼碎时,就能尝到酸甜苦辣咸这五种

味道。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果肉酸甜可口,种子辛

辣苦涩,各个部分一起咀嚼,又有咸的回味,也确实是五味俱全了。

南五味子是藤本植物,并不直立在丛林之中,而是借助其他的树

木的枝干向上攀爬。这样做节省了很多材料和能量,不需要粗大的树干,

南五味子也可以在郁闭的树林中爬到更高的地方,获取更靠近顶层的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军

 


 

 

 

 


 

 

 

 


 





南五味子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木兰藤目    Austrobaileyales

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藤本,各部无毛;叶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 5-13

厘米,宽 2-6 厘米;花单生于叶腋;小浆果倒卵圆形,长 8-14 毫米,外果皮

薄革质,干时显出种子;花期 6-9 月,果期 9-12 月。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云南,生于海拔 1000 米以下的山坡、林中。

 

 

阳光。

南五味子搭的便车不仅仅是这一辆。用花的香味、蜜的甜美来吸

引昆虫帮助传粉,在森林里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许多植物都靠这一

种办法来传承生命。但总有一些物种会借助某些奇妙的方式,试图不

劳而获,不需要付出太多额外的代价就达到自己的目的。

南五味子的花总是在夜里开放,黑夜里艳丽的颜色不起作用,所

以它的花朵并不夺目,而是平淡的素色。它也并不分泌花蜜,仅仅凭

借香气,就能吸引目标昆虫——松脂瘿蚊前来访问。这种瘿蚊由于幼

虫寄生在松树分泌的松脂当中而得名,它们循香而来,访问雄花和雌花,

在花中产卵的同时为南五味子传播了花粉。

瘿蚊的幼虫很快孵化,咀嚼花朵的表层,花朵受伤产生的分泌物

成为幼虫的食物。这分泌物同南五味子花香中的化学物质也都是松脂

油的主要成分,也难怪南五味子可以吸引到松脂瘿蚊了。瘿蚊幼虫把

南五味子的花朵当成农场,自己生产食物,而它们的父母则替五

味子完成传粉。就这样,南五味子并不借助花蜜,而是以另外的方式

与传粉昆虫互惠共存。



*

刺楸:

穿刺盔甲的直男

Kalopanax septemlobus

 

 

 

 

 

 

 

 

 

 

 

 

 

 

 

 

 

 

 

 

 

 

 

 

 

 

 

 

 

 

 

 

 

 

 

 

 

 

 

 

 

 

 

 

 

撰文
* 龙蝶蝶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徐晔春

 


 

 

 

 


 

 

 

 


 





刺楸

Kalopanax septemlobus

伞形目    Umbelliflorae

五加科    Araliaceae





落叶乔木,高约 10 米,最高可达 30 米,胸径达 70 厘米以上;小枝淡

黄棕色或灰棕色,散生粗刺;叶片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果实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蓝黑色;花期 7-10 月,果期 9-12 月。





分布广,北自东北起,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西自四川西部,东至海

滨的广大区域内均有分布,多生于阳性森林、灌木林中和林缘,水湿丰富、

腐植质较多的密林。

 

烈日炎炎的夏天,知了伏在树干上大声的控诉着这闷热的天气,

动物们大多都会选择在阴凉的地方避暑,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

但是在麻阳河保护区的山地丘陵中,有一种树木让人望而生畏--刺

楸。

刺楸又名鸟不宿,听名字便知道是个狠角色了。此树通直挺

拔,满身的硬刺能很好的防止动物与人类攀爬损坏,在诸多树木中独

树一帜。刺楸为有毒植物,其树叶、树皮与心材中含有一种皂甙,具

有杀虫的作用,使得蚊虫不敢接近。刺楸的叶片呈掌状,它的花期大

概在 7-10 月,花开之时,犹如烟花绽放,实不符钢铁直男的形象,

待到秋季种子成熟之后,落入土里,便进入了休眠,时间可长达半年,

待到来年春天的时候,厚积薄发,便开始了一段新的生命历程。

刺楸分布较广,北至东北,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西至四川西部,

东至海滨均有分布。对环境土壤的要求不高,喜阳光,多生于向阳山坡,

水湿丰富、腐植质较多的密林,不过在岩质山地也能生长,耐阴又耐寒,

可见刺楸不仅外观上如此刚硬,性格更是不拘小节。

爱美之心,万物皆有。可偏偏刺楸不与别的树木争奇斗艳,烟花

状的花朵算是他最后的一点小心机。假设你走在林间,远远看见一颗

树,高大挺拔枝叶茂盛,山间的风拂过树叶,它似扬着手招呼你过去,

你走近想靠着小憩会儿,却看见如癞蛤蟆皮肤般的树干,心里嫌弃于

是转身就走了,刺楸倒乐得自在,闲云野鹤悠哉悠哉!



*

麻栗坡兜兰:

美丽兜子却是陷阱

Paphiopedilum malipoense

 

 

 

 

 

 

 

 

 

 

 

 

 

 

 

 

 

 

 

 

 

 

 

 

 

 

 

 

 

每一种兜兰都是绝美的自然奇迹,花形独特,花朵硕大,是兰花

当中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群体。而麻栗坡兜兰,就是这所有的兜兰奇迹

当中,最接近祖籍地的一类精灵。

在花瓣有兜的兰花当中,杓兰和兜兰最为出名。这两类兰花同属

于杓兰亚科,是唇瓣高度适应昆虫传粉而形成囊状结构的类群。杓兰

的属名是
Cypripedium
,英文名为
lady’s slipper orchid
,意思都是女士

的拖鞋,因其唇瓣外形类似拖鞋而有此称谓。兜兰的唇瓣外形与其

类似,因为叶片的一些特征以及果期花朵是否掉落,而与杓兰相互区别。

杓兰的分布地域比兜兰更为靠北,东北地区也有杓兰分布;而兜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罗毅波

 


 

 

 

 


 

 

 

 


 





麻栗坡兜兰

Paphiopedilum malipoense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Orchidaceae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根状茎粗 2-3 毫米,有少数稍肉质而被毛的纤维根。

叶基生,二列,7-8 枚;叶片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 10-23 厘米,宽 2.5-4 厘米;

花期 12 月至次年 3 月。





产广西西部、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 1100-1600 米的石灰

岩山坡林下多石处或积土岩壁上。

 

 

兰则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麻栗坡兜兰在麻阳河国家级保护区很

稀罕,零星地分布在新景镇长依村等地。

兜兰和杓兰的唇瓣长成小囊的样子。对于某些兜兰和杓兰,这样

的小囊里面有花蜜,用来跟访问的昆虫做交易。有的种类里并没有花蜜,

当传粉的蜂类因为花香和颜色赶来,钻进囊状的唇瓣后,这才发现自

己被困在里面,于是挣扎而出,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欺骗着完成了传播

花粉的任务。

麻栗坡兜兰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兜兰。它的花朵外观有一些特征很

接近杓兰,但叶片和果期的特征又与兜兰这类相符合。学者将它认定

为兜兰与杓兰之间的中间类型。而在麻栗坡兜兰的分布地点附近,并

没有杓兰的分布,说明它并不是这两类不同兰花的杂交后代。实际上,

麻栗坡兜兰正是兜兰起源的一个标志,杓兰和兜兰的共同祖先在演化

的路上分道扬镳:一支走向北方,演化成今天的杓兰类群;另一支则

从横断山脉地区向南方扩散,演化成为分布在亚洲热带和太平洋岛屿

的各种兜兰。而经过漫长的时光,麻栗坡兜兰仍然保留了演化最初的

模样,静静地开放。



*

云南石仙桃:

附生在高处的石壁上

Pholidota yunnanensis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云南石仙桃

Pholidota yunnanensis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Orchidaceae





根状茎匍匐、分枝,粗 4-6 毫米,密被箨状鞘,通常相距 1-3 厘米生假

鳞茎;叶披针形,坚纸质,长 6-15 厘米,宽 7-18 毫米;蒴果倒卵状椭圆形,

3 棱;花期 5 月,果期 9-10 月。





产广西、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东北部至南部、贵州和云南东南部。

生于林中或山谷旁的树上或岩石上,海拔 1200-1700 米。

 

 

石头上的仙桃果上叶,是对一类经常附生在石头上、

拥有肥厚假鳞茎的兰花的描述。各种石仙桃的假鳞茎往往是卵形或者

圆筒状,所以仙桃的名称并不源自其外形。这一类兰花的假鳞茎

是一味中草药,仙桃的名称很可能与此有关。

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这种石仙桃的分布。它们大

多长在河岸悬崖上的潮湿林下或者石壁上,附生兰生根发芽,长出具

有皮层的根系,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也吸收了顺着石缝、树皮流下的

雨水带来的各种养分。它们的根系不一定需要肥沃的泥土,石壁上一

点青苔或者地衣,石缝里留下的一点枯枝落叶,皲裂的树皮当中留下

的空间,就足够它们容纳根系,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热带或者亚热带的森林里,植被茂密,充足的光照也被一层层的

植被各取所需地利用起来。如果能够有办法长得更高,获取更加靠近

顶层的阳光,那么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就会比待在昏暗的林地底层要

高上许多。这并不是说最底层就没有办法生活;不同的植物在漫长的

时光当中早就做出改变,找到了各自的生活方式。附生的云南石仙桃

放弃了地面稳定的土壤,得到的是更加高处的阳光,肥厚的假鳞茎能

够贮存雨季时丰富的水分,也不断积累和储藏营养,为开花做好准备。

等到五月,春暖花开的时节里,云南石仙桃也来凑热闹。长而下

垂的花序一左一右挂着两排花朵,不算硕大,小巧精致,花瓣白色或

者淡肉色,花蕊金黄,像是石头或是树上下垂的一串风铃。



*

木樨:

你为什么那么香

Osmanthus fragrans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徐晔春

 


 

 

 

 


 

 

 

 


 





木樨

Osmanthus fragrans

唇形目    Lamiales

木樨科    Oleaceae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 3-5 米,最高可达 18 米;树皮灰褐色。叶片革质,

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果歪斜,椭圆形,长 1-1.5 厘米,呈紫黑色;

花期 9-10 月上旬,果期翌年 3 月。





原产我国西南部。

 

 

 

木樨的名字好生文艺,叫桂花却略显土气。可木樨就是桂花哦。

桂花有什么特点呢?香。花香是因为花朵中有许多微小的香味工

“——油细胞,香味工厂生产芳香油,芳香油中含有几百种挥发性

化合物,散发到空气中成了诱人的花香。为什么这么香呢?勾引蜂蝶

传粉,基因表达而已。另一重意思是自我保护,对食草生物有防御作用,

香得你们下不了嘴。

麻阳河保护区的溪沟边,常能见到桂花树。每到金秋时节,这些

桂花散发的阵阵香气立刻就秒杀了周围的其他花香。桂花的芳香体远

比其他的花发达,目前仅鉴定出的主要香气成分就有 60 多种。桂花在

阴雨天里特别香,这与空气湿度有关,空气中的水份越大花气越香。

桂花之名来源于叶脉形状,侧脉近于平行,与中脉直角相连,形

如圭字,加木为桂。桂花在中国植物志的正名是木,科属名也是木

因木纹理如

桂花总是和犯错的人在一起。比如吴刚,被罚斧头劈桂树,可惜

斧头一拔出来,桂树马上就长好。比如偷吃灵药的嫦娥,碧海青天夜

夜心。在江南,无桂不秋。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

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桂花只是在用香味告诉蜂蝶,来啊,我在这里。



*

忍冬:

毒不侵身

Lonicera japonica

 

 

 

 

 

 

 

 

 

 

 

 

 

 

 

 

 

 

 

 

 

 

 

 

 

 

 

 

 

 

 

 

 

 

 

 

 

 

 

 

 

 

 

 

 

撰文
* 陈新兰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川续断目    Dipsacales



    Caprifoliaceae





半常绿藤本;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

柔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果实圆形,直径 6-7 毫米,熟时蓝黑色;

花期 4-6 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 10-11 月。





除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无自然生长外,全

国各省均有分布。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

海拔最高达 1500 米。

 

霜雪却不妨,忍冬共经腊,忍冬如其名字般有较强的耐寒力,

而它的另外一个名字——金银花,更能凸显其高贵淡雅的品质。这花

亦是别致,花瓣二唇形 , 通常两朵对生 , 先后开放。花初开时呈白色 ,

随后转为黄色。故通常看到的都是两朵一黄一白对生 , 故名金银花。

金银双生,恰似情侣。

虽然忍冬不是瘾君子,但若其不幸生长在满是毒物的土地,

尤其是受镉污染的土地,它也能安之若素,将其吸入自己的体内,即

使镉有很强的致癌性,也不能伤害忍冬分毫。虽然这个本领并非忍冬

独有,但其能力比一般植物要强 100 倍以上,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为什么忍冬能有这般吸毒能力呢?这要得益于它体内的保护

酶系统,能大大降低毒物对自身的侵害。除此之外,忍冬对土地也是

一点儿都不挑。贵州是亚热带的喀斯特地貌,人们说:地表水贵如油,

地下水滚滚流,在这样一个地表水缺乏却满是石灰岩的土地,忍冬

一点儿也不嫌弃,它总能入乡随俗,在麻阳河保护区内更是随处可见

它们的身影,一点没有认生的模样。

从西部向东部、从北部向南部、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忍冬的种类

出现了从灌木向藤本,从落叶向常绿的过渡。忍冬还不忘回报养育它

的土地,有它们在,土地便不容易沙化。

林蕉间展琉璃叶,野蔓竞发金银花,忍冬强大的根系尽最大

的努力适应每一寸土地,片麻岩、石灰岩、角砾岩都不在话下,即便

吸收毒物也能自愈。忍冬可谓是颜值在线,实力亦不容小觑!



*

楠木:

韬光养晦

Phoebe zhennan

 

 

 

 

 

 

 

 

 

 

 

 

 

 

 

 

 

 

 

 

 

 

 

 

 

 

 

 

 

 

 

 

 

 

 

 

 

 

 

 

 

 

 

 

 

撰文
* 刘艳丽
审阅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安明态

 


 

 

 

 


 

 

 

 


 





楠木

Phoebe zhennan

樟目    Laurales

樟科    Lauraceae





大乔木,高达 30 余米,树干通直;芽鳞被灰黄色贴伏长毛;叶椭圆形,

少为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 7-11 厘米,宽 2.5-4 厘米。果椭圆形,长 1.1-1.

4 厘米,直径 6-7 毫米;花期 4-5 月,果期 9-10 月。





产湖北西部、贵州西北部及四川,多见于海拔 1500 米以下的阔叶林中。

 

 

 

长久以来,楠木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很高的地位。字由

组成,木主仁义,顺应天道,南方寓意太阳的极尊之位,木

中之南的楠木就成为中国文化中与天感应的祭祀礼器。在北京故

宫,只有祭祀专用的太和殿才配用楠木做柱,可见楠木的珍贵与难得。

在麻阳河保护区的关口、交坝镇、麻青村、新景镇瑞石村村寨周围也

能见到这种珍贵的树木。

在自然界中,楠木拥有极高的品质,与平时我们见到的各种贫瘠

生境中迅速生长的先锋树种不同,楠木是亚热带气候下森林演替的顶

级树种,是森林中最后出场的王。

幼年的楠木韬光养晦,默默无闻,森林中的其他树种一年能长 1

米多高,8 年就可以长大成材,而楠木一年只长几厘米至十几厘米,

它在树林的地上一点一点凝聚力量,只能得到很少阳光。但这正是楠

木的生存之道。它采用的是植物界的“K”对策,即生长慢、寿命长,

在林间孱弱生长,过几十年后,楠木才发力迅速长高。一旦楠

木发力,森林中的桦木科植物如桤木、鹅耳枥根本无法与它竞争。麻

阳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的古老身影浓缩了一段忍辱负重最

后称霸天下的故事。

每年 4 月,楠木开出 3 毫米的小花,36 朵凑成伞状花序,风吹

来的时候,花粉随风飘散,远看就像一场倏忽而至的薄雾。薄雾饱含

了楠木的希望。910 月,楠木的种子成熟了,椭球形,黄豆大小,掉

落到地上,在土层中沉沉睡去。楠木的种子有休眠特性,种子萌发需

要等好几年的时间。而等种子萌发后,又将是一个新的故事。



*

铁皮石斛:

神奇的气生根

Dendrobium officinale

 

 

 

 

 

 

 

 

 

 

 

 

 

 

 

 

 

 

 

 

 

 

 

 

 

 

 

 

 

 

 

 

 

 

 

 

 

 

 

 

 

 

 

 

 

撰文
* 史军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刘冰

 


 

 

 

 


 

 

 

 


 





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Orchidaceae





茎直立,圆柱形,长 9-35 厘米,粗 2-4 毫米,不分枝,具多节,节间

1.3-1.7 厘米,常在中部以上互生 3-5 枚叶;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

花期 3-6 月。





产安徽西南部、浙江东部、福建西部、广西西北部、四川、云南东南部,

贵州部分地区,生于海拔达 1600 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

 

 

在大家通常的印象之中,花草都要扎根于沃土才能茁壮成长,但

有些植物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远离土壤生存。铁皮石斛就是

这样一类植物。

作为石斛家族的成员,铁皮石斛与其他 1000 多个物种兄弟,附生

在树干和石壁之上。在森林里,各种石斛会把枯槁的树干装扮成名副

其实的空中花园。那些或紫、或黄、或红的花朵显得异常醒目。但这

可不是让人欣赏的,而是为了吸引昆虫帮它们传播花粉的招牌。附生

在石壁或者树干之上,为石斛家族带来了很多好处,这样更容易吸引

传播花粉的昆虫,也更容易散播种子,比乱糟糟的趴在地面强得多。

在洪渡河、麻阳河和兰子河主干道支流的悬崖的树干或岩石上,

一簇簇开着或紫、或黄、或红的花朵从藤蔓垂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得益于铁皮石斛发达的气生根,它们能源源不断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也吸收石缝、树皮中的养分,并茁壮生长,光彩熠熠。

有意思的是,石斛特别是铁皮石斛很早就被我国注意到了,只是

请它们去的地方不是花园苗圃,而是药铺。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在

广告宣传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市场对药用石斛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利

益驱动下的滥采滥挖对野生铁皮石斛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

不过,随着组织培养技术和模拟野生栽培技术的发展,一大批人

工种植的铁皮石斛正在进入市场,为解决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

提供了新的契机。



*

小花木荷:

植物斗火者

Schima parviflora

 

 

 

 

 

 

 

 

 

 

 

 

 

 

 

 

 

 

 

 

 

 

 

 

 

 

 

 

 

兽用尽力气跑还是被烧成黑炭,鸟拼命飞还是被火舌吞噬,浓烟

翻滚,树被火苗包裹发出巨大而无望的声响。山火过后,森林只剩下

焦黑色。然而,有一种树,能预防森林火灾。这种树叫小花木荷,号

称植物消防员。大火烧到小花木荷树眼前,气势立减,要么止火,要

么给人类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于是,人类探索出用森林自身阻止大

火蔓延的方法,即绿色植物阻隔法。

来看小花木荷如何斗火。

一、小花木荷就是一只植物小水库,叶片厚,鲜叶含水量高达

60%以上,枝干含水量 50%以上。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李晓东
罗金龙

 


 

 

 

 


 

 

 


 





小花木荷

Schima parviflora

杜鹃花目     Ericales



     Theaceae





乔木,嫩枝纤细,被柔毛;叶薄革质,或近膜质,长圆形或披针形,长 8-13

厘米,宽 2-3 厘米;蒴果近球形,宽 1-1.2 厘米;花期 6-8 月。





产湖南、四川、贵州及西藏东部的墨脱一带。

 

 

 

 

二、木荷树油脂含量很少,仅 6%,不易燃。

三、木荷体形高大,树冠浓密,容易形成防火墙。

四、木荷不矫情,能自我疗愈,树枝即使被烤伤,第二年又可以

萌发新叶,不影响继续斗火。

五、木荷的种子薄如纸,随风飘荡,落哪里长哪里,土壤穷点富

点都不挑,能快速形成斗火团队。

六、木荷能单独种植形成防火带,又能混生于松、杉、柏、樟等

林木中,既能单打独斗,又能融入集体,起到局部防燃阻火作用。

七、木荷能抑制其他植物树下生长,可从低处空地阻隔火势。

小花木荷为武陵山脉所特有,而麻阳河正好位于武陵山脉腹地,

因此自然少不了小花木荷的身影。小花木荷也是麻阳河保护区中最大

的乔木,呈连片状集中分布。

小花木荷不止能斗火,长得也美,花开如荷状,还有香气。实在

是作为斗火者,太让人类印象深刻,所以被作为防火树种,广泛种植——

它也借机最大可能散播了自己的基因。



*

盾尖鸡枞菌:

与白蚁共生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

 

 

 

 

 

 

 

 

 

 

 

 

 

 

 

 

 

 

 

 

 

 

 

 

 

 

 

 

 

 

 

 

 

 

 

在松茸成为热炒的保健菌菇之前,鸡枞绝对是云南菌子市场上的

王者,无论是口感和鲜美程度,很少有蘑菇能与之匹敌。当时,在云南,

松茸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就是臭鸡枞,可见对鸡枞的评价之高。

鸡枞菌一直都是名贵食用菌的代表,与很多野生的鲜美菌子一样,

鸡枞菌多依赖于人工采集。那是因为长久以来,人类并没有摸清鸡枞

 

 

撰文
* 史军
审稿专家
* 邓春英
摄影
* 邓春英

 


 

 

 

 


 

 

 


 





盾尖鸡枞菌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

伞菌目     Agaricales

白蘑科     Tricholomataceae





 

 





 

 

 

 

 

菌的脾性。比如,这些蘑菇并不是生长在腐朽的树干之上,倒是经常

出现在玉米地里,着实让人觉得奇怪。

通过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鸡枞这种真菌其实是与白蚁共生的,

它们是从白蚁巢里面生长出来的。如果没有白蚁的支持,鸡枞就无法

生长。可见,鸡枞和白蚁之间存在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白蚁修建的蚁巢非常大,在很多巢室中都会储存大量草料,这恰

恰为鸡枞菌提供了一个非常舒适的生活环境。通常来说,鸡枞菌的身

板没有大多数真菌那么强,很难与其他真菌争夺地盘。但是白蚁巢的

特殊环境十分适合鸡枞生长。这里的温度 (25 -26 ℃ ) 和湿
( 空气湿

85-95%) 都相对恒定,二氧化碳几乎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 100

倍。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只有鸡枞菌能正常生长,而其他好氧菌 (

青霉菌 ) 都得靠边站。

在享受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之后,鸡枞也会给白蚁提供一个大大的

回报。通常草料中都含有木质素,这是一种抑制白蚁消化吸收的物质,

而鸡枞菌可以通过菌丝分泌特殊的酶将木质素分解,从而帮助白蚁做

出可口的大餐。

与人类一样,聪明的鸡枞和白蚁也懂得互利才能共赢。而正是因

为与白蚁结成了生存同盟,鸡枞的族群才得以延续至今。



*

灵芝:

孢子飞呀,一朵灵芝的长成

Ganoderma sichuanense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邓春英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灵芝

Ganoderma sichuanense

多孔菌目    Polyporales



    Ganodermataceae





大型个体的菌盖为 20×10 厘米,厚约 2 厘米,一般个体为 4×3 厘米,

0.5-1 厘米,管口呈白色或淡褐色,卵圆形孢子产生于担子顶端。菌柄侧生,

紫褐色至黑色,有漆样光泽,坚硬。





浙江龙泉、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安徽霍山、江苏、江西、湖南、

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省。

 

 

白娘子搭上自由和性命要救懦弱男人许仙,水漫金山盗得所谓仙

草其实是灵芝。而黄庭坚唱: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

何为?
倒是李时珍说了句实话:芝乃腐朽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

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哈哈哈,我先去

笑会儿。

只要林子完整,林相好,恰好一棵树有伤口,倒木上,枯树桩上,

你都可能和一朵灵芝相遇。麻阳河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

候,四季分明,有霜期短,生长期长,有保存较好的阔叶林及发育较

好的次生林,适宜的环境孕育了多种大型真菌。灵芝即是其一。

灵芝长得像一朵云头,又像一只耳朵,也有人说形似肾。灵芝包

括菌伞和菌柄两部分,这是所谓的子实体,子实体有三层,最上层是

菌盖皮壳,中间为菌肉层,底部是菌管层。菌盖皮壳紧致密实,表面

一层蜡,有光泽还防水。菌肉层抵挡微生物和虫类侵扰,底下一排排

菌管里,住着孢子。

孢子是灵芝的种子,细微如花粉。灵芝生长至成熟,菌褶中会弹

射出微小卵形生殖细胞,即孢子,一种包了一层壳的活体生物体。孢

子通常在凌晨到上午十点左右喷发,其时菌盖上升腾起如烟如雾如梦

如幻的褐色粉末,孢子们有的落在菌盖上,有的在空中飘荡。它们喷

射出来,就是为了远走高飞,为了找到一棵合适的树寄住下来,长成

云状耳状或者肾器状的灵芝。据说,孢子飞走后,剩下的子实体也就

没啥意思了,——它的魂没了。



*

棉花弧丽金龟:

用茧包裹自己

Popillia mutans

 

 

 

 

 

 

 

 

 

 

 

 

 

 

 

 

 

 

 

 

 

 

 

 

 

 

 

 

 

 

 

 

 

 

丽金龟家族大都是植食性高颜值的家伙,棉花弧丽金龟也不例外,

这是一种外骨骼在阳光照射下会散发出蓝黑色光泽仿若黑曜石的精致

小甲虫。与大多数夜幕降临后才爬出藏身之处,懒散地擦拭鳃片状的

触角点头擦尾准备上工的丽金龟兄弟不同,弧丽金龟多为昼行性,在

一些散发芳香且多被蜂类青睐的植物花絮上不难见到棉花弧丽金龟埋

头吃饭的身影——尤其是麻阳河的晴天。

 

 

撰文
* 张小蜂
审阅专家
* 杨树林
摄影
* 陈尽

 


 

 

 

 


 

 

 


 





棉花弧丽金龟

Popillia mutans

鞘翅目    Coleoptera

金龟科    Scarabaeidae





成虫椭圆形。体深蓝色略带紫,有蓝绿色闪光。
前胸背板略拱起,光滑。

鞘翅短宽。后缘明显收缩,翅面有纵列刻点。臀板外露,无白色毛斑。





分布除新疆、西藏、青海未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地。

 

 

 

 

头部前端的咀嚼式口器本可大口咬食花瓣,但却偏爱甜美的花蜜

和细腻的花粉,有些娇嫩的花朵难以承受它矮胖身体的压迫,六爪的

撕扯和上颚的刮蹭提早凋零了,更有在餐厅你侬我侬的情侣会因超重

压断花朵。也许有人心中暗骂,那作为当事者的植物会记恨它们么?

先不要妄下定论。

我们难以和植物交流,但可以观察。也许是知道这小金龟子神经

大条,毫不在意沾满全身的食物,它们在享受美食同时,植物已经默

默把花粉放在了它们身上,金龟四处赶场也使花粉抵达了目的地,成

功让精卵结合的植物此刻也许在偷笑,不知同是花粉和花蜜的顾客,

我们心中的劳模昆虫——蜜蜂在植物心中与这金龟会有什么差别。

花蜜不总有,找不到适口花朵的日子里,桑树、构树等植物的果

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养料充足,交配后雌虫在植物间穿梭飞行,寻觅

合适的产卵场,幼虫是生活在土壤中的白胖肉虫,以土壤浅层的腐败

植物为食,用上颚和瘦小的六肢挖掘隧道但难以迁徙,母亲必须找到

一片食物充足的区域产卵,幼虫一孵化就可以吃到身边的食物,直到

化蛹。说到这儿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儿时听大人讲懒人吃饼的故事。

这肉虫是快速分解死亡植物的精英部队,也是窥探肥美蠕虫的动物们

梦寐以求的美食。老熟幼虫最终会用粪便食物和土筑成卵形土茧包裹

自己,停止进食直到成虫破茧而出,这是它自卵之后最脆弱的阶段,

也是足以让人惊叹的变态发育过程,白胖的蛴螬蜕下幼虫外皮成为颇

有父母神韵的蛹,蛹壳下发育的成虫最终羽化成为光泽闪耀的靓丽甲

虫,这样的变身绝不亚于汽车化作机器人的变形金刚。



*

中华大刀螳:

二刀流杀手

Paratenodera sinensis

 

 

 

 

 

 

 

 

 

 

 

 

 

 

 

 

 

 

 

 

 

 

 

 

 

 

 

 

 

 

 

 

 

 

在我们的儿时,也许都有抓蝴蝶、逮蟋蟀、扑蜻蜓的经历。然而,

如果能在不经意间遇到一只威武的螳螂,小心翼翼地将它请回家中伺

候,那仿佛就像是得到了大自然中最美好的馈赠一般,欢喜不已。

在中国,螳螂的种类并不算多,目前仅发现有 100 多种。在这些

螳螂中,能算得上常见的种类则更加有限。其中,体型较大、观赏性强、

分布较广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华大刀螳了。

 

 

撰文
* 汪阗
审稿专家
* 陈尽
摄影
* 陈尽

 


 

 

 

 


 

 

 


 





中华大刀螳

Paratenodera sinensis

螳螂目    Mantodea

螳螂科    Mantidae





体长约 8 厘米,身体显得细瘦,暗褐色或绿色。头三角形,复眼大而突出。

前翅狭长,后翅宽大,后翅前缘具紫红色或褐色斑纹。





广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中华大刀螳,体型较大,身材较为修长,体色一般分为绿色与褐

色两大类,以多种昆虫及其它无脊椎动物为食。秋天的时候,可以在

麻阳河保护区内看到中华大刀螳的成虫在活动,也正因如此,中华大

刀螳也算是一种广义的秋虫

提到螳螂,相信大家第一个便会想到弑夫行为。中华大刀螳

的雌虫比雄虫体型稍大,交配时,它会将前来的雄虫看作是食物或威

胁进而发动攻击。在野外,中华大刀螳的雄虫发现雌虫后,不会急忙

赶上前去,而是先在其周围一动不动地观望一阵。毕竟,每一个

生命求生的欲望还是最为强烈的。交配期间,雌螳螂会和多只雄螳螂

同房,并将这些雄螳螂的精子一起储存在体内,一直到排卵的前一刻

才随机给卵进行受精。

很多人都认为螳螂在自然界几乎没有天敌,它们是最出色的杀手。

其实,且不说很多鸟类会捕食螳螂,就连螳小蜂、一些胡蜂及铁线虫

等无脊椎动物也是螳螂们最恐怖的梦魇。因此,所有的生物在大自然

中都是相互制约的,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彼此物种间的平衡!

中华大刀螳,为何称之为二刀流杀手,因为它身前的一对前

足像是日本一种刀法流派,显得十分威武。在残酷的大自然中经历了

层层试炼,仍旧保持着自己生态位和数量上的优势。如果下次你在野

外再次遇到它们,会不会驻足欣赏它们一会儿呢?



*

中华蜜蜂:

擅采百花蜜
勤传百花粉

Apis cerana

 

 

 

 

 

 

 

 

 

 

 

 

 

 

 

 

 

 

 

 

 

 

 

 

 

 

 

 

 

 

 

 

 

 

麻阳河、洪渡河穿梭在峭壁林立、纵横交错的山崖间,形成了夷

险交织的峡谷。高耸的峡谷像一道屏障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山水卷封

存了,外面的物种进不来,里面的物种也出不去,在完整的生态系统

里许多显花植物的繁殖都得求助于居住在峡谷崖壁上的中华蜜蜂。

清晨,苍翠的群山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漫山颀长的林木和它们

的影子一起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一只中蜂的侦察蜂开始去巡山了,它

 

 

撰文
* 陈尽
审稿专家
* 李成德
摄影
* 陈尽

 


 

 

 

 


 

 

 


 





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膜翅目    Hymenoptera

蜜蜂科    Apidae





工蜂长约 1.2 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唇基具三角形黄斑;胸部褐色,密

布暗黄色绒毛;足黑色,后足较粗壮,为携粉足;腹部短粗,具黑黄相间的斑纹。





除了新疆外的中国各省区。

 

 

 

 

奉蜂后的命令要找既临近水源,方便蜜蜂取水,又避风的土崖或适合

营巢的树干,它对周围巢穴环境十分挑剔。可当它飞着飞着时遇到了

几只个头更大的蜜蜂,侦察蜂见势头不对立刻调头飞回了蜂巢。

这几只健壮的蜜蜂,不是常常袭击中蜂的胡蜂,而是外来入侵的

意大利蜜蜂,意蜂通过与中蜂翅膀振动频率的匹配程度混进入中蜂巢

内,刺探情报,十多天后,意蜂成片成片地飞来抢蜜。中蜂抵挡不住

意蜂的进攻,只能放弃家园。

中蜂背景离乡后,原蜂巢周围的显花植物也渐渐消失了,因为没

有合适的蜜蜂为它们传粉了。而入侵的意蜂一开始还活蹦乱跳的,可

在冬天都因不耐低温,没过几年都消亡了。中蜂凭借强大的嗅觉灵敏

度,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植物,只要有少数零星植物开花,它们便能采集,

维持蜂群的正常繁殖,并能适应低温,成功度过了冬天,最后回归了

原蜂巢。年复一年,那块区域的显花植物又重新繁盛起来了,中华蜜

蜂的存在特别有利于山区的植物繁衍生长。

中蜂是中国自古以来独有的当家蜜蜂,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种

植作物及森林植物群落的主要传粉昆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

但近 100 多年以来,随着西方蜜蜂的大量引入和饲养,中华蜜蜂的生

存逐渐受到威胁,现在已经濒临灭绝。

2006 年,中华蜜蜂(中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保护名录》。在全球范围内,蜜蜂危机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相较于

世界上其他的蜂种,中蜂处境甚忧,更迫切需要人们一起来拯救。



*

竹节虫:

伪装成树枝

Sipyloidea sipylus

 

 

 

 

 

 

 

 

 

 

 

 

 

 

 

 

 

 

 

 

 

 

 

 

 

 

 

 

 

 

 

 

 

 

 

 

 

 

 

 

 

 

 

 

 

撰文
* 田园
审阅专家
*
陈尽
摄影
* 陈尽

 


 

 

 

 


 

 

 

 


 





竹节虫

Sipyloidea sipylus

竹节虫目    Phasmatodea


虫脩
    Heteronemiidae





体长约 10 厘米,形状细长似木棍,褐色。触角丝线状,长于前足。前翅小,

卵圆形;后翅收拢时不能完全遮盖腹部,展开时宽大,淡褐色,善于滑翔飞行。

足细长。





福建、浙江、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内昆虫众多,它们在危机四伏的森林中小心求

生。但若要在这弱肉强食的丛林中成功生存,就必须具备独特的生存

技能。这片森林中生活着一群长相奇特的昆虫,它们借助以假乱真的

拟态和保护色隐真示假,求得生存。它们就是竹节虫。

全世界共有 2500 多种竹节虫,均隶属昆虫纲竹节虫目,大多在亚

热带和热带的潮湿地区生活。这种夜行性的植食动物有着与树枝类似

的体色,体表有刺、疣或瘤,以拟态方式伪装成树枝。它们的脚

也能做到和树枝无缝衔接,连接的地方既看不见,也没有阴影。即便

将它们摆在小鸟眼前,小鸟也不去理会。

除了利用保护色防御天敌外,竹节虫还通过模拟随风摇动的枝条、

腹部上卷模拟蝎子、假死、鲜艳的翅展、释放有毒分泌物等方式防御鸟、

鼠和蜘蛛等天敌。尽管有各种神功护体,但竹节虫的若虫及成虫

仍会被天敌发现并捕食。为了保命,竹节虫还留有最后一手——断足

求生,不过别担心,它的断腿很快就能再生。

依靠逼真的伪装术,竹节虫得以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下来,成为

麻阳河丛林中最杰出的伪装大师



*

黑褐举腹蚁:

蚂蚁中的弓箭手

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

 

 

 

 

 

 

 

 

 

 

 

 

 

 

 

 

 

 

 

 

 

 

 

 

 

 

 

 

 

 

 

 

 

 

雨季,麻阳河山谷中的碧溪依旧清澈,随着溪流水位的上涨,一

队渺小的蚂蚁分队正顺着新的岸边寻找美食。一只工蚁高抬着腹部急

匆匆地前来报告,原来它发现了一只像钳子般的溪蟹螯足。于是它们

迅速分为两队,一队回去报信,另一队边走边留下信息素作为记号。

蚂蚁作为一种社会性昆虫,有类似人类社会的各种特性,有分工

协作,刚才那一幕就是黑褐举腹蚁分工的表现。返回树上的蚁巢后,

 

 

撰文
* 陈尽
审稿专家
* 杨树林
摄影
* 陈尽

 


 

 

 

 


 

 


 





黑褐举腹蚁

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

膜翅目    Hymenoptera


    Formicidae





体长 2.7-5.0 毫米 , 体红褐色,后腹部大部为褐色。





云南、贵州、海南、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湖南、福建、浙江。

 

 

 

 

 

工蚁会用触角拍打遇见的每一只蚂蚁,待找到大工蚁后,它们会迅速

组成一支约庞大的觅食队前往搬运食物。整个四五千只蚂蚁组成的蚁

巢显得繁忙而有序,工蚁分为三种工作,育幼蚁、觅食蚁和兵蚁,体

型较小工蚁留在巢内喂养蚁宝宝,稍大的作为兵蚁守护领地,体型中

等的工蚁外出觅食时会与一定数量的兵蚁同行。

在繁茂的大树下,一群拥有着爱心型尾巴的勇士低着方正的大脑

袋,张开锋利的大牙,举起腹部,摇摆着,这可不是举行舞会,黑褐

举腹蚁正利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守护食物不被贪吃的青步甲抢走。举腹

蚁是一种小型蚂蚁,为在自然界立足,它进化出了发达的蚁酸和尖锐

的长尾针,当其被入侵者攻击时,举腹蚁就会举起腹部,对着敌人

一抖,它可不是傻傻的摇摆尾巴,在抖的过程中,举腹蚁像拉

弓射箭似的会从腹末端喷出强烈的蚁酸进行远程攻击,而自个则在原

地关注入侵者的动态,如果入侵者未中毒还继续攻击的话,举腹蚁就

会用它那长长的尾针蜇入侵者。

举腹蚁因怕雨林常将巢建于树上,巢穴为层纸巢,像黄蜂窝一样

挂在树杈间。平时,它们看起来是只性情温和的小蚂蚁,只会在树上

静悄悄地爬来爬去,可一旦有其他生物惊动其巢穴,它们就会倾巢冲出,

发动猛攻!它那腹部末端清晰可见的长尾针可是一件危险的生化武器。

由于举腹蚁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而且食性广,会捕食蛾类、叶

蜂幼虫或攻击白蚁,它在亚热带常绿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生态屏障,

保持着物种间数量上的平衡,甚至被科学家看重将黑褐举腹蚁用于生

物防治领域。



*

鬼脸天蛾:

诡异的保护色

Acherontia lachesis

 

 

 

 

 

 

 

 

 

 

 

 

 

 

 

 

 

 

 

 

 

 

 

 

 

 

 

 

 

 

 

 

 

 

 

 

 

直翅目昆虫此起彼伏的叫声迎来了秋季闷热的气息。在麻阳河两

岸,蝉儿们滋儿哇乱叫,控诉着夏季的炎热。其中有一种诡异的生物:

通体黑黄交通,翅面斑驳不已,而胸部鲜艳的灰白色骷髅头图案更是

显眼,这就是大型鳞翅目昆虫——鬼面天蛾。

 

 

撰文
* 王玉颜
审稿专家
* 陈尽
摄影
* 陈尽

 


 

 

 

 


 

 

 


 





鬼脸天蛾

Acherontia lachesis

鳞翅目    Lepidoptera

天蛾科    Sphingidae





前翅狭长,翅展宽约 12 厘米。前翅背面颜色以杂乱的深黑褐色为主,翅

端部具灰白色波形细纹,最大特征是胸部背面有 1 个骷髅或猴子头形的图案。





河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香港、云南等。

 

 

 

 

顾名思义,鬼面天蛾胸前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灰白色骷髅头状胸

毛。远远看去就像一只恐怖的骷髅附着在背上,它也因此而得名。诡

异的外貌使得外敌望而止步,也成为了许多地区民俗文化中代表死亡、

恐惧和邪恶的主流元素。在中世纪,房间里如果出现鬼面天蛾,则会

被人们认为是死亡的预兆。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蛾子并不少见,尤其在南方生活的很多

朋友们对这种蛾子一定有着深刻印象,甚至在一些绿化程度较好的城

市近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尤其是在秋季发生期到了之后。为了在

生存竞争激烈的自然环境中存活,它们体色一般为深而杂乱的深褐色,

时常与树干、土地混为一体不易发觉。成虫如此壮硕,幼虫也必定

满肠肥。鬼脸天蛾属的幼虫色彩上也算吸引眼球,幼虫待老熟之后

在土中或石块缝隙里化蛹。

鬼面天蛾最擅长偷袭,它们常偷袭蜂房窃食蜂蜜,这种生活

方式促进了它头部肌肉和类似阀门的内唇进化,以便吸食粘稠的蜂蜜。

发达的内唇衍生出独特的发声系统,让鬼脸天蛾能发出古怪的吱吱

声。它们首先通过口器吸进空气,使嘴和喉咙中间的内唇快速振动,

接着内唇张开排出空气,产生声音,整个发声运作系统与手风琴类似。

当然,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知道这种大型鳞翅目昆虫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神秘力量,和人类一样,它们也是这颗神奇星球所孕

育的无数精彩生命中的一员。尽管如此,关于它的传闻,我想还是会一

代代的传下去,每一个物种都有一段能津津乐道的故事,岂不美哉?



*

虎斑蝶:

腹黑的施毒小巫

Danaus genutia

 

 

 

 

 

 

 

 

 

 

 

 

 

 

 

 

 

 

 

 

 

 

 

 

 

 

 

 

 

 

 

 

 

 

 

 

 

 

 

 

 

 

 

 

 

撰文
* 汪阗
审稿专家
* 陈尽
摄影
* 陈尽

 


 

 

 

 


 

 

 

 


 





虎斑蝶

Danaus genuti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蛱蝶科    Nymphalidae 斑蝶亚科





翅展约 7 厘米,翅面色彩鲜艳,具有黑橙相间的条纹,似老虎斑纹。前

翅翅端黑色,近端部具较大白斑组成的斜带,后翅边缘具 2 列小白斑点组成

的细纹。





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

 

 

 

夏日绵绵,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闷热潮湿的环境让

人倦怠,却有一种美丽的蝴蝶在植被间翩翩起舞。它的翅呈现出较深的

橙黄色,翅上的翅脉及翅的边缘则为黑色。这种橙黑相间的色彩,不得

不使我们联想起另外一种具有这种体色的动物——虎。也正因如此,这

种身色与百兽之王相近的蝴蝶也被冠以了一个豪气冲天的名字,它们便

是虎斑蝶。

其实,要说虎斑蝶与老虎的体色完全相同不免有些许牵强。这是

因为虎斑蝶的前翅顶角附近有一列白色组成的斜带。也许你会问,好好

的老虎体色,为什么非要加上这些白色的醒目色带呢?其实,这些黑白

明显的颜色正是虎斑蝶最有力的御敌标志,可远远比模拟老虎有用的多。

虎斑蝶在中国南方都有分布,幼虫以很多有毒的植物为食,如马

利筋、天星藤、鹅绒藤等。当它们取食时,会将植物的毒素源源不断地

积累在体内。这样一来,虎斑蝶便会慢慢变成一个让捕食者望而生畏的

施毒小巫。从此以后,无论是幼虫末龄期、蛹期还是成虫期,它们都能

身披醒目的警戒色,告诉天敌自己可不是好惹的:如果想要吃我,你

可要付出代价哦!

正是有了这样的保护,虎斑蝶的数量才较为庞大。当然,只要我

们不去伤害这些小家伙,它们对人类是没有丝毫威胁的。不仅如此,大

量飞舞的虎斑蝶还可以成为夏日中一道优美而灵动的风景线,为广阔的

花海点缀出生命的魅力!



*

方氏碧蛾蜡蝉

若虫像毛茸茸的棉花

Geisha fangi

 


 

 

 

 


 





方氏碧蛾蜡蝉

Geisha fangi




蛾蜡蝉科





 

 

 

 

Hemiptera

Flatidae

 

 

 

 

 

 

 

 

 

 

 

 

 

 

 

 

 

 

 

 

 

 

 

 

 

 

 

 

 

 

 

 

 

 

初夏,在麻阳河葱郁的亚热带森林里,传出一阵阵知了、知了

的音符,而知了(蝉)的另一近亲方氏碧蛾蜡蝉的若虫正悄悄地

爬上灌木的小枝条,它们一只接一只地缓缓朝嫩枝靠拢,群聚在一起。

接着,这些贪婪的若虫用针管般的刺吸式口器疯狂地吸食树枝里的汁

液,没过几天,它们的身体就会长出白色蜡粉,并拉出了一条条丝线,

远看如同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毛茸茸地更像棉花,甚至像发霉的菌丝。

 

 

撰文
* 陈尽
审稿专家
* 杨树林
摄影
* 陈尽

 

 


体长约 1 厘米,体形似三角形,头暗绿,腹部被白色蜡粉。翅青绿色,

上方的臀角略尖锐,下方的顶角较圆。





贵州、浙江、江苏、河南和台湾。

 

 

 

 

小鸟见了这种奇怪的拟态,叽叽喳喳地飞走了;螳螂见了,挥挥大刀般

的前足跳到另一边;寄生蜂嗡嗡地飞舞着从它们身边不屑一顾地掠过;

甚至暴雨来了,水滴也会顺着蛾蜡蝉身上的棉花流走,这件奇怪的

防水衣成了若虫们适应环境的重要依托。

仲夏时分,棉花虫蜕变为成虫,它长出了碧绿色的翅膀,体长增

加到约 12 毫米,体态似蛾,静止时呈屋脊状,当它爬在细细的枝条上

时更像一片嫩绿叶。成虫继承了若虫群集防御的战术,常排列成整齐的

一列纵队。若遇到敌害,成虫往往一哄而散,跳跃作短距离飞行,如此

一来,天敌就会因为目标分散而无法做出准确的捕食判断。

方氏碧蛾蜡蝉用独特的生存智慧在贵州麻阳河保护区的森林中默

默地繁衍生息,同时这件天生的艺术品也在人们眼里变得更加迷人,甚

至被誉为法布尔的扇子

 



*

王锦蛇:

又上树来又上房

Elaphe carinata

 

 

 

 

 

 

 

 

 

 

 

 

 

 

 

 

 

 

 

 

 

 

 

 

 

 

 

 

 

 

 

 

 

 

 

麻阳河位于武陵山脉的腹地,自然少不了有各类蛇的分布,王锦

蛇就是其中一种。

王锦蛇,隶属有鳞目游蛇科锦蛇属,是一种大型无毒蛇,因前额

的黑色花纹如同王字而得名。其皮肤粗糙,身体前段有数条黑黄相间的

横斜斑纹,至身体后段及尾巴时黑黄交错呈星点状,整体花纹状似油菜

花样,所以也被称为菜花蛇。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侯勉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有鳞目    Squamata

游蛇科    Colubridae





头背鳞缝黑色,显字斑纹;瞳孔圆形;吻鳞头背可见;鼻间鳞长

宽几相等;前额鳞与鼻间鳞等长。





广泛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

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王锦蛇通常栖息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在麻阳河保护区周边的森林、

田野、竹林、草地、路边、农耕地和房屋村舍等到处活动,捕食鼠类、

蜥蜴、蛙和小鸟等猎物。但与尖吻蝮、银环蛇等毒蛇不同,王锦蛇善于

攀援,能沿树干向上攀爬,取食鸟巢中的鸟蛋和雏鸟;也能爬上房梁捕

捉鼠类。为了吃饱一顿饭,王锦蛇可谓是劳心劳力。

头顶有个字的动物一般都不好惹。王锦蛇块头大,性情凶猛,

动作敏捷,号称无毒蛇之王,遇到同类时,它会毫不留情地展开杀戮,

即使碰到毒蛇也毫不退缩,倚仗速度和力量主动进攻,因此许多毒蛇遇

到王锦蛇都会退避三舍。战斗中的王锦蛇若被毒蛇咬伤,自身还能产生

抗体免疫,简直就是浑身开挂!

接触过王锦蛇的人肯定也熟知它的另一个外号——”臭黄蟒

王锦蛇浑身散发着一股腥臭味,受到惊吓或遭遇强劲对手时,从肛门释

放出奇臭无比的分泌物,熏得敌人无法招架。尽管名远扬,但王

锦蛇因为繁殖力强、成活率高、耐寒耐饥等特性在国外成为很受欢迎的

宠物,其野生种群也因受到食用、宠物和传统医学引发的贸易而遭到威

胁。



*

黑眉晨蛇:

绞杀猎物善逃跑

Elaphe (Orthriophis) taeniura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侯勉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黑眉晨蛇

Elaphe (Orthriophis) taeniura

有鳞目    Squamata

游蛇科    Colubridae





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 ; 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

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 4 条清晰的黑色

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





除新疆、宁夏、青海、吉林、内蒙古、黑龙江之外的各个省 ( )

 

 

 

麻阳河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为

黑眉晨蛇在内的多种蛇类提供了栖息家园。

黑眉晨蛇广泛分布于亚洲温带至热带区域,栖息地囊括了从海拔

320-2200 米的平原、丘陵和山地等所有区域。由于经常出没于老旧房

宅、农舍墙洞或房屋附近,故有家蛇之称。这种无毒蛇体型较大,

可以长到 2 米以上,背面呈黄绿、灰绿或棕灰色,身体前半正中有等距

排列的黑色梯状横纹,体后黑色纵线延伸至尾末端,眼后的黑色眉纹十

分显眼。这种半树栖蛇的攀爬技术高超,可在大树或房檐上游走捕猎。

它们白天频繁活动,对猎物展开追击。但由于缺少毒腺,对付蜥蜴和昆

虫等小型猎物时直接咬住吞食,捕获鼠、蛙和鸟等稍大猎物时用身体缠

绕将猎物绞杀,一顿饱餐后通常可以几天甚至几周不需外出觅食。秋季,

黑眉晨蛇大量进食以增加体内营养的贮藏量,提前为冬眠做好准备。冬

季选择近水向阳的坡地,在洞穴中冬眠达 5 个月左右。

尽管蛇类被看作是进化中的强者,但黑眉晨蛇由于缺少防身武器,

因此在遇到雀鹰、乌鸦或人类等天敌时,更加倾向于转身快速逃命。国

内的黑眉晨蛇被人们大量捕杀以饱口腹之欲,目前野外数量已十分稀少。

但在国际爬虫市场上,它们却因为体型巨大、色彩绚丽、温顺亲人和花

纹多变而广受欢迎,尤其是在欧洲,黑眉晨蛇已经成为高贵的象征。



*

尖吻蝮:

守株待兔

Deinagkistrodon acutus

 

 

 

 

 

 

 

 

 

 

 

 

 

 

 

 

 

 

 

 

 

 

 

 

 

 

 

 

 

 

 

 

 

 

尖吻蝮素有恐怖之恶名,其俗名五步蛇更是让人闻之色变,

原因就在于它经常毫无征兆地发动攻击,排出大量血循毒素,被它咬伤

后肢体出血肿胀,伤口大面积溃烂,若不及时治疗,数小时内便会死于

多脏器衰竭。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的武陵山脉距离苗岭不算很远,是

中国爬行动物的分布中心之一。在被洪渡河、麻阳河、兰字河三条河围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侯勉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 acutus

有鳞目    Squamata


    
Viperidae





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





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

 

 

 

 

 

起来的封闭区域,河谷两岸水汽蒸腾氤氲,阔叶林中潮湿茂盛,护林员

们一不留神,就会进入尖吻蝮的领地。在新景乡的石槽等林相比较好

的地方,当护林员行走于阴暗潮湿的林间那覆满枯枝落叶的小路上时,

心跳得就和鸟一样快。虽说尖吻蝮并不主动攻击人,但由于其背部的复

杂花纹与落叶环境极为相似,若不细看很难发现,一旦不小心踩到它,

很容易遭到攻击。

4 月,麻阳河的气温回暖,空气因雨季的到来变得潮湿。尖吻蝮从

冬眠中苏醒,此时的它饥肠辘辘,需要依靠眼鼻之间极为敏感的红外感

应颊窝,静伏在林间的落叶层中等待鼠和蛙等猎物。它们的体色是极为

高明的伪装色,能与斑驳的环境融为一体,让猎物难以发觉。一旦猎物

靠近,尖吻蝮会像闪电般出击,它们向猎物体内注入毒液,然后任由其

逃跑。猎物很快在不远的地方倒下,尖吻蝮这才从容去追。幸运的是,

由于不善爬树,尖吻蝮虽然和黑叶猴是邻居,却很少能打扰到峭壁上的

黑叶猴。

尖吻蝮在被惊动后,通常摆出一幅招牌防御姿势:利用下半身作

为稳定平台,抬起身体前半部向前伸,面向敌人摆出极具侵略性的 S

姿势,口中不时发出呼呼声,尾尖也不停地抽打地面,发出严重警告。

若被进一步激怒,它会毫不犹疑地自卫反击。尖吻蝮还有在夜间扑火的

行为,晚间的火光或手电光源均会引发它的攻击。



*

福建竹叶青:

一身绿衣行天下

Trimeresurus (Viridovipera) stejnegeri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侯勉
摄影
* 侯勉

 


 

 

 

 


 

 


 





福建竹叶青蛇

Trimeresurus (Viridovipera) stejnegeri

有鳞目    Squamata


    Viperidae





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象猫的眼睛。





四川、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

吉林、江苏、江西、台湾、云南、浙江等省区。

 

 

 

 

一条福建竹叶青蛇安静地盘踞在树枝上,凭借一身翠绿的外衣隐

藏在树丛中,等待伏击猎物。就在刚才,一只树蛙因为疏忽成了它的腹

中餐。然而,随着麻阳河雨季的结束,这种大快朵颐树蛙的日子逐渐远

去,它必须前往地面或是在较低的矮枝上碰碰运气,期盼捕捉到蜥蜴、

老鼠或小鸟充饥。可惜与大多数蛇类一样,它的视力也不佳,常对静止

不动的猎物熟视无睹,这才让趴在树干上休息的攀蜥逃过一劫。

这条竹叶青蛇转而像幽灵一般由树丛滑向地面,就在身体接触地

面时,一阵微弱的震感从身下传来,但它无法判断是谁发出了响动。于是,

它不断向空中吐出分叉的舌头,粘附漂浮在空气中的气味颗粒,然后将

舌头收回插入口腔上方特殊的感觉器官——犁鼻器中进行分析,很快它

便到了老鼠的味道。为了更加准确地判断猎物的方位,竹叶青蛇

借助眼睛和鼻孔间的感温器官——颊窝精准地锁定了猎物,然后悄悄向

猎物——老鼠靠近,如闪电般发起袭击。老鼠不断挣扎,但为时已晚,

竹叶青蛇已经向它体内注入了致命毒液。尽管福建竹叶青蛇毒液的毒性

强度略低于蝮亚科中的其他成员,但对付老鼠绰绰有余。竹叶青蛇终于

如愿地享受到了一顿大餐。

正是借助了这些非凡的进化手段,福建竹叶青蛇才能在麻阳河生

存繁衍至今,成功迈入顶级掠食者之列。



*

北草蜥:

弃车保帅当机立断

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草蜥,是我国南北方都常见的一类小型蜥蜴,在我国分布约有 13 种,

其中北草蜥是分布范围最广的种类,可以说是北起齐鲁大地,南抵云贵

高原,遍及大半东部地区。虽然名字中带一个字,但它的分布更

集中于南方。

尽管成年北草蜥的全长可达 30 厘米,但其尾巴所占比例非常高,

尾长接近身体长度的 3 倍。这么长的尾巴非但没有给它们的行动带来不

便,反而在错综复杂的林地穿梭时给予了它们最大的平衡性。在受到敌

害攻击时,北草蜥还会像壁虎一样弃车保帅,且断尾再生速度很快,

 

 

 

撰文
* 齐硕
审稿专家
* 侯勉
摄影
* 侯勉

 


 

 

 

 


 

 

 

 


 





北草蜥

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有鳞目    Squamata

蜥蜴科    Lacertidae





吻端稍钝,四肢较发达,头顶具对称排列的大鳞,背部起棱大鳞排成纵

行,腹部大鳞近方形。尾易自截。体背绿褐色,腹面灰白色,体侧下方绿色。

体细长,约 50-60 毫米,尾为体长的两倍以上。





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上海、安徽、湖北、四川、浙江、福建、江西、

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通常第二天伤口的创面就会愈合,10 天左右创面会长出黑色的芽基,

此后便以平均每天 0. 5 毫米的速度修复残尾。

北草蜥是典型的地栖性蜥蜴,多在平原草地和荒山灌丛中活动,

很少上树。它们的捕食对象主要是昆虫、蜘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清晨,麻阳河的太阳还未苏醒,北草蜥便开始出门觅食了,正午气温最

高时会暂避于石块、朽木之下休憩,太阳落山前才再度出门工作。晚上

睡觉时,它们会像个孩子抱着娃娃一样抱在芒草叶上进入梦乡,此时长

而灵活的尾巴再次派上用场,能盘旋缠绕于植物的茎叶之上,以防在风

雨中飘摇。

北草蜥的体色变化很大,头体背面通常呈褐色或橄榄棕色,体侧

多呈草绿色,并杂有黑褐色斑块。雌性的绿色通常比雄性暗淡一些,但

亦有颜色鲜亮的个体,但雄性体侧有一对平行的黄色细纵纹,雌性无此

特征且腹部膨大显著超过雄性,加之在体长相同的情况下,雄蜥的头要

比雌蜥宽厚得多,体型也更加壮硕,这样就能容易的分辨它们了。有研

究表明,雌蜥性成熟后会通过减缓头部生长的方式来确保躯体的生长,

以便将宝贵的能量用在繁育后代这项重任上。

每年的 5-8 月是北草蜥的产卵期,每只雌性可产卵 2-6 枚,在经

35-45 天的孵化期后,小草蜥破壳而出,开始走上与前辈们相同的冒

险之路。



*

白冠长尾雉:

长尾如剑气如虹

Syrmaticus reevesii

 

 

 

 

 

 

 

 

 

 

 

 

 

 

 

 

 

 

 

 

 

 

 

 

 

 

 

 

 

 

 

 

 

 

 

 

熟悉中国传统戏曲的人一定对舞台上英勇的武士们头饰那对飘逸

雉鸡翎印象深刻。默默为这种古老艺术献身的其实是雉类家族中

处境颇为艰难的成员:我国特有的白冠长尾雉。

这种拥有超长尾羽的鸟类是长尾雉属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历史上,

它的分布从北京附近的华北山地,到云贵的喀斯特高原,几乎斜穿了我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摄影
* 冯江

 


 

 

 

 


 

 

 

 


 





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 reevesii

鸡形目    Galliformes


    
Phasianidae





雄鸟体大 (180 厘米 ) 并具超长的带横斑尾羽 ( 长至 1.5 )。头部花

纹黑白色。上体金黄而具黑色羽缘,呈鳞状。腹中部及股黑色。雌鸟胸部具

红棕色鳞状纹,尾远较雄鸟为短。





河北、山西、陕西、四川、贵州、湖北及安徽等地

 

 

 

国的季风区。能够在如此广袤而又复杂多样的环境下生存繁衍,反映出

了白冠长尾雉高超的生存技能。

雉类由于体重翅圆,所以在飞行上并不具备优势,多数种类只是

依靠加强警惕,巧妙隐蔽,或者飞奔逃窜来躲避天敌。迫不得已时虽然

也能一飞冲天,但到一定高度后只能转为滑翔。白冠长尾雉可算作族群

另类,不但能够在茂密的林中中近乎垂直的拔地而起,而且飞行持久,

速度也快于其它雉类。更绝的是,它能依靠长长的尾羽在空中制动,急

停在高大树木上,使得即便如豹猫和黑鸢等天敌也只能望兴叹。

作为一种杂食性鸟类,它们的餐桌菜单可谓是美食琳琅,花样翻新。

从种子到浆果,从嫩芽到根茎,从昆虫到蜗牛,几乎能入口的东西都逃

不出它们觅食时敏锐的目光。随着人类活动不断蚕食着自然环境,在与

农田接壤的地方,麦苗、玉米、黄豆,油菜籽也成为了它们不得已的选择。

广泛的食性使得白冠长尾雉的生存几率极大提高,但同时也加大了与人

类的冲突,更是为少数利欲熏心之辈投毒猎杀埋下了隐患。

尽管有着超乎寻常的逃生技巧和来者不拒的广泛食谱,白冠长尾

雉一身华丽的羽毛仍然带给了它们灭顶之灾。近百年来,在强大的狩猎

和生态破坏压力下,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区正大范围的缩减,太行山,燕

山和中条山千百里林莽中早已不见它们的身影,而贵州麻阳河广袤的常

绿阔叶林和混交林成了它们最后的根据地。强大的进化力量在破坏自然

的浊流面前变得弱不禁风,能否挽回这一切,希望在今天的我们身上。



*

白颈长尾雉:

反侦察高手

Syrmaticus ellioti

 

 

 

 

 

 

 

 

 

 

 

 

 

 

 

 

 

 

 

 

 

 

 

 

 

 

 

 

 

 

 

 

 

 

长尾雉属共有五个物种,除日本特有的铜长尾雉和分布在我国西

南边陲与东南亚的黑颈长尾雉外,黑长尾雉,白颈长尾雉和白冠长尾雉

同为我国特产鸟类。

其实从形态来看,白颈长尾雉真的算不上名副其实的长尾雉,

它的尾羽长度比例大约和雉鸡相当,与两种锦鸡比起来还要短那么一截。

尽管早在 1872 年被科学界命名并带出国门,1880 年就在巴黎首次人工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摄影
* 陈林

 


 

 

 

 


 

 

 

 


 





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s ellioti

鸡形目    Galliformes


    
Phasianidae





头色浅,棕褐色尖长尾羽上具银灰色横斑,颈侧白色,翼上带横斑,腹

部及肛周白色。黑色的颏、喉及白色的腹部为本种特征。脸颊裸皮猩红色,

腰黑,羽缘白色。





分布于江西、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北部、湖南、贵州东部及广东北部。

 

 

 

繁殖成功,但是作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特有雉类,它还是显

得十分低调。

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省丘陵山区,在麻阳河保护区

的新景镇偶尔能看见,这里开发历史悠久,人烟稠密。能够和人类毗邻

而居繁衍至今,对于一种大型鸟类来讲实属不易。能在这种高压环境下

生存下来,和它的很多习性密不可分。

当原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被开发后,白颈长尾

雉能利用人工种植的杉树林艰难求生,虽是无奈之举,但是比起来一些

对环境要求严苛的雉类,这极大的提升了它们的生存概率。在夜宿时,

它们往往选择隐蔽性比较好的高大横枝,以躲避夜晚活动的豹猫,灵

猫、黄喉貂等天敌。一有风吹草动,树木晃动,马上飞离。由于人类活

动广泛的侵入栖息地,很多白颈长尾雉不得不选择农作物作为食物,而

农田相对开阔暴露的环境和频繁的人类活动也加大了它们被捕猎风险。

应对这种局面,雉群多在清晨和黄昏到田中觅食。清晨由于光照微弱,

相对比较安全,它们多选择直接从夜宿的树上飞入田地,待到阳光渐强,

就躲避回林中休息游荡。到傍晚时,光线仍然比较明亮,容易被发现,

白颈长尾雉则会小心翼翼的从林中来到农田边缘,观察到安全无误后,

再踱入农田,整个觅食过程中,都有一只雄雉作为警戒哨,随时为同伴

站岗。

随着科研调查的深入开展,白颈长尾雉的新分布区也在被发现,

它们的谨慎和机警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族群,希望这种美丽的鸟儿能够在

我们包容,关爱,科学的发展中,和人类长久共。



*

红腹锦鸡:

舐犊之情当可敬

Chrysolophus pictu

 

 

 

 

 

 

 

 

 

 

 

 

 

 

 

 

 

 

 

 

 

 

 

 

 

 

 

 

 

 

 

 

 

在中国的雉鸡中 , 恐怕没有比红腹锦鸡更负盛名的了。2001 年的第

2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的入场式上,它曾经作为代国鸟华丽

登场。

除了白腹锦鸡在缅甸有少量分布,锦鸡属基本可以算是是我国的

特产属,红腹锦鸡的浓丽与白腹锦鸡的冷艳使它们最美雉类的称号

实至名归。特别是红腹锦鸡赤红、金黄、湖蓝,翠绿的华彩组合与中国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摄影
* 沈慧明

 


 

 

 

 


 

 

 

 


 





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

鸡形目    Galliformes


    
Phasianidae





雄鸟体型显小但修长 (98 厘米 ),头顶及背有金色丝状羽;上背金属绿色,

下体绯红。翼为金属蓝色,尾长而弯曲,尾羽近黑具皮黄色点斑。雌鸟体型

较小,为黄褐色,上体密布黑色带斑,下体淡皮黄色。





分布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广

西北部及湖南西部。

 

 

民间传统审美更加契合,所以早就登上了天子十二章服和官员的补服。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面对着栖息地破坏和狩猎带来的巨大

压力,没有些高超的生存策略,很难相信红腹锦鸡能繁衍至今。事实上,

红腹锦鸡有着雉类中相对较强的繁殖能力,每窝产卵量一般都在六枚以

上,而且孵化率较高。雌鸟在孵卵和育雏期间,也表现出了很强的保护

后代能力。它会带领雏鸟寻找食物,并及时为孩子保温取暖。发现了昆

虫和浆果后,更是反复啄起放下,并发出呼唤,招呼雏鸟取食。当有天

敌危害幼雏的安全时,雌鸟会放弃独自逃生的机会,始终带着孩子进行

隐藏躲避,甚至有科学家记录过,在雏鸟被人类捕捉后,雌鸟会奋不顾

身地发动反攻,进行营救。根据观察统计,在繁殖季节尾声,大部分雌

鸟身边都会带领四只或以上的青春期幼鸟,这样高的繁殖成活率,

极大的保证了种群延续。

同时,红腹锦鸡也是一种机警的鸟类,在夜宿时,每棵树上基本

只有一只休息,一旦出现伺机上树捕食的黄喉貂,豹猫等敌害,可以将

损失降至最低。在鸡群活动通过开阔的空旷地时,它们更是小心翼翼观

察四周环境,然后鱼贯穿行,迅速跑过。

种种在严酷的自然淘汰中锻炼出的生存技能,支持着它们走到了

今天,麻阳河的原始生态,给它们留下了一片净土,几乎每片山头都能

找到它们踪迹。至于这种美丽鸟类的未来如何,需要付出更多的可能是

我们了。



*

大鹰鹃:

伪装猛禽

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

 

 

 

 

 

 

 

 

 

 

 

 

 

 

 

 

 

 

 

 

 

 

 

 

 

 

 

 

 

 

 

 

 

 

 

 

 

 

 

 

 

 

 

 

 

撰文
* 王瑞卿
审阅专家
* 叶元兴
摄影
* 马文虎

 


 

 

 

 


 

 

 

 


 





大鹰鹃

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

鹃形目    Cuculiformes

杜鹃科    Cuculidae





尾部次端斑棕红,尾端白色;胸棕色,具白色及灰色斑纹;腹部具白色

及褐色横斑而染棕;颏黑色。亚成鸟:上体褐色带棕色横斑;下体皮黄而具

近黑色纵纹。





国内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经秦岭至四川雅安和西南部整个东南沿

海一带。在云南和海南为留鸟。偶见于台湾。

 

 

在夏日的林中,偶尔会传来一阵响亮的鸟鸣,听上去像是滚滚,

米贵阳。但是如果你寻声去找,却常常是失望而归,这个叫声的主人

通常都把自己隐藏在茂密的树叶中间,不肯露出尊容。

偶尔,叫声的主人会从树叶间突然飞出,迅速的飞到另一颗树上。

它的背呈深灰色,胸腹部具有横纹,尾羽上带有横斑,乍看上去好像是

一只以捕食小型鸟类为食的雀鹰飞了出来,吓得一众小鸟纷纷逃散。然

而,这个家伙并不去追击小鸟,因为它的真实身份是一只杜鹃,加上与

雀鹰实在是有几分相像,因此人们给它起名叫鹰鹃。

虽然鹰鹃主食各种昆虫,但是伪装作雀鹰把小鸟吓跑也是它们的

一大本领。杜鹃类繁殖多数以巢寄生为主,也就是亲鸟并不自己孵卵、

哺育幼鸟,而是把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养父母代为孵化和哺育。

为了能够独占养父母,杜鹃类的小鸟出壳后还会把巢内的鸟蛋或幼鸟挤

到巢外去。因此,鸟儿们对杜鹃非常警惕,与杜鹃斗智斗勇,尽量减少

让杜鹃产卵的机会。

在麻阳河,鹰鹃主要巢寄生于鹛类,特别是钩嘴鹛的巢中,而雀

鹰恰恰是钩嘴鹛的天敌。当鹰鹃模仿雀鹰出来,吓跑钩嘴鹛后,就可以

顺利地在钩嘴鹛巢中产卵了。产卵成功之后,鹰鹃又会迅速隐身于树木

中上部的茂密枝叶中,只留下一声声的滚滚,米贵阳回响在麻阳河

的林子上空。



*

赤腹鹰

大器晚成的鸽子鹰

Accipiter soloensis

 

 

 

 

 

 

 

 

 

 

 

 

 

 

 

 

 

 

 

 

 

 

 

 

 

 

 

 

 

 

 

 

 

 

 

 

 

 

 

 

 

 

 

 

 

撰文
* 王瑞卿
审稿专家
* 叶元兴
摄影
* 杨鑫

 


 

 

 

 


 

 

 

 


 





赤腹鹰

Accipiter soloensis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Accipitridae





中等体型 (33 厘米 ) 的鹰类。下体色甚浅。成鸟:上体淡蓝灰,背部羽

尖略具白色,外侧尾羽具不明显黑色横斑;下体白,胸及两胁略沾粉色,两

胁具浅灰色横纹,腿上也略具横纹。





中国四川、陕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

广西(繁殖鸟),广东、台湾(留鸟),海南(冬候鸟),山东、河北(偶见)。

 

 

在鹰科家族中,赤腹鹰可能算是比较小巧靓丽的一种了。它们背

部灰色,上腹部整体呈现出橙色,蜡膜——也就是嘴上方鼻孔周围的部

位,呈现出明亮的橘黄色,颇为显眼独特。它们只有鸽子大小,因此也

被叫做鸽子鹰

可能是因为体型较小,攻击力也比不上苍鹰雀鹰之类,所以赤腹

鹰并不像一般猛禽那样以捕食鼠类和小鸟为主要食物,它们的主食是蜥

蜴、青蛙等两爬类动物,只是偶尔会捕猎鼠、鸟等。赤腹鹰是生活在森

林中的猛禽,它们并不在天空盘旋,经常站在树枝上,看到地面上有猎

物出现,就猛扑下来,完成捕猎。

麻阳河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给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

此这里也成为了赤腹鹰的乐园,每年夏天,都会有赤腹鹰来此繁殖。它

们每巢产卵 2-5 枚,颜色淡青色,孵化期约为 1 个月。雏鸟孵化之后,

亲鸟仍需要照顾喂食一段时间,雏鸟才能够自立生活,这种被称为晚成

鸟。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鸟逐渐长大,秋意也逐渐浓了起来,青蛙和蜥

蜴越来越难以寻觅,赤腹鹰就要准备迁徙到东南亚越冬了。虽然它们身

为猛禽,但是身形并不庞大,性情也不算凶猛,因此它们会集结成大群

迁徙,以保证平安,在台湾,曾经有两个月 22 万只赤腹鹰过境的记录。

等到春暖花开,青蛙蜥蜴出蛰之后,它们会再次返回麻阳河,繁衍下一代。



*

凤头鹰:

隐藏在树上的猎手

Accipiter trivirgatus

 

 

 

 

 

 

 

 

 

 

 

 

 

 

 

 

 

 

 

 

 

 

 

 

 

 

 

 

 

 

 

 

 

 

 

 

 

 

凤头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在麻阳河也是他们的分布区,偶

尔会出没在麻阳河的新景镇,喜爱捕食松鼠等,可以说是小型哺乳动物

的噩梦,为了能够更好地捕猎这些体型不算小的家伙,凤头鹰的腿也为

 

 

 

撰文
* 王瑞卿
审稿专家
* 叶元兴
摄影
* 董磊

 


 

 

 

 


 

 

 


 





凤头鹰

Accipiter trivirgatus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Accipitridae





具羽冠 ; 上体褐色,飞羽具暗褐横斑 ; 尾羽褐色,具 4 道宽的暗色横斑 ;

下体白色,自颏至上胸中央纵贯一条黑褐色纹,下体余部具棕褐色横斑。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岛、台湾 ( 留鸟 )

 

 

 

粗壮。在自然界中,也正是因为有了凤头鹰这样的猎食者,松鼠等植食

性动物才不至于数量泛滥,危及森林。除了小型哺乳动物之外,它们也

会捕食一些蛙、树蜥大型昆虫等猎物。凤头鹰习惯隐秘在树叶之中,静

静等待掉以轻心的猎物们送上门来再突然出击。

虽然对于啮齿动物,凤头鹰就像死神一样,但是对于自己的后代,

凤头鹰照顾的却是无微不至。它们经常在水边的树上或者悬崖峭壁上筑

巢,在孵化期中,亲鸟几乎每天都要采来新鲜的树叶铺垫在巢里,据猜

测这样能增加巢里的湿度,帮助小鸟顺利孵化。在整个孵化育雏期中,

凤头鹰护巢行为,攻击一切可能给它们带来威胁的动物,甚至有时候会

攻击走进巢区的人。如果当年繁殖成功,凤头鹰会继续使用这个旧巢,

可能是它们也比较相信好的巢址能带来好运吧。



*

普通鵟:

蹲电线杆的死神

Buteo buteo

 

 

 

 

 

 

 

 

 

 

 

 

 

 

 

 

 

 

 

 

 

 

 

 

 

 

 

 

 

 

 

 

 

 

 

 

 

身背普通的名号,顾名思义,普通鵟是一种常见的猛禽,身

影几乎遍及中国的中东部。一到冬天,普通鵟就从北方迁徙来到了麻阳

河。低山丘陵地带和山脚下的平原是它们最常选择的越冬栖息地,在麻

阳河保护区内十分常见。

 

 

撰文
* 王瑞卿
审稿专家
* 叶元兴
摄影
* 王天冶

 


 

 

 

 


 

 

 

 


 





普通鵟

Buteo buteo

鹰形目    Accipitriformes


    Accipitridae





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髭纹显著;下体偏白上

具棕色纵纹,两胁及大腿沾棕色。飞行时两翼宽而圆,初级飞羽基部具特征

性白色块斑。尾近端处常具黑色横纹。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南

部以南各省;海南,为留鸟。

 

 

 

 

和其他看上去凶猛或者伶俐的猛禽相比,普通鵟可算是一种悠闲

的鸟儿,冬季的普通鵟经常出现在农田、荒原或者丘陵的上空,它们也

不拍打翅膀,而是伸着双翅,任由地面上的气流把它们带向高空,缓慢

的一圈一圈盘旋,并时刻注视着地面上的风吹草动。一旦发现猎物,普

通鵟就会努力抖擞精神,扑向地面。不过普通鵟的飞行速度并不快,捕

捉鸟兽并不得心应手,于是它们还会有另外一招:站在树桩或电线杆上,

静候丧失警惕的猎物自己跑出来。

普通鵟喜欢将自己的巢筑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例如悬崖。它们的

食性非常广泛,在麻阳河,从鼠类到小鸟,大型昆虫都是它们的捕食对

象,如果有尸体,它们也不会放过,甚至是生活垃圾,它们也会饶有兴

趣的在其中寻觅可以食用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普通鵟很容易吃到

有毒的东西,特别是鼠药中毒的老鼠,从而引发二次中毒。自然生态,

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人们下药灭鼠之时,并没有考虑到会给鼠类的天

敌带来什么样的灾祸吧。



*

斑头鸺鹠:

全天都在飞行捕猎

Glaucidium cuculoides

 

 

 

 

 

 

 

 

 

 

 

 

 

 

 

 

 

 

 

 

 

 

 

 

 

 

 

 

 

 

 

 

 

 

 

 

 

鸺鹠是一类小型猫头鹰,全世界一共有 32 种,体长大多都在 15

米到 20 厘米左右,斑头鸺鹠作为体型最大的鸺鹠,是它们中间的巨人,

它体长能达到 26 厘米左右,比一般的角鹠还要大一点。

和其他的猫头鹰相比,鸺鹠的头更显得圆滚滚,一双大眼睛也更

 

 

撰文
* 王瑞卿
审稿专家
* 叶元兴
摄影
* 雍严格

 


 

 

 

 


 

 

 

 


 





斑头鸺鹠

Glaucidium cuculoides

鸮形目    Strigiformes

鸱鸮科    Strigidae





体长约 24 厘米。脸盘不明显,嘴先端向下弯曲,眼周羽毛轮状排列形

成面盘,体羽为褐色 ; 头部和全身的羽毛均具有细的白色横斑 ; 腹部白色,

下腹部和肛周具有宽阔的褐色横斑 ; 喉部有两个显著的白色斑。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南

部以南各省 ; 海南岛 ( 留鸟 )

 

 

 

 

为明显。但是不要被斑头鸺鹠人兽无害的外形所蒙蔽,它们可是不

折不扣的杀手。其食谱包括老鼠、青蛙、鹠鹠等,甚至会在空中捕杀小鸟。

不过斑头鸺鹠最主要的食物还是昆虫,占到了其全部食物的七成左右:

螳螂、蝗虫、蟋蟀、蜻蜓都来者不拒,甚至蚂蚁和虫卵也是它们的食物。

斑头鸺鹠很多的捕猎行为会发生在白天,它们在强光下飞行也毫

无障碍,这种全天候的飞行捕食能力,在鸟类中也是不多见的,再加上

极其广泛的食性,使它们成为了中国南方最为常见的猫头鹰之一,在分

布区内的次生林中、村庄附近甚至城市公园里都有它们的身影。在麻阳

河保护区也不例外——在保护区内行走,如果稍加留意,可能就会看到

斑头鸺鹠正在用一双大眼睛盯着你呢。

作为鹠形目猛禽,虽然是森林里的顶级猎食者,但还是逃脱不了

人的魔掌:有些地方认为用猫头鹰泡酒能治疗头疼和眼疾而对其加以捕

猎。然而,这种疗效是毫无依据的,而且斑头鸺鹠是国家级重点

保护野生动物,捕猎猫头鹰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

灰头绿啄木鸟:

不挑食的好宝宝

Picus canus

 


 

 

 

 


 





灰头绿啄木鸟

Picus canus

啄木鸟目

啄木鸟科





 

 

 

 

Piciformes

Picidae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的啄木鸟,是小朋友们也

熟知的森林医生。和常见黑白斑驳的大斑啄木鸟不同,灰头绿啄木鸟在

橄榄绿色的羽衣上又点染了鲜红的头饰,这样一身高调着装的医生

想必会有着一些异乎寻常的手段吧!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全长 27 厘米。上体背部绿色,腰部和尾上覆羽黄绿色,额部和顶部红色,

枕部灰色并有黑纹。颊部和颏喉部灰色,髭纹黑色。初级飞羽黑色具有白色

横条纹。尾大部为黑色。下体灰绿色。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的啄木鸟在麻阳河保护区内还是比较常

见的,如果能够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它经常活动的地点不全是在高大的

树木上,它们有时绕着树根打转,有时干脆下到地面用凿子一样的喙戳

戳点点,说好的啄木呢?

当我们翻开灰头绿啄木鸟的食谱,疑团顿时解开,在夏秋季节,

它们的菜单上,60% 以上的食物是地面活动的蚂蚁。根据科研工作者

们调查,在河北,高达 90% 多的胃容物都是蚂蚁;在湖南,两只灰头

绿啄木鸟就吃下了二百多只各种蚂蚁。看来地虽分南北,他们却没有地

方菜系的差别。

这种食物结构的组成,其实远不仅是偏好口味这样简单。

在和灰头绿啄木鸟基本上同一区域分布的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等等

近亲更多的以捕食各种其它昆虫为主,蚂蚁所占的比重达不到这个

比例。这样在觅食时就有效地避免了相互间的竞争,使得大家都能利用

有限的食物资源填饱肚子。长期的进化选择成全了啄木鸟家族的内部


不过可能有朋友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到了冬季它如何解决果腹的

问题呢?灰头绿啄木鸟在分布区内都属于留鸟,有的只是在隆冬季节由

山区迁飞到平原地带躲避严寒。这时北方的昆虫都已蛰伏或死亡,南方

的森林里昆虫数量也会下降,灰头绿啄木鸟会应时而变,主要采食植物

的果实和种籽。不拘一格的食物选择让它们能顺利的熬过最艰难的季节,

等待春季大自然丰盛食物的馈赠。这样的适应性也许就是强者生存的自

然法则吧!

 



*

寿带鸟:

绿林仙子飘彩带

Terpsiphone incei

 

 

 

 

 

 

 

 

 

 

 

 

 

 

 

 

 

 

 

 

 

 

 

 

 

 

 

 

 

 

 

 

 

 

 

 

 

寿带这种轻盈灵动的鸟类会让人直接和林中仙子联系起来。

当雄鸟舞动着紫栗色或白色的尾羽,在树丛竹林间慢慢飞翔,摇曳多姿

的身形谁都会过目不忘。

其实这飘逸的舞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凶狠猎手,在它的身影下,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摄影
* 李筑眉

 


 

 

 

 


 

 

 


 





寿带鸟

Terpsiphone incei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王鹟科    Monarchidae





雄鸟体长约 30 厘米 ( 包括 2 根长尾羽 ),羽冠较长,雌鸟无长尾羽,羽

冠较短。羽色有白色和栗色两种 , 但头、颈部均有蓝黑色,并有金属闪光。





除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外,见于我国各省。

 

 

无论是狡黠的苍蝇、身披坚甲的甲虫还是巧于隐匿的毛虫都会沦为一餐

美食。寿带是动物性食物比重极高的鸟类,现有的科研数据显示,大部

分时候,它们是不折不扣的昆虫终结者,只是偶尔会摄入一些植物质食

物,所占比重还不足千分之一。

在捕食昆虫时,寿带会一改平日悠然飘荡的飞行方式,它们从栖

息的枝头迅速飞起,如同小型的战机一般猛扑向空中。高速猎杀的过程

中,长长的尾羽成为了灵活转向的方向舵,帮助寿带忽高忽低,左突右

冲的追逐猎物。真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动静结合,完美地汇

于一身。

当寿带繁殖下一代时,它们又会化身为能工巧匠,在高大的树木

交杈处,收集各种柔软的材料,例如草茎,竹叶,甚至是碎纸,然后以

蛛网等纤维作为经络将它们织造成雏鸟温暖舒适的家。为了加强安乐窝

的隐蔽性,寿带会用苔藓,地衣等伪装物覆盖在鸟巢的外部,不经意的

看去,小小的鸟巢就如同是开裂翘起的树皮,或是一段垂落的枯枝,极

大限度的起到了蒙蔽敌害的作用。

寿带常在保护区的洪渡河龚溪口至九节子地区活动,由于食性的

挑剔,人工饲养寿带很少有成活的可能,这也使得它们意外地逃过了一

劫。但日渐兴起的鸟类摄影活动中,却有作者不惜以破坏寿带鸟巢周围

的遮蔽为代价,只为寻求一张满意的大片。其结果往往是干扰了它

们的繁殖育雏活动,甚至是增大了被天敌捕杀,被极端天气变化影响的

概率。难道这种带着生命鲜血的作品不应该为我们所不齿么!希望在没

有以爱好的名义干扰下,林间仙子的悠然身影能够永远在青枝

绿叶间飘逸。



*

白颈鸦:

打破家族服装禁忌

Corvus pectoralis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俗语的原创者应该不会想到会有一种戴

着一条白围巾的乌鸦刻意来砸场子。

白颈鸦,这种和常见的大嘴乌鸦大小相当的鸟曾经广泛的分布在

我国的东部地区,从河北到海南。特别在南方,曾有人见到成百只结成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白颈鸦

Corvus pectoralis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Corvidae





长约 48 厘米。成鸟的头后、翕的上部延伸至上胸白色,这些白羽基部

灰色,羽轴亦灰色 ; 其他体羽黑色 ; 喉羽披针状 ; 头和喉闪淡紫蓝色光泽 ;

初级飞羽外翈闪淡绿色光泽。雌雄同色。





中国见于燕山、黄土高原以南的中部、东部地区。

 

 

 

大群的。它们也经常和大嘴乌鸦,秃鼻乌鸦,达乌里寒鸦一起混群活动,

觅食和栖息。


如同那些浑身漆黑的亲戚们一样,白颈鸦的食谱也广泛多样。

在觅食时,它们是典型的随机主义者,凡是碰到能果腹的东西,不拘荤素,

照单全收。这本身是鸦类适应环境、保障生存的优势,但是一旦和人类

社会有了交集,那产生的后果则是可以预见的了。农民们对于这些造访

者的心态是复杂的,在夏季,白颈鸦会消灭大量的飞蝗,蝼蛄等等危害

农作物的昆虫,但它们也会啄食稻谷玉米等农作物。

人们通过扎草人,挂旗帜,播放噪音等等手段对它们加以驱逐。

而在进入人类势力范围活动的混合部队中,白颈鸦是一个相对敏感

的族群。据研究者观察,它们比大嘴乌鸦和秃鼻乌鸦更难于接近,有人

出现在鸦群附近的时候,白颈鸦往往就先飞离。尽管专门猎杀乌鸦的人

不多,但是它们还是习惯和人类保持相当的距离。

在很早以前人们已经发现白颈鸦的种群数量比其它种类的乌鸦略

少,近年来的观察结果更是如此,甚至很多报道中都把白颈鸦称为

稀鸟类,但是在麻阳河保护区内却常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过随着生态

环境的改变,人类活动不断地侵入自然,农业中农药杀虫剂的过度使用

可能都是压在骆驼背上的一根根稻草。更有甚者,一些另类宠物爱好者

把目光转向了这些高智商的鸟类,市场需求下导致的捕猎让它们的处境

雪上加霜。多么希望我们能早日为这些不一般黑的乌鸦让出一点活

动空间,留下一寸生存的土地。



*

画眉:

为自由而歌

Arrulax canorus

 

 

 

 

 

 

 

 

 

 

 

 

 

 

 

 

 

 

 

 

 

 

 

 

 

 

 

 

 

 

 

 

 

 

 

 

 

百啭千鸣随意移的画眉是我们喜爱的鸟类,中国的鹛类种属

繁多,颇多特有种类,号称鹛类之国。画眉作为这一族群最为人们

熟知的代表,更被誉为鹛类之王

画眉是我国的特有鸟类,基本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摄影
* 陈旭

 


 

 

 

 


 

 


 





画眉

Arrulax canorus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莺鹛科    Sylviidae





体型略小 (22 厘米 ) 的棕褐色鹛。特征为白色的眼圈在眼后延伸成狭窄

的眉纹。顶冠及颈背有偏黑色纵纹。





中国华中及东南、海南岛。

 

 

 

 

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区。在麻阳河保护区内,这种鸟随处可见,河谷两

岸常能听到画眉在高声歌唱。由于洪亮婉转的啼鸣和雄鸟繁殖季节奋不

顾身的打斗,画眉很早就被笼养作为观赏鸟和斗鸟。全国每年被捕捉贩

运的野生画眉多达上百万只,这势必为它们的延续繁衍带来了巨大的压

力。能在这种高压状态下种群兴盛至今,画眉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之强

可见一斑。

如果你只是见到过被困于笼中,大声鸣唱着的画眉,很难想象这

其实是一种胆怯而羞涩的鸟类。它们更多的时间不是站在突兀的枝头高

唱情歌或是宣告领地的权属,而是隐匿在林木的下层,悄无声息地活动。

这里枝叶繁茂,藤蔓纵横,上面层层叠叠的叶片遮蔽了阳光,也阻挡了

外界的视线。地面的落叶堆中,昆虫众多,草籽和浆果随处可见,为画

眉提供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和充足的食物供应。如果迫不得已,它们会迅

速地从一处树丛飞窜到另一处,动作迅速,转瞬即逝,不容易被跟踪。

在繁殖季节里,雄鸟往往选择在傍晚光线灰暗时开始自己的独唱

音乐会,这样,即便嘹亮的歌声暴露了它的位置,渐渐拉上的夜幕也能

保证它相对安全即使谨慎如此,捕猎者还是会利用套索,粘网,掏窝等

等方式捕捉画眉。

尽管早在一千年前人们就有了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的认识,但历史的惯性仍然没有放过这位林间歌手,与其圈养,不如让

它在林间为自由而歌?



*

叉尾太阳鸟:

长喙取花蜜

Aethopyga christinae

 

 

 

 

 

 

 

 

 

 

 

 

 

 

 

 

 

 

 

 

 

 

 

 

 

 

 

 

 

 

 

 

 

 

 

 

 

2018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纪录片《家园:生态多样的中国》,

里面有个镜头特别漂亮:一只叉尾太阳鸟想靠近一朵芭蕉花,却遭遇了

两只黄蜂的拦截,双方斗智斗勇,相持不下。这个镜头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还被制片方做成了明信片。这只叉尾太阳鸟就是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

 

 

撰文
* 王瑞卿
审稿专家
* 叶元兴
摄影
* 陈什旺

 


 

 

 

 


 

 

 

 


 





叉尾太阳鸟

Aethopyga christinae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太阳鸟科 Nectariniidae





体小 (10 厘米 ) 而纤弱。顶冠及颈背金属绿色,上体橄榄色,腰黄。尾

上覆羽及中央尾羽闪辉金属绿色,中央两尾羽有尖细的延长,外侧尾羽黑色

而端白。头侧黑色而具闪辉绿色的髭纹和绛紫色的喉斑。





分布中国南方 ( 包括海南岛 ) 及越南。

 

 

 

然保护区拍摄的。

太阳鸟的颜色都很鲜艳,叉尾太阳鸟也不例外:具有金属绿色光

泽的头部,绿色的背部,还有红色的喉部,不过这样鲜艳的颜色搭配,

在花丛之中却一点不显得突兀。与其他鸟类相比,它们体型小,为了保

持恒温,需要消耗自身更多比例的热量,清醒的时候几个小时不进食就

容易饿死,所以吃吃吃是太阳鸟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们非常依

赖集中、丰富的蜜源开花植物,在繁殖期领域性极强,每只叉尾太阳鸟

都会圈占一块领地作为自己的固定觅食范围。如果有其他太阳鸟进入了

它的地盘,就会一边鸣叫一边飞上去驱逐,绝不后退。

叉尾太阳鸟是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分布,然而人们看到它,往往

会把它们叫做蜂鸟。太阳鸟和蜂鸟,长相相近,但是亲缘关系甚远,蜂

鸟其实是雨燕的近亲,仅分布在美洲大陆。不过太阳鸟和蜂鸟普遍体型

小巧,都有一个长长的喙。这是因为它们食性相近,生态位类似,从而

趋同进化的结果。它们的长嘴便于从花中吸取花蜜,小巧的身体又适合

它们在花丛中穿梭。

在中国的所有的太阳鸟中,叉尾太阳鸟分布最为广泛,无论山溪

旁的林地,还是城市公园中的几棵开满花的树,都能给它们合适的生存

空间,再加上叉尾太阳鸟生性并不怕人,因此常常成为出镜嘉宾。



*

黑叶猴:

悬崖峭壁上的黑精灵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黑叶猴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灵长目    Primates


Cercopithecidae





全身的毛为黑色,并有光泽。头顶有明显毛冠,耳基至两颊有白毛,手、

脚也是黑色的,尾端有的是白色。体背的毛较腹面的长而密,臀疣较大。





分布于广西西部和贵州西南部及北部,贵州麻阳河保护区内较为常见。

 

 

 

 

黑叶猴全身乌黑,只有面颊处有两撮白毛,头顶还有一撮黑毛,

像是叛逆的少年。而刚出生的小猴是橙黄色,到满月,基本上就是一只

黑猴子了。通身的黑色毛发既能在夏季防雨,也能在冬季保暖,还能与

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是重要的生存手段。中国贵州麻阳河是黑叶猴专

门的保护区,保护着五六百只黑叶猴。白天,猴王带着猴群在洪渡河的

悬崖峭壁间穿行,既警觉害羞,但也从容不迫,然后端坐在高大乔木之

上,吃东西或者发呆。夜里回到喀斯特溶洞过夜。它们有好几个夜宿地,

据季节和食物丰盛度决定住在哪里。

之所以叫叶猴,是因为树叶是主食。枝芽茎果,包括人类的庄稼

如红薯。在麻阳河,黑叶猴主食的植物有 115 种,乔木中排第一的是枫香,

灌木则是黄荆,这可比人类的食谱丰富多了。树叶不好消化,但黑叶猴

自有绝招。它们的胃有三个胃室,树叶进入第一胃室后有细菌帮助达到

溶解,然后进入第二胃室被搅拌成糊状后送至第三胃室,因此即便是硬

度较大的树叶也能被黑叶猴消化。黑叶猴有吃土行为,研究人员认为可

能是为了解毒,用某种特别的泥土来吸附树叶的毒素。也可能是其他,

比如平衡酸碱度。

黑叶猴的天敌是豹,是猛禽。豹子?有吗?能看见是幸运。除了

人类,它们现在几乎没有天敌。为了生存,他们选择了退守,一直退,

退到越来越少的森林。

在那里,黑叶猴可以活到十到十二岁。然而,却很难看到老死黑

叶猴的尸体,它们的归宿最终成谜。



*

猕猴:

哨兵守卫

Macaca mulatta

 

 

 

 

 

 

 

 

 

 

 

 

 

 

 

 

 

 

 

 

 

 

 

 

 

 

 

 

 

 

 

 

 

 

 

猕猴,别名恒河猴,隶属灵长目猴科,在热带至温带的森林中均

有分布。猕猴在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洪渡河泊水处至兰

字河段。大约 20 来只就可成为一群。有时达到 100 来只一群。

相对来说,猕猴的的个体比黑叶猴大,每群的数量也比黑叶猴多,

适应性比黑叶猴更强,天敌也少。猕猴能长时间栖居在麻阳河植被较好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猕猴

Macaca mulatta

灵长目    Primates


Cercopithecidae





背毛上半部棕褐色,腰至尾基及下肢内侧棕红色,毛基灰色。腹面淡灰。

尾后半段颜色深暗显黑褐色。四肢均具五趾 ( ),有扁平指甲,臀胝发达,

呈红色,雌体更红。





河北、云南、贵州、四川、青海、陕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安

徽和台湾等地多有分布。

 

 

 

的林和灌木中。因为这里不但食物充足,遇到危险时也能从地面迅速逃

上树,减少被捕食的风险。

猕猴平时集群生活,雌雄混合组成一个数十只的家族群,由一只

成年雄性担任猴王。家族内部有严格的地位等级:雄猴的地位高于雌猴,

雌性之间以年龄大小决定地位等级。

白天,猕猴分散在树上取食叶、芽、果实和花,也在地面搜寻壳

斗科植物的坚果、昆虫、小鸟和小型脊椎动物。觅食时,常有一名哨兵

站在高处放哨,一旦发现危险,立即发出报警叫声,猴群听到叫声后迅

速逃离。夜间,整个猴群群聚在隐蔽地点过夜,以防夜行性食肉动物侵袭。

休息时,猴群成员相互梳理毛发以增进感情,地位低的猴子常帮地位高

的猴子理毛。梳毛对猕猴来说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清洁,有助于缓解群体

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紧张。

然而,在看似温情的猕猴大家庭中,不时也发生残忍的弑婴行为。

新上任的猴王通常会将前任猴王留下的未断奶小猴杀死,迫使雌猴重新

发情交配,这样,新的家族首领就能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雌猴即使

失去了孩子,也并不拒绝和新猴王交配,否则它将很快被猴群中的其他

雌猴击败。



*

中华鬣羚:

峭壁腾跃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洪渡河岸边,高处的悬崖上不断有小石头滚落下来,两只雄性中

华鬣羚正在为了争夺配偶亮出武器,彼此用角猛撞。我们的男一号后退

几步,鼓起全身力量再一次向前急冲。猛烈的攻势让男二号放弃了抵抗,

迅速逃开。接下来,赢得胜利的雄羚会与自己的几位意中人厮磨在一起,

但在繁殖期结束前,雄羚便会离去独自生活,将哺育后代的重任扔给雌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董磊

 


 

 

 

 


 

 

 

 


 





中华鬣羚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偶蹄目    Artiodactyla


Bovidae





雌雄均有一对短而尖的黑角,短而光滑,介于两耳之间,距离较远,形

状较为简单;全身被毛以黑褐色为主,稀疏而粗硬,杂以灰褐色;四肢粗壮,

强健有力,蹄短而坚实。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
云南、西藏、贵州等地。

 

 

 

 

羚。

乌江旁边的这块喀斯特山地,与外界人们的想象有很大不同。数

百年来兴盛的航运及人类生活资源消耗,使得河岸高处原本茂盛的的原

始森林大多变成次生林。幸运地是,这种处在更新速度极快的森林状态

能提供丰富多变的食物,因此仍然能养活一些林间的大型哺乳动物:毛

冠鹿、赤麂、中华鬣羚、豹猫、獾子都在林间生活。相对来说,中华鬣

羚生活在林间海拔较高的地方。

为了避免遭到捕食,中华鬣羚喜欢单独在密林中或悬崖峭壁间活

动,它们的腿粗壮有力,感官敏锐,身体也极具平衡感,它们的蹄子,

既坚硬,且边缘还有一层坚韧的角质层,对岩石有很强的抓力,无论刮

风下雨,中华鬣羚都能稳固地抓住岩石。遇险时,中华鬣羚能以 80

里的时速奔逃,也能腾空跃出近 6 米远,这种本领令麻阳河的其他动物

望尘莫及。

5月下旬,结成小群的雌羚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孕期,相继产下幼羚。

幼羚跟随母亲在岩石间奔跑、跳跃和嬉戏,体验着麻阳河保护区夏季的

高温和潮湿。同时学习觅食树叶,蹬蹄、顶角和爬跨,为将来的生活做

准备。一旦长到两岁左右,能够独立生活时,小鬣羚就会被妈妈赶出家门,

从此自立门户。



*

赤麂:

小心驶得万年船

Muntiacus vaginalis

 

 

 

 

 

 

 

 

 

 

 

 

 

 

 

 

 

 

 

 

 

 

 

 

 

 

 

 

 

 

 

 

 

 

 

赤麂隶属偶蹄目鹿科,外形似鹿而又非鹿。它与鹿类拥有共同的

祖先,但在长时间的演化后,于距今约 50 万年前才分化出赤麂一脉。

如今,赤麂已成为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物种之一,在

海拔 3000 米以下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地阔叶林、草原、热带稀树草原、

灌丛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陈旭

 


 

 

 

 


 

 

 


 





赤麂

Muntiacus vaginalis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鹿
Cervidae





身体细长,四肢较高,脸部较狭长,善跑跳,体毛赤褐色,体重可达 30

千克。雄麂头上多两分叉的实角,雌麂无角。





西藏、云南、四川、海南、贵州等。

 

 

 

 

 

赤麂体型中等,身披赤栗色短毛,尾下为白色,体态灵巧轻盈,

宛如林间仙子。雄麂的两叉角长且向后内弯,角柄凸起呈脊状延伸至前

额;雌麂无角,长角处仅为一个覆有黑毛的突起。雄麂的领地意识强烈,

常将额腺的分泌物磨蹭在树干上,用来标记地盘。发情时,利用长犬齿

相互打斗,以争夺配偶。

看似勇猛的赤麂其实很胆小,白天常躲在麻阳河的山地森林灌丛

中休息,清晨或黄昏才外出采食嫩叶、嫩枝条、花、果实和种子。隐蔽

度较高的有刺灌丛和灌丛草地是赤麂最偏爱的活动地点,因为这里易于

躲藏和逃跑,能降低因单独或小群活动而被天敌发现和捕食的概率。

外出活动时,赤麂格外小心,尽量避免发出大的声音。它们时刻

提防捕食者,受惊或感到威胁时,持续地发出一种似狗叫的低吠声,因

而俗称吠鹿。赤麂一旦发现捕食者便迅速逃离,逃跑时尾巴翻飞露出下

方白毛,以扰乱捕食者的视线。但无论跑多远,最后都会返回原来的生

活区域。

赤麂的天敌主要是豹、豺等食肉兽,在其栖息地常能发现被猛兽

捕食后的残肢碎体。赤麂偶尔也偷吃农作物,爱吃豆科植物的嫩叶芽,

虽然危害程度远不如野猪般严重。



*

毛冠鹿:

獠牙防身

Elaphodus cephalophus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毛冠鹿

Elaphodus cephalophus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鹿
Cervidae





全身灰黑色,耳背黑色,耳缘白色。额部有一簇马蹄形的黑色长毛。雄

性角短小,不分叉,陷于毛丛中,雌性无角。





浙江、云南、陕西、甘肃、安徽、广西、贵州等地。

 

 

 

从龚溪口出发,船行数公里,驶至洪渡河两岸坡度较缓的地方,

就能看到黑山羊的出没痕迹了。黑山羊是沿河县人对毛冠鹿的俗称,春

天雨后,护林员们总能发现它们在悬崖边的蹄印,猪蹄一样大小,在灌

木丛中踩出窄窄的小道。

毛冠鹿是亚热带山地森林动物的典型代表,身披粗硬的黑褐色或

棕褐色毛,因前额有一丛状如马蹄的黑毛,像梳起来的帽子。它们的外

形与另一种动物赤麂非常相似,领地也常常重叠,沿河人于是又叫赤麂

为黄山羊,与毛冠鹿区别。毛冠鹿和赤麂共同生活在麻阳河保护区海拔

较低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

毛冠鹿取食百合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和虎耳草科植物的幼枝嫩叶,

以及野果、竹叶等食物。它的上颌无门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硬垫,进

食时与下门齿相对,方便撕碎植物。

这种善于隐蔽的动物通常独居或成对生活,于晨昏时分活动,在

植被覆盖度较大的灌草丛附近觅食,以便危险来临时进行躲避。它们的

突出的獠牙和短小的角反映了演化中的取舍策略:大型鹿科动物在演化

中选择长出更大的角防御外敌,小体型的鹿科动物则朝另一个方向演化:

角更短以避免在灌丛绊倒,只保留獠牙作为防身利器。

尽管毛冠鹿拥有尖牙这样的利器,但它仍需防备豹和豺等食肉动

物,以及避免被人类猎杀。毛冠鹿在受惊时,也像赤麂一样发出吠叫。

逃跑时,尾翘起,不断露出白色底面,以深浅颜色形成的交替图案迷惑

捕食者的视线,为自己赢得更多逃命时间。初生幼鹿的背部长有数排浅

色斑点,可以在丛林中起到隐蔽效果,防止被小型食肉动物袭击。



*

林麝:

生于香,死于香

Moschus berezovskii

 

 

 

 

 

 

 

 

 

 

 

 

 

 

 

 

 

 

 

 

 

 

 

 

 

 

 

 

 

 

 

 

 

 

 

 

 

 

这个哥哥我认得。

一只林麝确知认识另一只林麝,不是看他的脸,也不是辨他的毛色,

也不是他的大獠牙黄或是白,而是,她闻到了他的味道表示喜欢。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雍严格

 


 

 

 

 


 

 

 

 


 





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偶蹄目    Artiodactyla


Moschidae





雌雄均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大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

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

长于前肢。





甘肃、青海、宁夏、陕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香是林麝的语言。

麝香是麝的外激素,动物腺体分泌的化合物,是麝和麝的信息系统。

人类用嘴巴说话,麝用香说话,比如我认得你,我喜欢你,这是我的地盘,

别来找事 . . . . . .

麝香是男麝吸引女麝的武器,是男麝表达爱意最直接的方式。

古代男女定情私物多为香囊。人家林麝的香囊是生来的,自带的,

雄麝才有。香囊是椭圆袋状物,埋在麝生殖器前的腹部,香囊前方和两

侧有香腺,麝香由香腺部和香囊部皮脂腺分泌,并经熟化形成。成分有

麝香酮、灰分、水分和胆固醇酯等。

林麝分泌麝香也有生理反应:阴囊肿胀,增大,并且吃不下饭。

小林麝一岁开始分泌麝香,一方面意味着他能撩妹了,另一方面也要忍

受每年那三个月那些天。3-12 岁麝香分泌稳定不间断,每年 5-7 月有

四到十天是泌香旺盛期。

如你所知,麝香是最知名的中药,并且是最知名的香料,四大动

物香之首,其他为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中国曾是麝香出口大国。

林麝,中国的广布物种,因为麝香,硬生生成了保护物种。

生于香,死于香。古人冬春猎麝只为取香囊,——整个割下来。

我们阉割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文字。想想司马迁所受的宫刑。



*

黄鼬:

臭液防身

Mustela sibirica

 

 

 

 

 

 

 

 

 

 

 

 

 

 

 

 

 

 

 

 

 

 

 

 

 

 

 

 

 

 

 

 

 

 

 

 

 

 

俗话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里的黄鼠狼指的就是黄鼬。

山野间的村民一旦发现鸡被吃了,总会赖在黄鼬身上,让黄鼬背负起

鸡贼的恶名。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戎可

 


 

 

 

 


 

 

 

 


 





黄鼬

Mustela sibirica

食肉目    Carnivora


Mustelidae





头细而颈长。耳壳短宽,稍突出于毛丛。体形细长,四肢短,尾长约为

体长之半。全身棕黄或橙黄色。冬季尾毛长而蓬松,夏秋毛绒稀薄,尾毛不

散开。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其实,黄鼬只在食物极其短缺的季节,或是年老力衰、饥寒交迫

之时,不得已才偷袭家禽。上海的科学家在解剖了全国近 5000 只黄鼬后,

发现仅有两只吃过鸡,绝大部分都是鼠类的残骸。可见,黄鼬极少吃鸡,

反而嗜食鼠!另外,它们也捕捉蛙、蛇、小鱼、昆虫、小鸟、蚯蚓等猎物,

冬季食物匮乏时也吃植物块根充饥。

黄鼬为小型食肉动物,隶属食肉目鼬科,在中国大部分省区均有

分布。它的体形修长,头部狭长,四肢短小,动作灵活,爬、跑、跳、

钻样样拿手,练就一身捉老鼠的好本领。一只黄鼬每天要吃 100-150

肉,相当于吃掉 1 只褐家鼠或黄胸鼠、6 只黑线姬鼠或 4 只小家鼠。即

便在鼠类不繁殖的冬季,黄鼬依旧对鼠类大开杀戒,加速灭除老鼠,控

制鼠害能力不容小觑。

黄鼬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林地河谷、沼泽、灌丛、农田、村庄等

处都能生存,这也得益于它独特的安身立命法宝。黄鼬的肛门处有一对

肛腺,遇险时能猛地呲出一股雾状臭液,趁敌害受惊之际逃之夭夭。由

于臭液中含有有毒的丁硫醇,闻上去与燃烧的橡胶一样奇臭无比,因此,

没谁敢轻易招惹黄鼬。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和滥捕乱杀,野生黄鼬

的数量已明显减少。如今,还有一些黄鼬进入城市讨生活,依靠人类无

意中提供的机会生存繁衍。



*

黑熊:

身体灵活的黑瞎子

Ursus thibetanus

 

 

 

 

 

 

 

 

 

 

 

 

 

 

 

 

 

 

 

 

 

 

 

 

 

 

 

 

 

 

 

 

 

 

 

 

 

 

由于胸前有一块月牙形的浅色斑,故亚洲黑熊又被称为月熊

它还有个俗名叫黑瞎子,但科学家经过测试发现在没有遮挡物时,黑熊

可以看到很远处的食物。然而,黑熊是典型的林栖兽,在一眼望去全是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熊柏泉

 


 

 

 

 


 

 

 

 


 





黑熊

Ursus thibetanus

食肉目    Carnivora


Ursidae





身体肥大,尾巴短,脚掌大,爪有钩,头阔,吻短,鼻端裸出,耳朵长

而显著,被有长毛,颈部两侧的毛特别长,形成两个毛丛,胸部有一月牙形

浅色斑。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南至华南。

 

 

 

 

树的森林,视力再好作用也不大。因此,黑熊主要依靠敏锐的嗅觉及听

觉觅食和躲避危险。

亚洲黑熊广泛分布在亚洲大陆,栖息在海拔 1000-4000 米的阔叶林

和针阔叶混交林中,而在麻阳河,可能在人迹罕至的锯齿山才会有他们

的踪迹。

尽管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熊科,但它却是杂食动物,食物中的植

物占到 90% 左右,包括嫩草、嫩叶、树芽、蘑菇、野果和种子等。黑

熊会随季节的变化,前往不同地点生活:夏季在凉爽的高海拔地区活动,

初春及秋季迁移到低山甚至河谷地带觅食;冬眠前大量取食富含油脂的

坚果,以及昆虫、小鸟、小型哺乳类等动物性食物,在体内囤积脂肪。

随后,黑熊钻入洞穴,依靠体内的脂肪度过漫漫长冬。冬眠时,黑熊睡

得并不深沉,随时都会醒来。

头大腿粗的壮硕身材让黑熊的步态略显笨拙,但它们其实身体灵

活,能涉水游泳,更擅长爬树。它的脚掌威力巨大,往往一掌拍出就能

杀死其他动物。但黑熊在活动时也很胆小谨慎,如果发现可疑情况,会

立即用后足站起环视四周,一旦出现危险,便迅速逃入密林之中。

黑熊的活动范围广,是潜在的种子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森林的植被组成和演替。但是,由于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

地丧失,以及市场对熊胆和熊掌的需求,黑熊的数量近年来下降迅速,

面临濒危境地。



*

豹猫:

低调的猎手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夜幕降临,麻阳河的森林出现了一阵窸窣声,一只雌豹猫闪现出来,

嘴里的老鼠挣扎不停。循着尿液的气味,它很快返回巢穴,但并不急于

进入,而是小心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悄悄钻进洞穴查看幼崽。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豹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食肉目    Carnivora


Felidae





身花纹斑驳,通体浅棕色,从头部至肩部有 4 条黑色纵纹,中间 2 条向

后延伸至尾基。体侧有数行不规则黑斑,臀部斑点较大,四肢斑点较小;尾

和体色相同,具棕黑斑和半环,尾尖端棕或黑色。





除北部和西部干旱区,广布于中国。

 

 

 

 

豹猫是中国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适应力极强,分布在从东南亚

的热带雨林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针叶林,在灌木丛、次生林、农田甚至

是村庄附近都能生存。它的身体柔韧纤细,外形似家猫,四肢更修长,

白色眼圈独特而显眼,体表斑纹与豹类似,四肢与尾巴上散布黑色铜钱

状斑点,模仿阳光穿透叶丛洒落的光影,以便完美地融入环境。

豹猫多在晨昏时分外出活动,平时在用尿液或抓痕标记的地盘中

独自生活,只有繁殖季节才出现雌雄同框的甜蜜画面。它们擅长攀爬和

游泳,是天生的猎手,以突袭方式杀戮,最爱捕食啮齿类,也捕猎鸟、蛙、

野兔、蜥蜴和昆虫。一旦捕获猎物,豹猫会用锋利的犬齿刺入并紧咬猎物,

以防猎物逃脱。

豹猫在食物链中处于较高地位,在调节生态平衡上具有不可低估

的作用。它们曾经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但却一度沦为毛皮贸易的受害

者,在人类的猎枪之下,野生豹猫数量锐减,直到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

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国才停止出口豹猫毛皮,野生豹猫种

群才得以存活。

清晨,森林中升起白雾,洞穴中的豹猫幼崽早早醒来,在雌豹猫

身边嬉戏打闹,它们继承了妈妈的优良基因,不久便会离开母亲,独自

在这片森林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

穿山甲:

团成壳球以避天敌

Manis pentadactyla

 

 

 

 

 

 

 

 

 

 

 

 

 

 

 

 

 

 

 

 

 

 

 

 

 

 

 

 

 

 

 

 

 

 

 

 

 

 

穿山甲 4000 万年前就活跃在地球上,是先于你我存在的生灵,遇

到危险也只是团成硬壳球,顶多让敌人下不了嘴。但这种独居的哺乳动

物夜间活动,鳞片颜色有助它在丛林中隐身。穿山甲嗜食白蚁和蚂蚁,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唐继荣

 


 

 

 

 


 

 

 


 





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鳞甲目    Pholidota

鲮鲤科 Manidae





头小面扁平,嘴短,口小,无齿,舌细长,除腹部及四肢内面外,全身

被角质坚硬的鳞片。如瓦状,鳞与鳞间有毛,鳞片略成三角形,黑色或黄色。





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浙江。

 

 

 

 

 

能用前足的长爪毫不费力地在土中打洞,然后将带有粘性的细长舌头伸

入蚁穴扫荡白蚁和蚂蚁。他们古老、温柔并害羞,即使恋爱季,小伙也

从不主动追求,只是留下气味,告知心仪的姑娘:我在等你。

穿山甲宝宝刚出生时无鳞,浅白色,半月后睁开眼,慢慢长出鳞片,

鳞片渐次角化,成为黑褐色,外出觅食小穿山甲常爬到妈妈后背,将爪

子插入妈妈尾基部的鳞片中,安稳地被妈妈驮着穿过丛林。遇险时,妈

妈会立即停止行动,身体卷成球包住自己的孩子,让天敌无从下口。

数十年前,中国南部的森林中还生活着数量较多的中华穿山甲。

但面对贪婪的人类,曾经随处可见的穿山甲节节败退,被人硬生生吃成

了保护动物。如今,在麻阳河的茂密灌草丛中,只有穿山甲曾经住过的

洞穴还留在这里,在寂静的森林中发出无声地呐喊。

放过穿山甲吧,它们的磷片由角蛋白组成,不过是加厚的指甲,

滋不了阴也壮不了阳。况且,再好的春药,也唤不醒内心的激情,治不

了精神的阳痿。



*

花面狸:

组团好处多

Paguma larvata

 

 

 

 

 

 

 

 

 

 

 

 

 

 

 

 

 

 

 

 

 

 

 

 

 

 

 

 

 

 

 

 

 

 

 

 

 

 

2003 年,花面狸因被认为传播 SARS 病毒一夜成名,继而遭到灭顶

之灾。之后的研究证实,这种致命病毒可能源自中华菊头蝠,然后才通

过中间宿主花面狸传播给人类。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供图
* 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

 


 

 

 

 


 

 

 

 


 





花面狸

Paguma larvata

食肉目    Carnivora

灵猫科 Viverridae





体色通常为灰棕、棕黄或淡棕褐色,四肢浅黑褐色。头颈部黑色,面部

白斑与面颊及眼周的黑褐色形成花面。尾长、尾基粗。尾两色,近基部

带棕色,自尾中部起渐趋黑色,至尾端全为黑色。





分布于中国南部、东部、中部。

 

 

 

 

花面狸是食肉目灵猫科中的小型夜行性动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

带地区的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穴居在石洞、岩缝、树洞或

土穴中。它的外表似狐狸,四肢粗短,吻部短圆,趾端有可伸缩的爪,

趾垫厚实富有弹性,奔走时轻快无声。体色通常为灰棕、棕黄或淡棕褐色,

尾巴或身上无斑点或条纹,面部有状如面具的独特花纹。

由于攀爬技巧高超,花面狸无论上、下树都灵活自如。作为食肉

动物的它不爱吃肉,反倒嗜食野果,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小能手。栖

息地中的野果不够时,花面狸还会潜入果园偷食水果。此外,花面狸也

吃嫩枝叶和捕食雏鸟、蛙、鼠和昆虫等猎物。

春季,雄花面狸在领地中驱逐同性,与心仪的雌性成家立业。夏季,

它们在麻阳河食物丰富的阔叶林和灌丛中游荡生活,尤其常在瑞石村、

毛家村、长依村等酸枣多的地方出没。秋季,花面狸组团大吃特吃,为

过冬储备能量。冬季集群在洞穴中冬眠,但花面狸并未完全睡死,还会

不时醒来觅食、饮水和排便。

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群体方式生活是花面狸防御敌害的重要生存策

略。花面狸最主要的天敌是大型猫科动物。遇敌时,它能迅速上树躲避。

若躲避不及时,花面狸便展开激烈反击,并像臭鼬一样从肛门腺喷出恶

臭分泌物对付捕食者,然后趁机逃走。



*

赤腹松鼠:

剥树皮,不得已

Petaurista alborufus

 

 

 

 

 

 

 

 

 

 

 

 

 

 

 

 

 

 

 

 

 

 

 

 

 

 

 

 

 

 

 

 

 

 

 

 

 

树最怕什么?

古语说 :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树被剥皮后,树叶合成的营养无法送达根部,树会死。

赤腹松鼠有一个名声,爱剥树皮,在麻阳河主要分布在大河坝一带。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肖治术

 


 

 

 

 


 

 

 

 


 





赤腹松鼠

Petaurista alborufus

啮齿目    Rodentia

松鼠科 Sciuridae





全身背面为橄榄黄色或浅棕黄色,中部色较深。整个腹面及四肢内侧均

为栗红色。四足背色趋黑。某些个体面部色泽深。眼周具黄棕色眼圈。尾背

面端部有不明显黄黑环。





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河南、

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典型树栖动物的他们,剥树皮这一行为实在古怪。松鼠是种树的。怎么

能剥树皮呢?树是家,森林是家园,他们为什么要自毁家园呢?

研究发现,树皮的韧皮部富含糖分,赤腹松鼠试图靠韧皮组织获

取营养。

并且,更奇怪的事情出现了,赤腹松鼠大量地剥人工林的树皮。

他们和人工林有仇吗?人工林的树不也是树吗?

来看赤腹松鼠吃什么:花、果、种子、嫩枝、树叶,树皮偶尔也在其中,

顺便吃昆虫,鸟蛋。天然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物种类多,生

物多样性丰富,此花开,彼果熟,新叶长,老蒂落,采集讨生活的赤腹

松鼠总能填饱肚皮。而人工林中,林分组成单一,被剥夺了天然栖息地

的松鼠们,食物单调,甚至挨饿,不得已只能剥树皮充饥。

赤腹松鼠可不是坐以待毙的动物。他们主动适应人类破坏后的环

境,很快改变食性,加上繁殖快,一年里都能生,一窝生三四只,而天

敌要么迁走要么灭绝。赤腹松鼠成了为所欲为的动物。剥树皮算什么?

赤腹松鼠进入社区,进入你家,甚至在屋顶营巢,农田拿取食物。他们

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打破生态平衡。

他们有所有其他松鼠的可爱,大尾巴,两只前爪举着食物吃,坐

在树端唱歌求爱。巢筑在大树的树杈间,稳当。椭圆形,防风防雨。枝

叶层层内包,细密。内核是婴儿室,铺着丝丝缕缕的干树皮或嫩叶。再

将周边枝叶的心部嫩芽咬掉,使得分枝密集,巢穴隐藏其中,安全——

精致到你都想变成松鼠进去躺一躺。



*

红白鼯鼠:

会飞的松鼠

Petaurista alborufus

 

 

 

 

 

 

 

 

 

 

 

 

 

 

 

 

 

 

 

 

 

 

 

 

 

 

 

 

 

 

 

 

 

 

 

 

 

有一种动物长得像猫像狐像鼠又像考拉,能飞能跑能游泳能爬树

能挖洞能打架,背上背红毛,脸腹部白毛。醒目漂亮,这种动物叫红白

鼯鼠。

鼯鼠能飞靠飞膜靠腿靠尾巴:飞膜张开作翅膀,通过腿抬升或垂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胡灿实

 


 

 

 

 


 

 

 

 


 





红白鼯鼠

Petaurista alborufus

啮齿目    Rodentia

松鼠科 Sciuridae





体毛色粟红。下颌、喉及前胸部有一白斑。背后部有一大型黄白色块斑。

肩为白色。腹毛多为赤褐色,杂有少量白色。躯体两侧及前后肢间有皮质飞

膜相连。尾略长于体长。





广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等。

 

 

 

下或伸直来改变滑行路线,尾巴控制方向。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

悬崖飞到一棵树。其实是滑翔,距离一般不超过 50 米。也有失手的时候,

平衡掌握不好,从山崖摔下,头破血流也不是没有。这个时候,难免靠

人类救助。

红白鼯鼠在麻阳河保护区被称为飞虎,喜欢从河谷两岸的悬崖峭

壁上,此岸飞到彼岸。

鼯鼠有一个奇葩习惯,不管出去多远,都要回到自己的洞里拉巴巴。

鼯鼠白天就在树洞里枕着尾巴睡大觉,尾长 40-50 厘米,几乎与身

体的长度相等。是枕头也是方向盘。早晚出来觅食,散步。冬天冬眠。

红白鼯鼠主要栖息在海拔 1000-3000 米针阔叶混交林中 , 典型的树

栖动物。红白鼯鼠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和中国西南部,包括川、黔、滇、

桂和陕西南部地区。

荀子有句话是嘲笑鼯鼠的: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

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红白鼯鼠有自己的语言系统。谈恋爱发出得得得声,和敌人

战斗会吾吾叫。滑翔时一声,表示一切正常。吱吱两声,

是在追逐玩耍。吱吱吱三声,表示有危险,敌人来啦,要么藏好,

要么跑,要么打。



*

松萝:

偏爱洁净的原始森林

Usnea florida

 

 

 

 

 

 

 

 

 

 

 

 

 

 

 

 

 

 

 

 

 

 

 

 

 

 

 

 

 

 

 

 

 

 

松萝,当你听到这个名字时,脑海里是否浮现出某种陌生的植物

形象?根据字面意思,这种植物应该长得像松树或着具有松树的某些特

征、而且是缠绕着他物向上生长的藤本(萝字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

物)……错了错了!它不属于高等植物,不具有根、茎、叶,不开花,

也不结果,它们主要靠营养繁殖方式繁殖后代,还可以通过参与共生的

真菌进行有性生殖,是逆境拓荒者地衣王国的成员。

 

 

撰文
* 陈莹婷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彭建生

 


 

 

 

 


 

 


 





松萝

Usnea florida

茶渍目

梅衣科





地衣类植物,植物体为丝状,向下垂,灰白色,侧枝多,又细又短,其

基部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木的树皮上。





(暂无信息)

 

 

 

地衣?好奇怪的称呼,那是一类生物吗?对,地衣是生物,但又

不是一类生物,因为地衣是由两类毫无血缘关系的生物——真菌和

藻类相互供养、紧密依存而形成的非常特殊的生物。真菌与藻类分工明

确、合作默契:藻类通过自身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为

共生真菌提供营养;真菌则用菌丝将藻类围裹在怀中,以免强光直射、

晒伤枯死了脆弱的藻细胞,同时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提供

光合作用的原料。

作为一种地衣,松萝当然也是某种真菌与某种藻合力创建的

型群落了。地衣学家常根据外貌形态,把地衣分成三类:枝状地衣、

叶状地衣和壳状地衣。这三类地衣的外貌形态特征相差甚大,一般凭肉

眼可以轻易区分。

当你在野外邂逅松萝时,你也能判断它属于枝状地衣。因为在地

衣界,它的体型堪称耀眼,它的生长方式可谓离经叛道,有违地衣之名

的本意——不像衣服一样贴着地面生长,而是依附在远离地面的树木体

上,远望如一大枝茂密的松针,近看才知,原来是一顶顶怪异的如拇指

甲盖大的浅绿色盘子盘子边缘还长着一圈毛发。

当然,若不付出汗水和毅力,我们恐怕没法遇见松萝——地球上

最纯洁的生命了。它对生长环境十分挑剔——这是地衣们的通病,它们

对环境污染十分敏感,故而被用作空气质量监测器,即环境指示物

——在麻阳河保护区,只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才能一睹芳容,因为

这在空气干净、没有污染和人工干扰的原始森林中,松萝才能悠然自得

地度过长达千年的岁月。如果童话里的森林精灵是现实事物,那松萝一

定是久居深山、一尘不染的精灵了!



*

鞭枝悬藓:

林荫下的一帘幽梦

Barbella flagellifera

 

 

 

 

 

 

 

 

 

 

 

 

 

 

 

 

 

 

 

 

 

 

 

 

 

 

 

 

 

 

 

 

 

 

 

 

 

 

 

 

 

 

 

 

 

撰文
* 曹威
审稿专家
* 熊源新
摄影
* 熊源新

 


 

 

 

 


 

 


 





鞭枝悬藓

Barbella flagellifera

灰藓目

蔓藓科 Meteoriaceae





物体多纤细,交织成束,往往悬垂于树干或树枝上,有如须状,绿色或

黄绿色,有光泽,主茎纤长,沿附树干,随处产生成束假根附着基质上。





(暂无信息)

 

 

 

 

 

 

在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河边的树丛或崖壁上,总有大片的须状植物

悬垂而下,像柳条儿一样随风摇曳,恣意地从湿润的空气中获取水分。

但与寄生植物不同的是,这种看似寄生的植物只是附着或者攀援在

高大的植物上,并不会从被借住的植物身上掠夺营养。这类悬垂状

的植物大多隶属蔓藓科 Meteoriaceae

而其中又以悬藓属 Barbella 的鞭枝悬藓
Barbella flagellifera
最具特

点。为什么呢?这得从它的名字说起。其属名 Barba 源于拉丁语,意为

胡须,-ellus 意为小形,指植物体纤长,悬垂在树枝上犹如胡须,种加

flagellifera 则表示具很多细长而下垂的鞭状枝。

生长中的鞭枝悬藓呈现带有光泽的绿色或黄绿色,交织成束悬垂

于树干或灌木和竹类植物上。纤长的主茎以成束假根沿树干基质附着,

支茎密集,疏松被叶,稀疏羽状分枝,分枝短而倾立,基部扁平被叶,

尖部常细长而呈鞭状。仔细欣赏,果然形如其名。

鞭枝悬藓喜好生长在温暖湿热之地,而麻阳河的气候正好符合它

的生长要求,正因如此,整个族群才会如此繁盛。麻阳河喀斯特地貌发

育十分强烈,到处是深切峡谷或天坑,每当太阳升起,阳光洒向峡谷,

鞭枝悬藓便披上了一层亮绿色,真是宛如一帘幽梦。



*

黄边孔雀藓:

苔藓植物中的美人儿

Hypopterygium flavolimbatum

 

 

 

 

 

 

 

 

 

 

 

 

 

 

 

 

 

 

 

 

 

 

 

 

 

 

 

 

 

 

 

 

 

 

 

 

 

孔雀藓科 Hypopterygiaceae 中的许多成员都有形如雀尾这一特点,

但尤以孔雀藓属最为形象。孔雀藓属 Hypopterygium 的属名 Hypo 意为下

位,pterygo 即翼状,指两列侧叶和腹叶的排列方式。中文名则指其分枝

丛生呈扁平扇形如孔雀开屏。

 

 

撰文
* 曹威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曹威
孙中文

 


 

 

 

 


 

 

 

 


 





黄边孔雀藓

Hypopterygium flavolimbatum

灰藓目

孔雀藓科 Hypopterygiaceae





体形中等大小,黄绿色。主茎匍匐,密被假根;支茎高 2-3 厘米,基部直立,

具稀疏叶片,上部规则羽状分枝。侧叶阔卵形,平展,两侧不对称,长约 1.4

毫米,阔约 0.8 毫米,先端短尖。





产广西和云南,喜马拉雅地区有分布。

 

 

 

 

如今,在贵州分布最广的种类便是喜欢生长在林下阴湿的岩石表

面、树干基部或土壤表面的黄边孔雀藓
Hypopterygium flavolimbatum
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植物随处可见。黄边孔雀藓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

不仅需要合适的温湿度,而且还得远离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

所以要寻得她的踪迹还真是不太容易。

说来也巧,我第一次与她邂逅,正是在麻阳河自然保护区。

那是 2013 4 月,那时的我刚刚接触苔藓植物,总觉得好多种类

都长得一模一样,实在太难区分了。在去龙清潭的路上,我的视线忽然

被脚下石头上的一小片亮白绿色植物所吸引,凑近一看,那小小的扁平

植株上有许多规则整齐而密集的分枝,它们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漂亮的扇

形。由于正值早春,小小的植株上凝集了些许晨露,从树缝里漏下来的

斑驳阳光洒在上面,亮晶晶的,像极了一只只开屏的小孔雀。我一阵兴奋,

仔细地观摩了好一会,这才想起来询问老师和师兄,不曾想,他们轻描

淡写的说了句:孔雀藓嘛!在他们见怪不怪的回答中,我却对这个

物种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我还发现她贴近地面的那一面还着生一列小

小的叶片,使得原本密集生长的叶片中有了更多的孔隙,以便能储存更

多的水分,后来慢慢才知道,由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不能从基质

中很好的吸收水分,所以几乎所有苔藓的进化策略都是为了能更好更多

吸收和储存来自周围环境中水分等物质。

这就是我和黄边孔雀藓第一次相遇的故事。也许正是因为她的精

巧和美丽深深吸引了我,让我至今我还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



*

疏枝刚毛藻:

抓住石头

Cladophora insignis

 

 

 

 

 

 

 

 

 

 

 

 

 

 

 

 

 

 

 

 

 

 

 

 

 

 

 

 

 

 

 

 

 

 

 

 

 

 

 

 

 

 

 

 

 

撰文
* 刘艳丽
审稿专家
* 熊源新
手绘
* 李小东

 


 

 

 

 


 


 





疏枝刚毛藻

Cladophora insignis

刚毛藻目     Cladophrales

刚毛藻科 Cladophoraceae





(暂无信息)





贵州、云南、江西、福建。

 

 

 

 

 

 

麻阳河的山间溪流中,清澈见底的水底石头上常常生长美丽的绿

色丝藻,发丝一样纤细,像新生一样干净,许多丝状藻类缠绕在一起,

如同水底的绿琉璃裂纹一般,令人驻足侧目。这就是疏枝刚毛藻。

在麻阳河保护区海拔 600 米的新景乡关家和锦溪,水质清澈、富氧、

安全,在这里人们能轻易地见到大量疏枝刚毛藻。它们对生境很挑剔,

但对动物很友好,上下颌具有角质的鱼每天吸在石头上一点点地啃食它

们,吃得圆滚滚的。水中的底栖生物也喜欢围绕在它们周围,隐蔽自己。

疏枝刚毛藻生长在流动的溪流环境中,静缓不动的水面诸如湖泊、

水库这样的地方很难见到它的身影。它们基部的基细胞可以形成盘状固

着器或假根,能够牢牢附着在水中的石头上。

在繁殖季节,疏枝刚毛藻产生孢子,孢子顺着水流飘向远方。有时,

疏枝刚毛藻也可以通过藻丝断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新生的稚嫩枝条

在流水的冲撞中很快折断,顺着水流漂向远方,寻找下一块适宜的水中

石头,为疏枝刚毛藻的帝国大业开创新的疆土。



*

长叶黔蕨:

依水而居

Phanerophlebiopsis neopodophylla

 

 

 

 

 

 

 

 

 

 

 

 

 

 

 

 

 

 

 

 

 

 

 

 

 

 

 

 

 

 

 

 

 

 

 

 

水是生命之源,哪里有水,哪里才可能有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是最早从水生环境成功登陆的生命类别。目前地球上还

生活着 1 万多种蕨类植物,中国约 2000 余种,它们大都喜生于温暖湿

润的森林环境,生长在贵州麻阳河保护区的长叶黔蕨就是现代蕨类植物

的代表之一。长叶黔蕨是中国特有草本植物,主产贵州,隶属鳞毛蕨科,

 

 

撰文
* 董仕勇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手绘
* 李小东

 


 

 

 

 


 

 

 


 





长叶黔蕨

Phanerophlebiopsis neopodophylla

水龙骨目     Polypodiales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植株高达 75 厘米。根状茎较粗,横走,先端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

黑褐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簇生;叶片卵形,一回羽状复叶。





贵州。

 

 

 

植株被丰富的黑色鳞片,具革质、一回羽状复叶。

同其他高等蕨类植物一样,长叶黔蕨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水:成

熟的精子必须以水为媒介,才能游动到配子体的颈卵器里,才有机会和

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开始下一代生命的孕育。在麻阳河保护区,每

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长叶黔蕨会抽出毛茸茸的拳卷新叶,叶子一边舒展,

其背面的孢子囊也一边发育,孢子囊一旦从绿色转变为砖红褐色,里面

的孢子即告成熟,蓄势待发了。

7-8 月,雨季来临,借助孢子囊环带的瞬间爆发和风的舞动,孢子

们开始了它们的自由探险之旅。那些能够碰巧找到湿润、阴凉、安静而

又有光生境的孢子,才能继续它们的生命之旅,发育为成熟的绿色配子

——不过小指甲盖大小的心形片状体。配子体的生存和发育绝对离不

开水。

孢子萌发为配子体,配子体经受精过程发育为翠绿多姿的孢子体,

孢子体再产生孢子,长叶黔蕨就这样循环反复地完成一个个生命周期,

传承生命又不停地发展生命,以便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麻阳河湿润的森林河谷是长叶黔蕨的理想家园。长叶黔蕨和形形

色色的其他蕨类一起,适应同时影响着麻阳河的森林植被。



*

白及:

侬家是兰花

Bletilla striata

 

 

 

 

 

 

 

 

 

 

 

 

 

 

 

 

 

 

 

 

 

 

 

 

 

 

 

 

 

 

 

 

 

白及叫白及,你可能不知道,它其实是兰花。白及除了美,还入药。

身份自是尊贵。兰之所以为兰,看两种事物,合蕊柱和唇瓣,——白及

都有。

什么是合蕊柱?就是一只小柱子啦。一般植物的生殖器官由雄蕊

和雌蕊组成,而兰科硬生生把雌雄生殖器官纠缠融合成了柱状合蕊体,

小柱子最前端有小药帽,小药帽下面藏着花粉块。而雌蕊的柱头变成小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王卫东

 


 

 

 

 


 

 

 

 


 





白及

Bletilla striata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Orchidaceae





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叶狭长

圆形或披针形,花序轴或多或少呈字状曲折;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

紫红色或粉红色。





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

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凹陷,是花粉着陆和萌发的小药床。

唇瓣是兰独有的花瓣,通常生在合蕊柱基部。兰科植物萼片内侧

有三枚花瓣,其中一枚显著不同,是为唇瓣。有的唇瓣有蜜腺分泌蜜汁

吸引昆虫传粉,同时也给前来授粉的昆虫提供一个站立的平台。

然而,对昆虫来说,兰花多骗子,白及才不会给昆虫蜜呢!它们

就仗着长得美,勾引昆虫来传粉。

白及种子构造简单,极细小,放大放大放大会发现种子橄榄形,

与相适应的真菌共生,靠真菌提供营养发芽,因而自然状态下,很难萌发。

白及的茎呈块状,像是做着 V 形手势的手掌。白及生长期长,两

年长两到三个茎块,第三年增长到四到六个,第四年增长到八到十二个。

超过四年后,茎块会因太拥挤而腐烂。

白及在中国曾经广布,现退守西南。麻阳河保护区,白及生在麻

阳河、洪渡河、兰子河主干道并支流两边的乔木林地。

白及除了入药,对人类文明有贡献,中国古书装订、古籍修复和

字画装裱全仗着白及茎熬制的白及胶。传统拓印过程中,润湿宣纸用白

及水,白及水无色透明黏性好,能使薄纸更好贴附在被拓物的表面——

这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复印技术。



*

水麻:

浆果交易

Debregeasia orientalis

 

 

 

 

 

 

 

 

 

 

 

 

 

 

 

 

 

 

 

 

 

 

 

 

 

 

 

 

 

 

 

 

 

水麻在外观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在夏日里它那成熟之后橙黄色、

浆果状、密密麻麻的小果子。水麻又有柳莓的别名,长成灌木、枝

条柔韧而又有着柳叶形状的叶子,却结出树莓那样的果实,这个名字确

实很贴切。

如果不是叶片的形状跟荨麻科的植物类似,也没有什么扎人的皮

刺或者刺毛,水麻大概很容易被误会成是某种悬钩子。而它的果实确实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水麻

Debregeasia orientalis

蔷薇目     Rosales

荨麻科 Urticaceae





落叶灌木。叶背密被白色茸毛。聚花果球形,直径约 0.5-1 厘米,瘦果

包于橙红色、肉质的花被内。





产西藏东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

湖南及台湾。

 

 

 

 

 

是可以吃的野果,酸酸甜甜的味道除了风味稍有差别,整体上也与各种

悬钩子别无二致。特别是那些同样结橙黄色聚合果的悬钩子相互对照,

完全不同的两类植物却有如此相似的果实,这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一类营养丰富、味道可口的浆果,可不是生来就为了给你尝鲜。

水麻为什么要额外长出好看又好吃的果肉呢?这是一场植物与动物之

间的交易。只要是以果实为食物来源的动物,不管是鸟类、小型哺乳动

物或是昆虫,在它们取食水麻或甜美的果实之时,体型大的动物没空挑

挑拣拣,将整个果实一口吞下,水麻的种子也就随果实一起进入肚皮。

但种子外有一层坚硬的不会被消化的内果皮,保护着种子随小动物的粪

便一起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走路的种子搭上了便车。而蚂蚁

一类的昆虫采集果实后同样会将其四处搬运,那些吃不完或者是吃完丢

弃掉的果实也就通过这种方式寻觅新的落脚点。

荨麻科的植物大多都拥有非常发达的韧皮纤维,水麻作为成员之

一,当然也不例外。这让它的树枝显得尤为柔韧,不易折断。许多荨麻

科和其他类群的植物都拥有类似的保护措施,而这些纤维被人们加以利

用,于是成为绳索、布匹的原料。

水麻主要分布在麻阳河保护区分布很广,不管是小溪沟旁还是河

畔都有他们婀娜多姿的身影,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

菖蒲:

不动声色地杀死蓝藻

Acorus calamus

 

 

 

 

 

 

 

 

 

 

 

 

 

 

 

 

 

 

 

 

 

 

 

 

 

 

 

 

 

 

 

 

 

 

 

 

蓝藻发疯有多恐怖?先是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鱼类因为缺

氧而翻了白眼,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死亡,水体变成绿色,恶臭不止。

长此以往,生机勃勃的湖泊变成死湖。

就没什么能扼制蓝藻吗?有,菖蒲。

古代书生案上会供菖蒲。一方面是文人的风雅,另一方面夜里读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菖蒲

Acorus calamus

菖蒲目     Acorales

菖蒲科 Acoraceae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外皮黄褐色,有香气。叶基生,剑

状线形,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长 30-40cm,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长

4-8cm,花黄绿色。





全国各省区均产。

 

 

 

 

 

书菖蒲收烟护目,叶子的清气还能提神醒脑。这个方法比头悬梁锥刺骨

好。

彼泽之坡,有蒲与荷。菖蒲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植物,古意缭绕。

菖蒲有自己的生日,农历四月十四。五月是毒月,到了端午节,

江南人家会把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避邪。因此,端午节也叫菖蒲节。

风姿清雅的菖蒲可不像看上去那么超然物外,与世无争。菖蒲有

化感作用,即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有

利或不利的作用。
中国话说就是相生相克。

菖蒲是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在污水中也能正常生长。比如,富

营养条件下菖蒲对蓝藻属的铜绿微囊藻有化感抑制作用,菖蒲化感物质

的释放主要源自根部分泌物。事情太隐秘了,科学家猜想,化感作用机

理可能在于化感物质的胁迫使微囊藻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过量积累,进

而引发对藻细胞的伤害。

于是,菖蒲摇身一变,成了清洁水体的指示物种。

菖蒲长在水边、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麻阳河保护区天然湿地

大多为河流湿地,主要由麻阳河、洪渡河及其支流付家河、张家沟、缠

溪河、山上沟、四方沟等组成,是菖蒲喜欢的家园。

藻类对水生植物同样存在化感作用,尤其当藻类形成大量水华时,

也就是它们的发疯状态,水生植物的生长率,叶绿素含量和营养繁殖能

力都受影响。你凝视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



*

窄叶蚊母树:

它与虫瘿的趣事

Distylium dunnianum

 

 

 

 

 

 

 

 

 

 

 

 

 

 

 

 

 

 

 

 

 

 

 

 

 

 

 

 

 

 

 

 

 

 

 

 

蚊母树这一类植物,名字一听就有故事——难不成这些树上会长

蚊子?什么样的树,才会被称作蚊子的母亲呢?

蚊母树当然不会是蚊子的母亲,蚊子的母亲只会是蚊子。蚊母树

的名字,来源于其叶片常见的现象——虫瘿。虫瘿是指植物的某些部分

被昆虫产卵或寄生之后,内部的组织细胞受到物理刺激或者是昆虫分泌

 

 

撰文
* 黄润诚
审稿专家
* 安明态
摄影
* 周建军

 


 

 

 

 


 

 

 


 





窄叶蚊母树

Distylium dunnianum

蔷薇目     Rosales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 2-6 米;嫩枝略有棱,被褐色星状柔毛 ; 老枝圆

筒形,秃净无毛,干后灰褐色;芽体有褐色星状绒毛。





分布于广西和贵州

 

 

 

 

的化学物质,产生增生,形成一系列形状不同的病变组织的现象。植物

的叶片、叶柄、枝条、芽、花朵,甚至是根系,都可能因为昆虫的寄生

而产生虫瘿。

各种蚊母树的虫瘿是由好几类蚜虫寄生而造成的,虫瘿产生的部

位也各不相同,有的产生在叶片中脉,有的在叶片边缘,有的种在叶柄,

有的种在枝条上。这反映的是不同蚜虫在寄生上的适应辐射,即各自找

到合适的寄生场所,而避免相互挤占生存空间。

关于各种蚊母树的虫瘿,也有不少趣事。大自然的故事错综复杂,

不仅仅发生在两种生物之间,往往还有第三方甚至更多的物种参与。有

一种瘤蛾类的幼虫,蚊母树受到寄生后产生的虫瘿就是它们钻进去大吃

一餐的餐厅,它们靠吃虫瘿组织来维持生存。对于寄生在蚊母树上的蚜

虫而言,这种瘤蛾幼虫是最大的威胁,因为蛾子幼虫在攻击和吃掉虫瘿

组织时,会造成蚜虫的死亡。但非常奇怪的是,瘤蛾的幼虫却对正常的

蚊母树叶子毫无食欲,一口都不想吃。它们挑剔到只在夏天吃一种蚜虫

刺激蚊母树产生的虫瘿,在秋天吃另一种蚜虫产生的虫瘿。瘤蛾这种独

特的生活习性被归在偷窃寄生行为当中,可以说是你喝汤,我吃肉,

还要把你锅打翻的霸道食客了。

窄叶蚊母树分布于麻阳河保护区洪渡河的上游。每年汛期到来时,

河水漫过河岸,蚊母树幼苗在遭遇水后 , 通过形成不定根、特化皮孔以

及减少叶片数量等方式来增强对水淹的抗逆能力,这是其适应水淹环境

的重要策略。



*

金斑虎甲:

昆虫中的百米冠军

Cicindela aurulenta

 

 

 

 

 

 

 

 

 

 

 

 

 

 

 

 

 

 

 

 

 

 

 

 

 

 

 

 

 

 

 

 

 

 

 

夏季,在麻阳河峡谷中崎岖的步道上行走总能遇到一种珠光宝气

的昆虫:它抬头挺胸,一副高傲的样子,并且总和人保持一段距离。当

想靠近它欣赏它的英姿时,它退一步,又走近它,它又后退,好像在跟

人们在玩游戏,不知这家伙会引你去哪呢。它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引路

,即金斑虎甲

 

 

撰文
* 陈尽
审稿专家
* 杨树林
摄影
* 陈尽

 


 

 

 

 

 


 

 

 

 


 





金斑虎甲

Cicindela aurulenta

鞘翅目     Coleoptera

步甲科 Carabidae

虎甲亚科 Cicindelinae





成虫体长卵形,长约 1.5 厘米;身体具金属光泽;头大,复眼突出,上

颚如尖牙般锋利,头顶有紫铜色;鞘翅青色,具 6 个较大白斑,左右翅接缝

处具紫铜色细纹。





福建、广东、贵州、湖北、四川及云南等省。

 

 

 

 

虎甲身材人类面前虽微不足道,但小小身体,大大能量。它可是

陆地上奔跑最快的生物(按体长比例计算),每秒钟可以移动体长的

171 倍,如果按照比例将虎甲放大到与人类身高相当的大小,据科学测

算那么其奔跑速度就可达时速 1000 公里,约 278 / 秒,接近于音速,

可称瞬间移动,按理没有什么猎物是虎甲追不上的,可虎甲捕食成

功率达不到 100%,为什么呢?

原来虎甲在极速奔跑时,由于其复眼结构限制和大脑处理能力不

足会导致瞬间失明,所以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它不得不时常停下来重新

定位猎物,然后继续追捕,如果地上有个缝隙或小洞,猎物突然了钻进去,

虎甲当然也只能扑空了。

金斑虎甲像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披金带银,一身华丽,大家

可别以为它徒有其表,仔细瞧瞧它一嘴重叠的獠牙,不难明白为何

有人把山林之王与其相提并论。虎甲口器下口式,上颚发达,尖锐有力,

犹如一对老虎钳能牢牢抓住任何猎物。比如把蚂蚁爆头,腰斩蝗虫,就

连大型的蝴蝶、飞蛾在它面前也无力反击。



*

巴黎翠凤蝶:

会飞的花朵

Papilio paris

 

 

 

 

 

 

 

 

 

 

 

 

 

 

 

 

 

 

 

 

 

 

 

 

 

 

 

 

 

 

 

 

 

 

 

在中国陕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植被茂密的阔叶林环境中,

生活着一种体中到大型的美丽凤蝶,它们本是一种中国原生分布的蝶种,

却被冠以法国首都的名号。没错!这就是巴黎翠凤蝶。

巴黎翠凤蝶又被称作琉璃翠凤蝶、宝镜凤蝶等。它们全身呈黑色

或黑褐色,在翅上零星散布着翠绿色的细微斑点。这通体暗淡的颜色也

 

 

撰文
* 汪阗
审稿专家
* 陈尽
摄影
* 陈尽

 


 

 

 

 


 

 

 

 


 





巴黎翠凤蝶

Papilio paris

鳞翅目     Lepidoptera

凤蝶科 Papilionidae





体较大,翅展约 12 厘米,翅面暗色,密布金绿色鳞片。前翅亚外缘有

较亮的金绿色小斑列;反面基半部黑色,端半部色调较浅。后翅中部区域有

一亮蓝色大块斑。





西藏、云南、贵州、陕西、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区。

 

 

 

许并不能让你印象深刻。然而,这种凤蝶科昆虫最美丽,也是它们最直

观的特征,便是在其后翅中域靠近亚外缘的那一块醒目且美丽的翠蓝色

或翠绿色斑块。其实,这也是它们很多外号的由来。

若是在麻阳河保护区看到停落的巴黎翠凤蝶,你也许并不能很快

地将它分辨出来。也许你会问:不是只要看到那块醒目的大蓝斑就可

以辨认了吗?话是这样没错!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巴黎翠凤蝶的

翠蓝色或翠绿色斑点会被前翅完全覆盖,只有当其准备振翅高飞,或不

经意间扇动翅膀时,你才会突然注意到它们展现出的那一抹美丽色斑,

从而认出它们的真身。因此,巴黎翠凤蝶可以算是一种性情低调的花间

舞者。

巴黎翠凤蝶每年可发生 1-2 代。它们的性情胆小害羞,一旦有任

何风吹草动,便会快速地逃离现场。当然,有一种情况你也许可以与它

们来一次零距离接触,那便是这些小家伙在喝水的时候。由于气温炎热,

巴黎翠凤蝶经常会在水坑或静水旁吸水,并不断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凉飕飕的水流过全身时可以很好地帮助它们降温。当你发现这种情况时,

只要小心翼翼地靠近,大多数时候是可以离它们非常近的。

除此以外,巴黎翠凤蝶还喜欢在白色的花卉上取食花蜜,如果你

发现了一大片白色花海,仔细搜索,也许就可以与这种低调的璀璨舞者

来一次完美的邂逅啦!



*

胭脂鱼:

鱼大三变

Myxocyprinus asiaticus

 

 

 

 

 

 

 

 

 

 

 

 

 

 

 

 

 

 

 

 

 

 

 

 

 

 

 

 

 

 

胭脂鱼不是生来就好看,是鱼大三变。从体色到体形,都会变。

把小鱼、半成年鱼和成年胭脂鱼放在一起,你绝对会以为是三种鱼。

小时候的胭脂鱼体态修长,深褐色,体侧各有三条黑色宽纹,背鳍、

臀鳍上部灰白色,下缘灰黑色。半成年的胭脂鱼体高增长迅速,背鳍前

端简直是隆起,体形如同一只小型帆船,是一帆风顺的活体版。成年之后,

它变得愈发好看,从鱼嘴到鱼尾长出一条绯红色带,腹部、背鳍和尾鳍

都呈淡红色,相当惊艳。就连脸也是时下最流行的锥子脸,泛着阵阵胭

脂色。就是因为好看,有些地方的人反倒不吃胭脂鱼。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黄璞祎
候勉
摄影
* 侯勉

 


 

 

 

 


 

 

 

 


 





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胭脂鱼科 Catostomidae





长可达 1 米余,重达 10 千克,最大个体可达 30 千克。体侧扁而高,呈

斜方形。口下位。唇肥厚,向外翻,呈吸盘状。背鳍较高,基部长。成体红色,

体侧具一猩红色纵带。





分布在长江、闽江水系,云南仅见于金沙江下游绥江段。

 

 

 

幼年胭脂鱼常集群生活在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半成年后喜欢在江

河湖泊的水体中下层活动,成年后喜居敞水区。每一生命阶段发生的体

色变化则是为了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透明度高的流水中,体色变为近

似水底的深色,以防范天敌。透明度低的浑水里,胭脂鱼安全感增加,

以本来面目示人,颜色鲜艳美丽。它们的嘴巴朝下,嘴型是小小的半圆形,

下嘴唇特别厚,娇憨之态全靠嘴巴营造。胭脂鱼六岁成年,大者达一米。

繁殖季节,前往产卵场产卵,直到秋后才回到干流的深水处越冬。

胭脂鱼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主要生在长江流域。麻阳河

是乌江支流,乌江又是长江支流。尽管胭脂鱼在麻阳河也有分布,但如

今也十分少见了。



*

翘嘴鲌:

挂油瓶的淘气包

Culter alburnus

 

 

 

 

 

 

 

 

 

 

 

 

 

 

 

 

 

 

 

 

 

 

 

 

 

 

 

 

 

 

 

 

 

不知你小时候,生气时是不是嘟着嘴。这种小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有,

但是这样的表情,在我们人类也只是偶尔出现,不过今天,我就想向大

家介绍一种鱼,一直嘟着嘴,有着挂油瓶嘴的鱼类。它就是分布在

贵州麻阳河暗溪口至凉桥段水域的翘嘴鲌。

翘嘴鲌,身体长而两侧扁平,它的上颌短,下颌厚而突出并向上翘,

就长成了挂油瓶的小嘴,一直都是小孩子生气调皮时的状态。但是,它

的嘴可不是表达不满情绪。它是一种凶猛的食肉性鱼类,它那个挂油

 

 

撰文
* 田文红
审稿专家
* 黄璞祎
手绘
* 李小东

 


 

 

 

 

 


 

 


 





翘嘴鲌

Culter alburnus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鲌亚科 Culterinae





身体侧扁、延长,头背面平直,后部隆起。口上位,上颌坚厚,急剧突

出而向上翘。背鳍具光滑硬刺。背部淡褐,腹侧银白色。





 

 

 

 

的小嘴,翘起来恰好方便它在中上层观察和捕食。它适应性特别强,

生命力也很顽强,是中国特有的原生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

区各水域,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

翘嘴鲌动作十分的敏捷,嗖的一下就游向了远方。它的性格像顽

固的小孩子,一旦认定了某种东西,那是非要不可。翘嘴鲌一般以小鱼

小虾为食。它是用视觉和嗅觉来寻找它的晚餐,一旦成为它的猎物,就

一定要咬到嘴里。

小孩子性格的翘嘴鲌也是特别喜欢跳出水面娱乐。但是翘嘴鲌不

曾拥有像海豹一样魁梧的身材,也不曾拥有海龟一样坚硬的外壳,它拥

有的,就只是一颗胆大的心,也常常跳出水面,捕食贴近水面低飞的昆虫。

翘嘴鲌跳出水面觅食,是因为水里的晚饭不够了吗?答案当然是否

定的。水里的鱼种和鱼群比我们所想的要多很多,完全能够达到它的温

饱要求。那么它为什么还要跳出来觅食呢?我想,它跟人类一样,有着

一颗探险的心。水里的世界天天看,也想看看水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增添乐趣。

2008 年,翘嘴鲌已经划入丹江口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是中国

地理标志认定受理的首个活体鱼类。对于翘嘴鲌来说,在它的世界里也

许只有想不想做,没有能不能做的事情。如果你越观察它,就会越觉得

它就像小孩子一样十分的可爱,就会越情不自禁的保护它。



*

越南鱊:

将卵产在河蚌内

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越南鱊是一种小型的鲤科鱼,外形颇似大鳍鱊,但头更小,更尖,

吻更突出。口角处有 1 对短须,侧线完全。背鳍位于身体最高处,胸鳍

末端达到腹鳍基部起点。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第 4 至第 6 根分支鳍条的垂

直下方。体背部深灰色,腹侧面灰白色。鳃盖后缘上方有 1 黑色斑点,

尾柄中轴呈现有隐约蓝宝绿色纵条,向前延伸至背鳍起点的下方。雌雄

个体的背鳍和臀鳍均呈现黑白相间的纵条纹。

总的来说越南鱊有两个特点,雌雄各占一条。繁殖期时,雄性会

呈现出较平时鲜亮不少的婚姻色,越南鱊的雄鱼鳞片边缘有黑色斑

 

 

 

撰文
* 张小蜂
审稿专家
* 黄璞祎
摄影
* 侯勉

 


 

 

 

 


 

 


 





越南鱊

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体较高,扁薄,呈椭圆形。须 1 对,长度小于眼径。下咽齿 1 行,齿面

有锯纹。侧线完全。背、臀鳍末根不分枝鳍条粗于各自首根分枝鳍条。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体。

 

 

 

 

纹,组成暗色网纹,靠近胸鳍和尾鳍的区域会呈现出暗红色团,背鳍和

尾鳍也会出现粉红色区域。同时雄鱼在激素作用下的吻端及眼眶前缘出

现珠星;如果颜色是求偶中用于夸示的美艳服饰,那珠星便是骑士决斗

的武器,强势的雄鱼不但拥有华丽的礼服,也要有足够的武力与耐力。

而常年衣着朴素的雌鱼成熟后腹部拖有产卵管。

到了繁育后代时,雄鱼会搜寻水体的河蚌,将周围划为自己的领地,

驱赶来犯的竞争者,得到经过的雌鱼认可后,雌性鳑鮍把产卵管伸入河

蚌入水管,将卵产在河蚌内,同时雄鱼在入水管边排精,精子随河蚌吸

入的水进入鳃部与卵汇合完成受精。



*

缺须墨头鱼:

洁癖严重

Garra imberba

 

 

 

 

 

 

 

 

 

 

 

 

 

 

 

 

 

 

 

 

 

 

 

 

 

 

 

 

 

 

缺须墨头鱼,听这名字难免让人浮想联翩,难道它真的会吐墨?

实则不然,相传苏东坡在家乡习字,洗笔砚于江,将鱼染成黑色的,故

称之为墨头鱼,也叫东坡墨鱼

既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颜,又不愿与其他鱼类争领地,墨

头鱼很是低调。从正面看,墨头鱼的长相令人汗毛倒竖,头宽而平扁,

还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角质凸起,结合起来甚是怪异。不过最奇特的是口

长在头部底下,跟鲫鱼、鲤鱼、草鱼等本土鱼种,完全迥异,但却能刮

食附着在石头上的青苔。

 

 

 

撰文
* 陈新兰
审稿专家
* 黄璞祎
摄影
* 侯勉

 


 

 

 

 


 


 





缺须墨头鱼

Garra imberba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缺须墨头鱼从嘴型看好似一位清道夫,喜欢栖息在水流湍急、水

底多岩石的环境,常以肉质的吸盘吸附在水底石块上,以着生藻类、植

物碎屑以及沉积在岩石表面上的有机物等为食,一些小型的墨头鱼因能

啄食皮屑还被用于足疗,看这生活习性与清道夫亦有几分相似呢!然而

墨头鱼却更为娇贵,对生活的水质要求很高,生活在污水中简直就是要

了他们的命,对于清道夫而言,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洁癖

麻阳河位于大娄山脉北东,水资源丰富,麻阳河上半段水流湍急,

生态环境良好,是墨头鱼天然的家园。然而由于贵州部分水系水利水电

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强,水域生态也受到不利的影响,墨头鱼可无法

忍受有污秽的缓慢河流,故此墨头鱼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墨头鱼生长比较缓慢,其繁殖季节为 3-5 月,是一种怀卵过冬的

鱼类,同时产的卵密度大于水,产出后沉在水底 , 粘附于基岩、块砾表

面发育。由于对水质的严苛要求,卵要孵化出来也并非易事。对于生存,

墨头鱼还未掌握更强的本领来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洁癖让它们在

这世上举步维艰。



*

中华刺鳅:

随身携带绣春刀,只想安静地做条鱼

Sinobdella sinensis

 

 

 

 

 

 

 

 

 

 

 

 

 

 

 

 

 

 

 

 

 

 

 

 

 

在享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美誉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溪泉、河流沿着山谷蜿蜒曲折,碧绿的山涧溪流完全是水生昆虫的

乐园。蜉蝣、蜻蜓、石蝇及齿蛉的幼体白天藏在石下或沙石中,待夜幕

降临后都活蹦乱跳地出来觅食,可是有一处石缝密布的地带它们很少靠

近,甚至有水中巨兽称呼的齿蛉幼虫都不敢去那儿游猎,因为在那

潜伏着一种凶猛而低调的鱼类——中华刺鳅。

刺鳅的容貌有点古怪,像泥鳅,像蛇或像鳗鱼,水底的许多土著

动物都未必清晰地看到其真容。它那扁平的身体就像小弹簧一样,背鳍、

臀鳍与尾鳍连在一起又像船桨,把弯曲的尾巴突然弹开,一下就能窜出

好远,捕食时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也许齿蛉幼虫还没搞清楚是啥回事,

自己就被刺鳅吃进肚子了。

这家伙除了吃水生昆虫,还是一个捕鱼的好手,但更多时候都低

 

 

撰文
* 陈尽
审稿专家
* 黄璞祎
摄影
* 侯勉

 


 

 

 

 


 

 

 

 


 





中华刺鳅

Sinobdella sinensis

合鳃目     Synbranchiformes

刺鳅科 Mastacembelidae





体长约 25 厘米,身体略侧扁,无侧线,被细鳞,似鳗鱼状。头小,吻

端略呈尖三角状。背鳍有 29-36 枚硬刺。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无腹鳍,

胸鳍略小。





长江流域各水系及台湾。

 

 

调地藏在石缝里伺机而动,河床壁缝也是它喜爱的住所,刺鳅的小脑袋

随时探出洞口四处张望。除了观察猎物,刺鳅似乎还在注意同伴的动向,

因为它喜欢群居,在野外一块大石下就能聚居很多条。它们经常几十条

静静地挤在一起生活,从不互相打斗。只露出一堆尖尖的小脑袋,特别

可爱,好像一窝刺鳅在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别以为它会和泥鳅一样温

柔可爱,其实它的背鳍前方都有一排短小的硬刺,如果徒手去抓,很可

能被它的刺所伤。带着绣春刀的刺鳅还是个十足的吃货,最大个体能达

1 千克左右。

麻阳河的溪流在夏季水位暴涨,刺鳅会前往新的区域觅食,但秋

季水位下降后有很多鱼类和水生昆虫,甚至刺鳅都会被困在一个小池

塘内等着水一点点干涸,可是刺鳅一点也不担心,它在小池塘内正好

可以饱餐一顿并趁着夜色钻出水面,扭动身躯前往原本栖息的溪流中,

它身为一种鱼为什么能上岸活动呢?原来刺鳅具有借助辅助呼吸器官

進行呼吸的功能,离水状态下只要体表和鳃部保持一定湿润,也能存活

24-36 小时。

以前人们可能常在小溪、田野、江边看到它,可是随着环境变化,

刺鳅也变得越来越少,因为刺鳅对水质十分苛刻,以前有经验的农户往

往根据其数量来判断农田水质的状况,符不符合耕种。时过境迁,麻阳

河仍然是中华刺鳅不可多得的乐园。



*

大鲵:

大鲵爸爸负责照顾大鲵娃娃

Andrias cf. davidianus

 

 

 

 

 

 

 

 

 

 

 

 

 

 

 

 

 

 

 

 

 

 

 

 

 

 

 

 

 

 

 

你要是看见一只大鲵身体蜷成半圆状,不用说,他是把卵环住,

照顾还是卵的鲵娃娃。

大鲵妈妈傲娇,产卵住进大鲵爸爸的洞穴。大鲵爸爸要用头、尾、

四脚把洞穴打扫干净,大鲵妈妈才住进来。大鲵妈妈产卵后就离开,大

鲵娃娃由爸爸照顾,差不多到半岁。大鲵娃娃出生后靠腹部卵黄囊内积

存的卵黄物质生活。

大鲵娃娃生长缓慢,前后肢未发育完整时,在水中不能保持身体

平衡,多数时候侧卧在水底,靠尾巴摆动进行不规则运动。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侯勉
摄影
* 杨传东

 


 

 

 

 


 

 

 

 


 





大鲵

Andrias cf. davidianus



     Caudata

隐鳃鲵科     Cryptobrachidae





我国特产的一类大型两栖类动物。全长约 1 米,大的可达 2m。头宽而扁。

口大,上、下颌有很多大小相似的细齿。躯干扁平而粗壮,体侧腋胯间有纵

行皮肤褶。





河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

 

 

大鲵就是娃娃鱼。叫声像婴儿啼哭,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

世界隐鳃鲵科物种已知有中国大鲵,日本大鲵和美国隐鳃鲵。其中中国

大鲵最大,体长一米左右,最长可达两米,体重 20—25 公斤,最大 50

公斤。寿命 50—60 岁。大鲵起源于 3.5 亿年前的泥盆纪,根据最新的

研究结果,中国大鲵的不同居群里包含了至少 5 个以上的隐存种,这说

明中国是大鲵多样性最高、种类最多的地区,也很可能是隐鳃鲵类的分

化中心。大鲵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

有鳞片覆盖。

麻阳河的地质在造山运动中,形成多处深谷、洼地、漏斗、溶洞、

泉水和地下河,大鲵就生活在这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涧、河流、湖泊中,

有时也上岸在树根或倒木间活动,住在有回流的滩口处洞穴内,一只大

鲵住一个洞穴。

两岁以内植物为食,长大后食物就大大丰富啦,鱼、蛙、蟹、蛇、虾、

蚯蚓、水生昆虫、小鸟、鼠类,张开大嘴囫囵吞下,送到胃里慢慢消化。

食物短缺也能忍,两年三年不进食饿不死。

它们有时也调皮下,用自己的长尾巴钓石缝里的石蟹吃。



*

务川臭蛙:

神秘的洞穴隐士

Odorrana wuchuanensis

 

 

 

 

 

 

 

 

 

 

 

 

 

 

 

 

 

 

 

 

 

 

 

 

 

 

 

 

 

 

 

务川臭蛙,单单名字可能就让许多人未见其蛙先闻其味了吧,好

感亦渐失。其实,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种生存武器,不到关

键时刻,绝不不轻易使出。

在臭蛙属的大家族里,务川臭蛙远离喧嚣尘世,如古代陶渊明一

样做这乱世中的隐士,只是人家陶渊明可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快活日子,务川臭蛙隐居的洞穴可暗无天日,伸手不见五指呀!那是

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喀斯特洞穴,是石灰岩地质历经亿万年的

流水冲刷溶蚀而形成。说来也奇怪,它们尤其钟爱这溶洞,虽说它们在

 

 

撰文
* 陈新兰
审稿专家
* 侯勉
摄影
* 徐健

 


 

 

 

 


 

 


 





务川臭蛙

Odorrana wuchuanensis

无尾目     Anura


Ranidae





体背面皮肤较粗糙,有较大疣粒 ; 无背侧褶,但该部位皮肤厚似褶状。

背面绿色,疣粒周围有黑斑,腹面满布深灰和金黄色相间的网状斑块。





贵州 ( 务川 ),湖北(建始县),广西。

 

 

 

 

广西、湖北、麻阳河等地也有分布,但由于是在务川县首次发现其踪迹,

所以才称它们为务川臭蛙。

要说洞穴有什么好的呢?又黑又冷的。然而对于它们来说,洞穴

污染少且温度常年在 16-18℃之间,不用体验酷暑难耐之感,何其幸福。

但它们并非无忧无虑,如神仙般逍遥自在。洞内温度低虽体感舒适,但

却使得幼体能在没有积蓄太多脂肪的情况下就进入冬眠状态,但洞内食

物来源少,为此它们只好将繁殖期拖到 8 月,尽可能多积累能量,另一

方面也能躲避下暴雨季节的洪水猛兽,提高自己孩子的存活率。

即使是在洞穴,它们也得居安思危,否则冷不丁便入了五步蛇等

天敌之口。洞内虽阴暗无光,它却能像蝙蝠一样依靠超声波感知周围事

物。如若邂逅天敌,它便使出秘密武器——分泌臭味,以此驱赶天敌。

虽有绝技傍身,但还是不可放松警惕。

务川臭蛙一直把自己隐藏得很深,直到 1979 年才被人们发现,

1983 年得到科学家正式命名。神秘而又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加上全球

气候变暖,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得它们无力抵抗,故只能选择天堂这个

极乐世界吧!目前,务川臭蛙已被 IUCN 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物种,极

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保护它们仅剩不多的栖息地!



*

红点齿蟾:

红点齿蟾的透明童年

Oreolalax rhodostigmatus

 

 

 

 

 

 

 

 

 

 

 

 

 

 

 

 

 

 

 

 

 

 

 

 

 

 

 

 

 

 

 

敢长成透明的样子,是要多坦率呀。红点齿蟾成年的样子绝对不

敢恭维。你也想象不到,它们的童年是透明的小蝌蚪。真的是透明的——

能看到五脏六腑。

这种透明是黑暗制造的。它们的童年呆在喀斯特溶洞的阴河里,

里面是深不见底的黑暗,恍若时光停滞。把红点齿蟾蝌蚪带到有光的地

方养,它们的颜色会变深。

无忧无虑的童年持续两年,不得不长大了。不想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意味着告别溶洞。好吧,童年,再见。蝌蚪不得不变成小红点齿蟾。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侯勉
摄影
* 李仕泽

 


 

 

 

 


 

 

 

 


 





红点齿蟾

Oreolalax rhodostigmatus

无尾目     Anura

角蟾科 Megophryidae





吻钝圆,吻棱清晰 ; 上颌齿发达,无犁骨齿。皮肤粗糙,满布具刺的小疣。

生活时体背面呈紫色 ; 腋腺和股腺大,且呈桔红色 ; 体侧及股后疣粒呈红色

或浅黄色 ; 腹面皮肤色浅。





湖北、四川、重庆、贵州。

 

 

小蟾白天隐蔽着,溪边朽木下,泥洞里,石缝间,夜里缓缓爬出来。恋

爱季再进入溪流。蝌蚪宝宝们照例又进入溶洞生活,晚上出来放放风,

吃吃水藻什么的,一有光马上潜入地下洞穴。

洞穴动物分三类:真洞穴动物,半洞穴动物,客居动物。红点齿

蟾的蝌蚪生活在黑暗洞穴的阴河,通体透明,眼退化较小 , 生长发育迟

缓,是真洞穴动物。但是,成年红点齿蟾仅恋爱期来到洞口弱光区,其

他时间洞外活动,身体受洞穴黑暗生活影响很少,仅是客居动物。

喀斯特洞穴深处没有阳光,没有绿色植物,有机物少的可怜。红

点齿蟾为何在洞中安置下一代?安全。红点齿蟾是中国的特有种。蝌蚪

全长明显大于成体 , 而一般蛙和蟾蜍的蝌蚪全长均小于成体。蝌蚪生

长发育期受精卵两年才能完成变态,登陆成为小红点齿蟾。

两年的黑暗生活不是白过的,红点齿蟾的蝌蚪个头大,变成蟾时

更有生存竞争力。明白它们为何会赖在童年不想长大了吧?



*

中华蟾蜍:

耳后有毒

Bufo gargarizans

 

 

 

 

 

 

 

 

 

 

 

 

 

 

 

 

 

 

 

 

 

 

 

 

 

 

 

 

 

 

 

中华蟾蜍俗称癞蛤蟆,是国内分布最广的蟾蜍。它的身体粗短,

外形似大蟾蜍,背面皮肤上散布着大小不等的疣粒,眼睛后方各有一个

可以分泌毒液的椭圆形耳后腺。

适应力极强的中华蟾蜍生活在密林、高山、河谷、草原甚至荒漠

等多种环境中,栖息在草丛、池塘、水渠、农田、石下或土穴等阴暗潮

湿处,近水潮湿的麻阳河保护区是它们喜爱的家园。动作缓慢的中华蟾

蜍通常在夜间捕食,天气闷热的夜晚尤其活跃,中午前后则在沟塘、河

渠或土洞中潜伏。它的捕食能力高超,不仅能生吞地面的昆虫,也能跃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侯勉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

无尾目     Anura

蟾蜍科 Bufonidae





头宽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鼻间距小于眼间距;头部平滑,

有一对大型的耳后腺,背部、胫部有瘰粒,腹部有疣粒,一般无跗褶,趾侧

缘膜显著,第三到五趾间具半蹼。





除新疆、宁夏、内蒙古、西藏、青海、云南、海南外其他所有省份。

 

 

起捕捉植物上的昆虫,是出类拔萃的害虫杀手。除了吃昆虫,蟾蜍也少

量捕食其他无脊椎动物、小型啮齿类和爬行类。

如何在冬季生存对中华蟾蜍来说十分关键,这一时期蟾蜍无法应

对严寒和食物短缺,因此,当麻阳河的气温低于 10℃时,中华蟾蜍会

钻入石块草堆下的土洞或水底淤泥中冬眠,直到来年的惊蛰后才醒来活

动。

受到攻击或外部刺激时,中华蟾蜍的第一反应是逃。如果没能逃走,

它便借助耳后腺和皮肤瘤状突起分泌的白色乳状毒液进行防御。这种被

称为蟾蜍毒素的毒液对动物有很强的毒性,轻者引发呕吐、腹痛、四肢

麻木等症状,重者出现抽搐昏迷,最后因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死亡。蟾

蜍也因此成为民间盛传的五大毒物之一。蟾蜍虽有毒,但只在危急

时刻才分泌毒液,日常接触不会有问题,人因蟾蜍中毒多半是误食所致。



*

斑腿泛树蛙:

将卵产在树叶上

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撰文
* 田园
审稿专家
* 侯勉
摄影
* 吕敬才

 


 

 

 

 


 

 

 

 


 





斑腿泛树蛙

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无尾目     Anura

树蛙科 Rhacophoridae





头部扁平,背面有细小疣粒,腹部有稠密的疣粒。指、趾末端吸盘显著,

指间无蹼,后肢细长,趾间半蹼。生活时,体背颜色一般为浅棕色或黄棕色,

股后有深色网状斑纹。





分布于甘肃、贵州、陕西、湖
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

广西等地。

 

4 月末,麻阳河的雨季如期来临,雨水的到来为生活在这里的斑腿

泛树蛙拉开了狂欢的序幕。雄蛙于闷热的夜晚倾巢出动,在性激素的作

用下显得异常兴奋,它们聚集在水边的草丛、树枝或洞穴中,用低沉的

嗒嗒声呼唤意中人。一只雌蛙闻声而至,吸引了数只雄蛙的注意,

其中的一只抢占先机,迅速甩开其他对手,从背后紧紧抱住雌蛙。配对

后的斑腿泛树蛙离开喧闹的蛙群,在僻静地点隐匿起来。

天刚蒙蒙亮,这对爱侣从藏身处转移到了树丛中开始产卵。雌蛙

的肚子收缩蠕动,在树叶上排出一大块含有卵球的胶状物质,雄蛙看准

时机排出精子。随后,它们一起用后腿蹬击搅拌数十秒,使受精卵分散

其中。这一过程将反复进行,直到胶状物质被搅拌成白色泡沫团状。由

于没有照顾后代的习惯,这对爱侣产完卵后便分道扬镳。而泡沫团则因

粘附在树枝上,既不会被水冲走,也不会被天敌吞食,其表面还会硬化

形成保护层,将空气和水贮存在内,确保受精卵的正常发育。

两天后,一只深色蝌蚪从树枝上的卵团中挣脱而出,落入下方的

小水塘。它的兄弟姐妹也纷纷挣脱束缚掉落水中。蝌蚪们在水塘中集群

生活,并在不久后陆续发生变态,变态后的模样活脱脱就是父母的微缩

版本。当蝌蚪以蛙的模样登上陆地后,也就正式宣告了树栖生活的开始。



*

银环蛇:

最善于突袭的杀手

Bungarus multicinctus

 

 

 

 

 

 

 

 

 

 

 

 

 

 

 

 

 

 

 

 

 

 

 

 

 

 

 

 

 

 

 

 

 

 

中国地大物博,在这泱泱大国的土地上,分布着一种让人闻风丧

胆的物种——毒蛇。今天要说的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毒蛇之一的银环蛇。

它们虽然小,却是致命的温柔杀手。

银环蛇拥有蛇类独有的柔软的身体,得名是因其背部有相间排列

的黑环和白环,背面为黑色或蓝黑色,白环较窄尾巴细长,黑白分明,

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我国南方常见的毒蛇之一,在麻阳河的原始

 

 

撰文
* 王玉颜
审稿专家
* 侯勉
摄影
* 张亮

 


 

 

 

 


 

 


 





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有鳞目     Squamata

眼镜蛇科 Elapidae





0.6-1.2 米,大者可达 1.6 米。体背面具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躯干部

30-50 条白色环带,腹部乳白色。





我国云南、贵州、重庆、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

 

 

 

 

森林中,自然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它们常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

水处。由于它一节白一节黑的体征,人们要识别它很容易。和多数爬行

动物一样,它们喜欢昼伏夜出,尤其天气闷热的夜晚出现更多,初夏气

15-20 摄氏度天气晴朗时,少数银环蛇也会出来晒太阳。

盛夏快要结束时,精力旺盛的银环蛇便相继出门寻找伴侣,雌蛇

自有一套特殊技能,分泌一种有特殊气味的褐色粘性物来吸引异性,以

得到雄蛇的青睐,等来年 6 月到 8 月,雌蛇开始产卵孵化。银环蛇一般

产卵 3-7 枚,小银环蛇就在柔软的钙壳里等待出生。

银环蛇与五步蛇的不同之处在于银环蛇毒液以神经毒为主,有神

经肌肉阻断作用,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不如五步蛇的血循毒见效快。

它的毒素量虽少,但毒性极为猛烈,被银环蛇咬伤时,疼痛感较小,仅

有蚁咬样微痒和麻木感。它在咬人时从不警告对方,总是出其不意攻其

不备,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谚语在银环蛇身上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尽管银环蛇的毒牙和潜伏习性让绝大多数人不寒而栗,但对人类构成的

威胁少之又少,银环蛇本身性情较温和,很少随便主动攻击人类。

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银环蛇的性子大概可以称之为

中雅士吧。但是任何一个物种生成一种怎样的性子,都是为了在这个

世界上好好生存,如果和它不期而遇,切记不要挑逗它甚至捕捉它,也

请保持人类该有的君子之风。



*

鸳鸯:

残酷的成人礼

Aix galericulata

 

 

 

 

 

 

 

 

 

 

 

 

 

 

 

 

 

 

 

 

 

 

 

 

 

 

 

 

 

 

 

 

 

 

 

 

 

如果是在雁鸭类中选美,那结果想必是是各有千秋,端庄的大天鹅,

文雅的针尾鸭,可爱的棉凫,但是说到雍容华丽,非鸳鸯莫属了。鸳鸯

在麻阳河保护区内并不少见,洪渡河和麻阳河流域常能见到它们成双出

入。卢照邻的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千古流传,使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摄影
* 朴龙国

 


 

 

 

 


 

 

 


 





鸳鸯

Aix galericulata

雁形目     Anseriformes


Anatidae





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

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

非常奇特和醒目。





多在中国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东南各省及福建、广东越冬;少数在

台湾、云南、贵州等地是留鸟。

 

 

得鸳鸯爱情代言人的身份愈发坐实。

人类在鸳鸯身上倾注的美好寄托只是一厢情愿,和很多鸭类一样,

雄性鸳鸯也是不负责任的渣男,雌鸟会独自承担其孵卵育雏的繁重

工作,直到雏鸟们独立生活。

在繁殖时,鸳鸯往往会寻找山间溪流边高大的树木,在树洞中产

卵,这样的筑巢环境相比于很多鸭类的地面巢当然要隐蔽安全很多。经

过二十余天的孵化,当毛绒绒的雏鸟破壳而出后,它们面临的第一项生

存挑战就是如何从这个昔日的安乐窝中来到地面。雏鸟们会追随着

母亲的引领,利用尖锐的爪先爬出树洞,紧接着就是十几米的高空自由

落体运动,初次观察到的人会为这些看似柔弱的小生命惊出一身冷汗。

但实际上,雏鸟们因此受伤的情况很少发生。原始森林中厚厚的枯枝落

叶层如同自然馈赠的安全气垫,加上小雏鸟们轻盈的身体,和舒展开的

两翼和脚蹼起到的减速作用,这些小绒球儿往往是在地面完成一个高高

的弹跳后,就会摇摇摆摆的追随着雌鸟到溪水中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了。

西方最初对鸳鸯的了解来自中国贵族和官员的庭院,从而得名

国官鸭 Mandarin Duck”。不久它们就被引入到了欧洲,作为带有东方

审美色差的园林点缀,并在欧洲建立了野外种群,这说明在良好的自然

环境和保护氛围下,鸳鸯的生存能力是比较强的。不少大城市的公园湿

地里,近些年也有野生鸳鸯繁衍生息,游客们的关爱和食物让这些美丽

的鸟儿得以在大都市中安家,平添了一道自然和谐的风景线。



*

绿头鸭:

随遇而安,说的就是我

Anas platyrhynchos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摄影
* 陈东升

 


 

 

 

 


 

 

 


 





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s

雁形目     Anseriformes


Anatidae





头和颈辉绿色,颈基有白色的领环;下颈、背、胸暗栗色;腰和尾上覆

羽黑色,中央一对向上卷 ; 尾羽白色。翼镜紫蓝色,下体灰白色,具波浪形横纹 ;

尾下覆羽黑色。





我国各省均有分布。

 

 

 

在中国的雁鸭类中 , 知名度最高的要非鸳鸯莫属 , 但要是论起来

出镜率 , 绿头鸭恐怕是当仁不让的冠军了。作为全球广泛饲养的家鸭远

祖之一,它们广泛的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冬季南迁时更是会

远达非洲中部。在相当多的城市水域中,都会看到随波荡漾的鸭群。这

种大型的水鸟是怎样适应这个严酷世界的呢?

虽然绿头鸭在鸭类中属于个体比较大的种类,但它们对栖息地并

不十分挑剔,在麻阳河保护区内,从碧波浩渺的麻阳河水域到清幽一

鉴的小小池塘,甚至是短时积水的沟渠坑洼都能栖身。在筑巢繁殖时,

绿头鸭的营巢条件也是雁鸭类中较为多样化的,无论是在湖岸人工堆积

的杂草垛内,还是河边芦苇丛中的干燥空地,池塘外稠密的高草丛里,

倒伏树木下的凹坑,甚至是堤岸边的坑洞和树枝上其它鸟类的旧巢穴都

能被它们所利用。这样不挑剔的眼光让绿头鸭在很多城市的公园湖面,

景观河流甚至是私人泳池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在食物上,绿头鸭也很好的体现出了随遇而安的适应性,浮萍水藻,

果实种籽,鱼虾螺蚌,觅食通常都是在水面或岸边,必要时也能在浅水

处倒立,伸长脖颈去搜集水下的食物。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改变和亲近

自然地需要,大部分在城市水域生活的绿头鸭主要依赖游人的投喂,相

对大胆的习性,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新开发的资源。绿头鸭在我国

北方广大地区原本是夏候鸟和旅鸟,冬季会迁飞到相对温暖的南方越冬,

但是城市中的绿头鸭由于有了充分而又稳定的食物来源,所以只要能有

一小片不结冰的水面,它们会选择留在冰天雪地里度过严冬,这也是一

种对新常态的适应吧。



*

普通鸬鹚:

捕鱼有妙招

Phalacrocorax carbo

 

 

 

 

 

 

 

 

 

 

 

 

 

 

 

 

 

 

 

 

 

 

 

 

 

 

 

 

 

 

 

 

 

 

 

 

骑乘的马,耕地的牛,载重的骆驼,拉雪橇的犬……相比于哺乳

动物,鸟类在这些被人类役使的功能上似乎有些欠缺。说起人类的助手,

也许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就是送信的鸽子和捕鱼的鸬鹚了。

正因为大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鸬鹚都在为渔民驱使捕鱼,因而这种

鸟得雅号鱼鹰。杜甫有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指的就是此事。

 

 

撰文
* 徐亮
审稿专家
* 王瑞卿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普通鸬鹚

Phalacrocorax carbo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体大 (90 厘米 ) 的鸬鹚。有偏黑色闪光,嘴厚重,脸颊及喉白色。繁殖

期颈及头饰以白色丝状羽,两胁具白色斑块。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





我国各省。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

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的详细记载,千年时光流转,

今天利用鸬鹚捕鱼仍然是近乎同样的手法。

鸬鹚常在洪渡河流域出没,虽然体态乍看上去和鸭类很相似,实

际却大有不同,相比于更多时候浮在水面的雁鸭,鸬鹚宽大的脚蹼将四

趾相连,这种全蹼足在水下能够产生更大的助推力。加上双脚本身的生

长位置更靠近躯体后部,因此在潜水追击鱼类时,鸬鹚犹如鱼雷一般,

灵活机敏,如同矛钩的利喙能够有力的钳制光滑的鱼体。一只体重只有

一千多克的鸬鹚,可以轻松地猎获相当自身体重近二分之一的大鱼。在

自然界,有时鸬鹚会和鹈鹕结成捕鱼同盟,成群的鹈鹕利用巨大的

身躯鼓动双翼不断地击打水面,惊慌的鱼群会被驱赶到浅水区域,试图

从水底逃生的道路又被潜水捕鱼的鸬鹚截断,其结果是两种鸟儿利益均

分,满载而归。

人类驯养的鸬鹚在捕鱼时虽然更多的是单兵作战,但在渔民的训

练下,也会在遇到力不能制的大鱼时,合作进攻,有的尾追,有的堵截,

最后合力擒获。为了防止它们偷食渔获,往往会在鸬鹚的颈部系上草环,

当捕鱼结束后,摘掉草环的猎手们,才能享用一些小鱼,作为努力工作

的奖励。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很多地方这种捕鱼方式已经消失,

偶尔留存下来的也是民俗表演的成分更多。成群的鸬鹚,在自由的江河

湖海为了自己和后代仍旧出没在风波浪里,而不会再暂满空喉如瘿大,

竟无半尾塞肠枯了。



*

绿鹭:

技术娴熟的老渔翁

Butorides striatus

 

 

 

 

 

 

 

 

 

 

 

 

 

 

 

 

 

 

 

 

 

 

 

 

 

 

 

 

 

 

 

 

 

 

 

 

绝大部分的鹭类都是生性聒噪,热爱喧闹,不甚怕人的,例如夜

鹭池鹭,通常都能聚集成几十上百只的大群。不过绿鹭是个例外,它们

生性比较胆怯,而且性格非常孤单,极少成群。在洪渡河和麻阳河水流

缓慢的地方都有分布,数量不多,但常见。单只的绿鹭常常长时间偷偷

摸摸的静立于浓密的灌丛中或者树荫之下,静待鱼虾游过来自投罗网。

 

 

撰文
* 王瑞卿
审稿专家
* 叶元兴
供图
*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绿鹭

Butorides striatus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Ardeidae





体小,顶冠及松软的长冠羽闪绿黑色光泽,一道黑色线从嘴基部过眼下

及脸颊延至枕后。两翼及尾青蓝色并具绿色光泽,羽缘皮黄色。腹部粉灰,

颏白。





分布于黑龙江、陕西、四川、云南以东各省,海南岛、台湾 ( 夏候鸟、留鸟 )

 

 

 

如果稍有风吹草动,绿鹭就会伸长脖子张望一番,要是周围环境仍不能

让它心安,绿鹭就会慢慢起飞,贴着水面飞到另一个隐匿的地方去。

虽然胆子很小,但是绿鹭非常聪明。我们有时能看到一些聪明

的鹭的视频,美洲绿鹭会捡来一些面包屑放在水中,引来小鱼啄食,然

后趁机捕食小鱼,黑鹭会用翅膀当做遮阳棚,引来小鱼藏在暗处,然后

加以捕捉。并且绿鹭还会因地制宜,如果没有面包,树叶、羽毛、昆虫

等都会被它们拿来当作诱饵,俨然是一个技术娴熟的垂钓者,在民间,

绿鹭也被叫做打渔郎,可能就是源于它们高超的捕鱼技巧吧。

绿鹭虽然生性怕人,不过它们也会利用人。在繁殖的时候,

绿鹭往往会把巢筑在人比较多的地方,例如行道树的树上,这样能够吓

退一些潜在的天敌,这也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吧。



*

黄腿渔鸮:

转向河中吃鱼

Ketupa flavipes

 

 

 

 

 

 

 

 

 

 

 

 

 

 

 

 

 

 

 

 

 

 

 

 

 

 

 

 

 

 

 

 

 

 

我们从小就从书上看到过猫头鹰是鼠类的天敌,但是这个世

界上还有另一类奇葩的猫头鹰,它们并不喜爱捕食鼠类,而是热衷于下

河摸鱼,这就是渔鸮。其中在国内相对常见的,就是黄腿渔鸮。在麻阳

河保护区的溪流边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没准就能发现黄腿渔鸮正在

准备捕鱼呢,当然黄腿渔鸮也会捕食一些鼠类、鸟类、蜥蜴类、蛙类和

蛇类。

 

 

撰文
* 王瑞卿
审稿专家
* 叶元兴
摄影
* 董文晓

 


 

 

 

 


 

 

 


 





黄腿渔鸮

Ketupa flavipes

鸮形目     Strigiformes

鸱鸮科 Strigidae





眉斑黄白色,面盘棕褐色 ; 耳羽、头顶、颈、上体暗褐色,具黄褐色羽缘。

翅上覆羽具黄褐色斑点。尾羽及飞羽具稀疏横斑。下体黄褐色,胸部具暗褐

色粗的纵纹,往下转细。





分布于我国中部及南部大部地区从甘肃西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

安徽、江苏、浙江、台湾至广东的甚罕见留鸟。

 

 

黄腿渔鸮是一种大型猫头鹰,和能够捕猎狐狸等中型哺乳动物的

雕鸮亲缘关系不远,个头儿也差不多,不过它们却因为喜爱河鲜,因此

在身体上行为上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猫头鹰家族普遍有个绝技:飞行无声,这和猫头鹰的飞羽结构息

息相关,传统鸮类飞羽前缘就像一把梳子,有很多小齿,后缘也不是平

整光滑的,这样的飞羽会损失一些飞行速度,但是能够消除飞行中的声

音,这对于捕猎听觉灵敏的小型哺乳动物至关重要。与传统鸮类相比,

渔鸮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因为鱼生活在水里,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飞

行声音不再是黄腿渔鸮捕猎的阻碍,因此这样的飞羽在黄腿渔鸮身上消

失了。

在活动时间上,黄腿渔鸮也比其他鸮类有所提前:通常在下午到

黄昏期间,黄腿渔鸮就开始捕猎了,它们会静静地站在水边大树上,看

到有鱼或者蛙、蟹等靠近水面,就扑下来捕食。在溪流密布的地方选择

捕鱼为生,和其他大型捕食性鸟类获取不一样的食物,也是在严酷的生

存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

马铁菊头蝠:

用超声波做眼

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马铁菊头蝠能活到三十岁,家族里几乎五代一起生活。马铁菊头

蝠是母系社会,繁殖期间家族的女性,从姥姥到妈妈再到女儿,往往共

嫁一夫。雄蝙蝠之所以能如此福,源于脸部分泌的一种油性物质,

雄蝙蝠把这种物质涂在洞穴的崖壁上,和它有过肌肤之亲的雌蝠会把这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手绘
* 李小东

 


 

 

 

 


 

 

 


 





马铁菊头蝠

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翼手目     Chiroptera

菊头蝠科 Rhinolophidae





马蹄叶很宽,副叶小而不显,鞍状叶两侧内凹呈提琴状,连接叶低而圆,

顶叶的顶端尖长。背毛亮灰或棕褐色,腹毛色泽淡棕色。翼膜宽,伸展到踝。

颅骨狭长。





分布于吉林、辽宁、贵州、云南、广西和福建。

 

 

 

 

种气味带回所居的溶洞,家族的其他女性成员便能根据这种气味找到同

一只雄蝠。基因之混乱复杂让人大跌眼镜,但它们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后

代健康,也加强了家族成员间的群居联系及合作。

麻阳河的天然喀斯特溶洞中栖息着大量马铁菊头蝠,这种会飞的

哺乳动物能用耳朵东西。秘诀就在于蝙蝠脸上的特殊鼻叶,它们

用嘴和鼻叶传出声音,使声波在前方集中成波速发射,根据回声计算三

维空间中物体的大小、方位和质地等信息。

来看看鼻叶是什么鬼?马铁菊头蝠的面部真是让人一言难尽:鼻

叶是吻鼻部叶状皮肤衍生物,包括近口吻处扁平马蹄铁状叶和外侧附加

的小叶,鼻孔开在马蹄铁状叶中央,周围小叶环绕,其后的中央部为鞍

状叶——正面呈提琴状,侧面看凹如鞍状;后面的联接叶呈钝圆形与顶

叶相连,顶叶近三角形。说白了,就是鼻孔周围复杂的皱纹和凹槽。

远在人类使用雷达定位之前,马铁菊头蝠就已对这种技术运用自

如。它们凭借这一特殊本领,成功地在麻阳河的黑暗洞穴中繁衍至今。



*

水獭:

游泳高手

Lutra lutra

 

 

 

 

 

 

 

 

 

 

 

 

 

 

 

 

 

 

 

 

 

 

 

 

 

 

 

 

 

 

 

 

 

 

 

 

 

 

水獭也叫獭猫、鱼猫、水狗、水猴。到底像猫?像狗?像猴?总之,

, 是一只水獭的表情包,天生喜感,号称水中平头哥。不过,水獭

可不是靠卖萌闯江湖的,有人就拍到过水獭撕鳄鱼的画面。

 

 

撰文
* 水伊
审稿专家
* 刘丙万
摄影
* 李东

 


 

 

 

 


 

 

 

 


 





水獭

Lutra lutra

食肉目     Carnivore


Mustelidae





体长 49-84 厘米,尾扁平,头扁圆,吻短,耳小,生有瓣膜,有利潜水。

四肢短,趾间有蹼。毛短而软密,有光泽,背面深褐色,腹部较淡,喉部、

上唇边缘及下唇白色。





遍布于各省区水域及沿海岛屿。

 

 

 

 

水獭擅游泳,并且能长时间潜泳——人家有流线型身材,有能掌

握平衡的尾巴;最重要的是,在水中捕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时,可以自

由控制耳朵和鼻子开闭防止水流倒灌。皮毛致密为双层构造,可以把空

气包在里面,保持干燥,增加浮力。

在麻阳河的河道两旁,偶尔能一睹水獭的身影。它们有时像画圆

圈一样快速游动,有时像海豚一样跃出水面,常常踩水站立露头望向远

方,有时顺河堤斜坡爬上滑下。有时还能看到水獭妈妈仰躺在水上,小

獭躺在妈妈肚皮上出行的景象。

水獭的洞穴水陆相连,好几个出入口,进出十分方便。洞道向上

倾斜,可防止水进入。还有一个洞口设在水下,可以直接潜入水中觅食

和躲避天敌。

水獭会把捉到的鱼齐齐摆在岸边,双掌合十做祈祷状,古人以为

水獭在祭祀,因而设置禁渔期以维护水生动物生长。自然界出现水獭祭

鱼时,官府才许可渔人下河捕鱼。水獭还能做天气预报,观察獭穴距离

水面远近可预测水涨水落。

水獭在中国因皮毛和药用被大量猎捕,还曾被当作水产养殖害兽,

野外数量已经严重锐减,在部分地区甚至已经绝迹。然而,这种极度依

赖水而活的物种不仅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健康水体环

境的指示物种。只有水獭在,才能说明区域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

神秘王国:

30 个物种

 

 

 

 

 

 

 

 

 

 

 

 

 

 

 

 

 

 

 

 

 

 

 

狗獾
Meles meles

 

 

 

 

 

 

 

 

 

 

 

 

 

 

 

 

 

 

 

 

小麂
Muntiacus reevesi

 

 

 

 

 

 

 

 

 

 

 

 

 

 

 

 

 

 

 

 

 

华南兔
Lepus sinensis

 

 

 

 

 

 

 

 

 

 

 

 

 

 

 

 

 

 

 

 

野猪
Sus scrof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斑腿泛树蛙
Rhacophorus leucomystax

 

 

 

 

 

 

 

 

 

 

 

 

 

 

 

 

 

 

 

 

 

 

 

 

 

 

 

 

 

 

 

 

 

 

 

 

 

 

 

 

 

 

 

 

虎斑颈槽蛇
Rhobdophis tigrina


 

 

 

 

 

 

 

 

 

 

 

 

 

 

 

 

 

 

 

 

白鹭
Egretta garzetta

 

 

 

 

 

 

 

 

 

 

 

 

 

 

 

 

 

 

 

 

 

 

 

 

苍鹭
Ardea cinerea

 

 

 

 

 

 

 

 

 

 

 

 

 

 

大嘴乌鸦
Corvus macrorhynchos

 

 

 

 

 

 

 

 

 

 

 

 

 

 

 

 

黑背燕尾
Enicurus immaculatus

 

 

 

 

 

 

 

 

 

 

 

 

 

 

 

领雀嘴鹎
Spizixos semitorques


 

 

 

 

 

 

 

 

 

 

 

 

 

 

 

 

 

 

 

 

 

 

 

 

 

 

 

 

 

 

 

 

 

 

山斑鸠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松鸦
Garrulus glandarius

 

 

 

 

 

 

 

 

 

 

 

 

 

 

 

 

 

 

 

 

 

紫啸鸫
Myophonus caeruleus


 

 

 

 

 

 

 

 

 

 

 

 

 

 

 

 

 

 

 

 

 

 

 

 

 

 

 

 

 

 

 

 

 

 

 

 

 

 

 

 

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

 

 

 

 

 

 

 

 

 

 

 

 

 

 

 

 

 

 

 

 

 

 

 

 

 

 

 

 

 

 

 

 

 

 

 

 

 

 

 

 

 

银杏
Ginkgo biloba


 

 

 

 

 

 

 

 

 

 

 

 

 

 

 

 

 

 

八角茴
Illicium verum

 

 

 

 

 

 

 

 

 

 

 

 

 

 

 

 

 

 

 

 

 

 

 

 

 

 

 

 

独蒜兰
Pleione bulbocodioides

 

 

 

 

 

 

 

 

 

 

 

 

 

 

 

 

 

 

 

 

 

 

 

 

马桑
Coriaria nepalensis

 

 

 

 

 

 

 

 

 

 

 

 

 

 

 

 

 

 

 

 

 

 

 

建兰
Cymbidium ensifolium


 

 

 

 

 

 

 

 

 

 

 

 

 

 

 

 

 

 

 

 

花榈木
0rmosia henryi

 

 

 

 

 

 

 

 

 

 

 

 

 

 

 

 

 

 

 

 

 

 

 

 

 

细茎石斛
Dendrobium moniliforme

 

 

 

 

 

 

 

 

 

 

 

 

 

 

 

 

 

 

 

 

 

 

 

 

 

 

 

 

 

 

 

 

 

 

 

 

 

 

 

 

 

 

 

 

 

 

 

 

蚊母树
Distylium racemosum


 

 

 

 

 

 

 

 

 

 

 

 

 

 

 

 

 

 

 

 

 

 

 

 

 

 

 

 

 

 

 

云南双盾木
Dipelta yunnanensis

 

 

 

 

 

 

 

 

 

 

 

 

 

 

 

 

 

 

 

 

 

 

 

 

 

 

 

 

 

 

 

 

虾脊兰
Calanthe discolor


 

 

 

 

 

 

 

 

 

 

 

 

 

 

 

 

 

 

 

 

 

 

 

 

 

 

 

 

 

 

 

 

 

 

 

 

 

 

 

 

 

 

 

 

 

 

 

 

金耳
Tremella aurantialba

 

 

 

 

 

 

 

 

 

 

 

 

 

 

 

 

大脚菌

 

 

 

 

 

 

 

 

 

 

 

 

 

 

 

奶浆菌

 

 

 

 

 

 

 

 

 

 

 

 

 

 

 

 

羊雀菌

 

 

 

 



 

 

 

《麻阳河物种观察手册》工作接近尾声,这本册子由国内

多位知名科学家共同创作完成,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也是物

100 生物多样性故事项目首次在保护区层面进行的尝试。

在整个手册的策划、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冉景丞、刘保

党两位老师对项目深刻讨论,高度把握,为项目组安排数位专

家进行讲座,吴安康局长联系沿河县气象局、沿河报等多家单

位综合资料,对生物多样性故事结合气象、地理知识进行大胆

探索,石运、邹启先、王彬和张鹏几位科长从不同保护站赶来,

与项目组共同讨论物种名单,并在项目组野外考察期间联系了

老中医、老猎人为项目组讲述当地人对动物植物的长期观察经

验与传说故事。

深夜,大伙儿在新景乡的办公室里经过共同商议,精挑细

选、反复斟酌,终于选出能代表麻阳河生境特点、反映麻阳河

生态特征、又处于麻阳河生态系统运转关键环节、有科学故事

可讲的 100 个物种,以及延伸的 30 个物种。会议直至凌晨。

在向专家约稿、编稿、审稿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内知名

科普工作人员的有力帮助,刘冰、史军、陈莹婷、陈尽、张小

蜂、丁亮、王瑞卿等参与了故事创作与文章撰写,他们流畅的

文笔与生动的叙述把麻阳河保护区的动植物塑造成一个个有血

有肉的鲜活形象。苟光前、安明态、刘丙万、邓春英、侯勉等

多位专家对文章进行了审阅。他们的严谨态度与专业性保障了

手册的品质。

这本书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它以全新的视角讲述物种的

生存繁衍策略,语言风趣又不失严谨,为公众与自然的情感交

流搭建了一座桥梁,用心去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生存方式,感

同身受的去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因时间紧迫,书中难免有瑕疵,

但仍然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宣传工作思考的呈现,希望未来

越做越好。

最后,在项目进展期间,我们感受到保护区工作人员的

辛劳与激情,是他们奋斗在第一线,保护着麻阳河保护区的

青山绿水,给予我们一个鸟语花香的天堂。向这些不辞辛劳

无私奉献的工作者致敬!

上一篇:
下一篇: